易码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易码
搜索
查看: 513444|回复: 32

《中国式RPG素材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2-7 21: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上古诸神
上古神话诸神:
   混沌天神--较正式的说法,盘古为开天辟地之始神,但仍有部分传说中,混沌早于盘古而生。
   盘古氏-又称元始天王,一名,浮黎元始天尊。


   创世神:
   天吴、毕方、据比、竖亥、烛阴、女娲


   上古四方天帝与辅神:
   太阳神炎帝与火神祝融共同治理天南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少昊与水神共工建立天西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颛顼与海神禺强(又名冬神玄冥)治理天北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青帝伏羲与九河神女华胥氏及属神句芒治理天东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黄帝时代的诸神:
   陆吾、英招、离珠、金甲神(此神应是其它神的一种化身说,根据他我虚拟了
   狮驼国中的金甲雷神)
   蚩尤、风伯雨师、赤松子、力牧、神皇、风后、应龙、魃、夸父、大力神夸娥氏、
   大庭氏、五龙氏
  
   炎帝,又称为神农氏
   炎帝的女儿
   女娃(后化身精卫鸟)
   瑶姬,在《狮驼国》中又名婉华仙子。
   还有一个小女儿,其名不可考,(拙著《狮驼国》中为炎天圣母)
   少昊母为皇娥、长子春神句芒、次子秋神蓐收
  
   颛顼的后代
   四子:虐鬼、魍魉、送穷鬼、梼杌
   后代:老童、太子长琴、黎、重、彭祖(孙)
   帝俊
   天上妻子:羲和、常羲
   人间妻子(省略)
   女丑、羿
   鲧 妻女喜。
   尧 又名:放勋, 妻女皇;
   舜 姓姚,名重华,妻娥皇,女英;
   禹 父鲧,妻女娇,又名涂山氏,系九尾白狐精
  
   三皇:
   指天地人三皇,分别是伏羲、神农与女娲。
  
   五帝:
   通常指 黄帝 颛顼 帝俊 尧 舜



   重要神仙表:
  
   三清:
   元始天尊
   灵宝天尊 又名太上道君
   道德天尊 又名太上老君(西游记里也称为太上道祖)
  
   六御
   中央玉皇大帝 妻:王母娘娘,又称为 西王母
   北方北极中天紫微大帝
   南方南极长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为元始天王九子。
   东方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
   西方太极天皇大帝 (手下:八大元帅,五极战神(天空战神,大地战神,人中战神, 北极战神和南极战神))
   大地之母: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
  
   五方五老:
   南方南极观音
   东方崇恩圣帝
   三岛十洲仙翁东华大帝君(即东王公,名金蝉氏,号木公)
   北方北极玄灵斗姆元君(佛教中二十诸天的摩利支天)
   中央黄极黄角大仙
  
  
   中央天宫仙位表:
  
   千里眼 顺风耳 金童 玉女 雷公 电母(金光圣母)
   风伯 雨师 游奕灵官 翊圣真君 大力鬼王 七仙女 太白金星
   赤脚大仙 广寒仙子(姮娥仙子)嫦娥 玉兔 玉蟾 吴刚 天蓬元帅
   天佑元帅 九天玄女 十二金钗 九曜星 日游神 夜游神 太阴星君
   太阳星君 武德星君 佑圣真君
  
   托塔天王李靖 金吒 木吒(行者惠岸) 三坛海会大神哪吒 巨灵神
   月老 左辅右弼 二郎神杨戬 太乙雷声应化天尊王善王灵官 萨真人
   紫阳真人(张伯端) 文昌帝君 天聋 地哑
  
   三官大帝:天官 地官 水官
   四大天王:
   增长天王、持国天王、多闻天王与广目天王
   四值功曹:
   值年神李丙 值月神黄承乙 值日神周登 值时神刘洪
   四大天师:
   张道陵、许逊(字敬之,号许旌阳)、邱弘济、葛洪
   四方神
   青龙孟章神君、白虎监兵神君、朱雀陵光神君、玄武执明神君。
   四渎龙神
   黄河 长江 淮河 济水河神
  
   马赵温关四大元帅:
   马元帅 又名马天君,又称华光天王、华光大帝
   赵元帅 即武财神赵公明,又名赵玄坛
   温元帅 温琼,东岳大帝部将
   关元帅 关羽。
  
   五方谒谛:金光揭谛、银头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摩诃揭谛
  
   五炁真君:
     东方岁星木德真君 南方荧惑火德真君 西方太白金德真君
   北方辰星水德真君 中央镇星土德真君
  
   五岳
   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 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 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
   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 西岳华山金天愿圣大帝
   (五岳帝君:东岳帝君,名金虹氏,东华帝君弟。其它四岳帝君为东华帝君的四个儿子。) 及 碧霞元君
  
   五斗星君:
   东斗星君 西斗星君 中斗星君 南斗星君 北斗星君
  
   六丁六甲:
   六丁为阴神玉女 丁卯神司马卿 丁已神崔巨卿 丁未神石叔通
   丁酉神臧文公 丁亥神张文通 丁丑神赵子玉
   六甲为阳神玉男 甲子神王文卿 甲戌神展子江 甲申神扈文长
   甲午神卫玉卿 甲辰神孟非卿 甲寅神明文章
  
   南斗六星君
   第一天府宫:司命星君
   第二天相宫:司禄星君
   第三天梁宫:延寿星君
   第四天同宫:益算星君
   第五天枢宫:度厄星君
   第六天机宫:上生星君
  
   北斗七星君:(《狮驼国》中的北天七皇)
   北斗第一阳明贪狼星君
   北斗第二阴精巨门星君
   北斗第三真人禄存星君
   北斗第四玄冥文曲星君
   北斗第五丹元廉贞星君
   北斗第六北极武曲星君
   北斗第七天关破军星君
   (《狮驼国》中的北斗七星君为北斗星君的另一个称号: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
   天枢、天璇、天玑、天权合起来又称为斗魁或璇,后三星组成斗柄,称杓)
  
   八仙:
   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张果老
  
   增长天王手下八将:庞刘荀毕、邓辛张陶,其全名为
   刘俊、荀雷吉、庞煜、毕宗远;
   邓伯温、辛汉臣、张元伯、陶元信(四目)
   九曜星
   金星 木星 水星 火星 土星
   罗睺(蚀星) 计都星 紫炁星 月孛星
  
   十二元辰
   子丑寅卯等
   二十八星宿
   亢金龙、女土蝠、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斗木獬、
   牛金牛、氐土貉、虚日鼠、危月燕、室火猪、壁水獝、奎木狼、
   娄金狗、胃土彘、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井木犴、
   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角木蛟。
  
   三十六天将
   蒋光 钟英 金游 殷郊 庞煜 刘吉 关羽
   马胜 温琼 王善 康应 朱彦 吕魁
   方角 耿通 邓伯温 辛汉臣 张元伯 陶元信
   荀雷吉 毕宗远 赵公明 吴明远 李青天 梅天顺
   熊光显 石远信 孔雷结 陈元远 林大华 周青远
   纪雷刚 崔志旭 江飞捷 贺天祥 高克
   (三十六天将的版本是最多,以上仅供参考)
  
   地上天仙表
   姜子牙(亦为东华帝君,估计是木公的接班人)
   蓬莱三仙:
   福禄寿三星,福神天官大帝,另一说是西汉杨成,又一说中是唐阳城
   财神赵公明、(一说比干范蠡为文财神);

   寿星南极仙翁,女寿星:麻姑
   真武大帝,又名九天降魔祖师、玄武元帅。
   龟蛇二将(又名太玄水精黑灵尊神、太玄火精赤灵尊神)
   小张太子与五大神龙
   黎山老母、镇元子
   龙王东海龙王敖广 南海龙王敖钦 西海龙王敖闰 北海龙王敖顺 井海王
  
   神霄派诸神
   紫微北极大帝
   玉清真王(南极长生大帝)--元始天王第九子
   神霄八帝(多为道教虚构),玉清真王与神霄八帝合起来又称为神霄九宸大帝
   东极青华大帝、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黄帝)、九天雷祖大帝等。
   (太乙天帝、六天洞渊大帝、六波天主帝君、可韩真君、采访真君)
  
   九司三省与北极四圣
  
   九司:玉府判府真君、玉府左右待中、玉府左右仆谢、天雷上相、玉枢使相、
   斗枢上相、上清司命玉府右卿、五雷院使君、雷霆都司元命真君
  
   三省:雷霆泰省、雷霆玄省、雷霆都省
   北极四圣:
   天蓬元帅(猪八戒) 手下天罡大圣、九天杀童大将(北斗第八星,又称天杀大神)、
  
   雷使者等。
   天佑(猷)元帅
   翊圣元帅
   玄武元帅 真武大帝
  
   另有:五方雷王、五方雷霆大帝
  
   阴曹地府:
  
   北阴酆都大帝
   五方鬼帝:
   东方鬼帝蔡郁垒、神荼,治桃止山 鬼门关
   西方鬼帝赵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
   北方鬼帝张衡、杨云,治罗酆山;
   南方鬼帝杜子仁,治罗浮山;
   中央鬼帝周乞、稽康,治抱犊山
  
   罗酆六天(以下为宫名,六天为守宫神)
   纣绝阴天宫、泰煞谅事宗天宫、明晨耐犯武城天宫、
   恬昭罪气天宫、宗灵七非天宫、敢司连宛屡天宫
  
   地藏菩萨
   十殿阎王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阎罗王、
   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
   其这将、臣:
   首席判官崔府君、钟魁、黑白无常、牛头马面、孟婆神、
  
  


   其它--后天著名仙真表:
   房中之祖--彭祖 纵横始祖--鬼谷子 文始真人--尹喜 南华真人--庄子
   求仙使者--徐福 茅山仙祖--三茅真君 万古丹王--魏伯阳 太极真人--刘安
   诙谐岁星--东方朔 太平教主--于吉 役使鬼神--费长房 竹林狂士--嵇康
   水府仙伯--郭璞 净明教主--许逊 蓬莱(都)水监--陶弘景 天师--寇谦之
   情仙--裴航 扶摇子--陈抟 显化真人--张三丰
   王重阳与全真七子(长春子丘处机、玉阳子王处一、广宁子郝大通、
   清净散人孙不二、长生子刘处玄、长真子谭处端、丹阳子马钰)
  
   其它--民间神灵不完全列表:
   天妃娘娘 城隍 土地神 门神 秦叔宝、尉迟敬德
   床神(又分床公床母,前者又称九天监生明素真君,后者又称九天卫房圣母天君)
   喜神 厕神紫姑 石敢当 小儿神项橐 朱天大帝崇帧 茶神陆羽
   花神 染织二圣梅、葛 酒神杜康 土工祖师神鲁班 纺织神黄道婆
   蚕神马头娘(山海经载为西陵氏,嫘祖) 狱神皋陶 梨园神唐明皇
   马神 青蛙神白玉蟾 | 驱蝗神刘猛(取猛将军之意) 蛇王施相公(施全)
   痘神张帅 农神后稷
  
   瘟神:又称五鬼或五方力士,人间又有称五瘟,其中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
   秋瘟赵公明、冬瘟钟士贵、总管中瘟史文业。
  
   窑神太上老君 贼神时迁 穷神 神管仲 武穆王岳飞 周公、桃花女
   欢喜神和合二仙寒山、拾得
  
   《西游记》中虚构主要仙魔表:
   太古猿君 魔佛老人 千面天妖 地心古龙 圣手仙王 圣手文王
   天罗王(道教中为三清的一种化身)
   乾坤大仙 颠倒老祖 穹天老祖 先天老祖 无极老祖 无为老祖
   霹雳老祖 藤祖 幻仙子 清弥天诸神 阴阳法王
   毒龙山千毒沼沼底---蟒神(有双翼) 南海深处一千里以下的---海皇(章鱼怪);
   兽帝(九蛇头加龟背)(九婴与相柳借天地交合之气所造怪物)
   霸王(长白山天池的箭恐龙) 天子梼杌(颛顼之子,住在北方玄冰宫)|
   不坏林王狻猊(住在南方热带密林中,身坚胜铁,刀枪不入)
   平天大圣牛魔王 覆海大圣蛟魔王 移山大圣狮驼王 驱神大圣野象王
   浑天大圣鹏魔王 通风大圣弥猴王 齐天大圣美猴王
  
  
   西天灵山仙佛表:
  
   三世佛:南无过去、现在、未来 注:通常三世佛分横三世佛与竖三世佛。
  
   竖三世佛:
  
   过去佛的燃灯上古佛,加上现在世的释迦佛(原名:悉达多),以及未来
   世的弥勒佛
  
   横三世佛:
   中间是释迦牟尼佛,右有文殊菩萨,左立普贤菩萨;
   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两旁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左边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两旁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
   (因都有如来在,所以本文中就不增加三世佛这个名词.西游原著里,提
   及了南无过去现在未来佛,本书中称之为三世佛。)
  
   四大金刚:
   五台山秘魔岩神通广大泼法金刚
   峨眉山淸凉洞法力无量胜至金刚
   须弥山摩耳崖毗卢沙门大力金刚
   昆仑山金雫岭不坏尊王永住金刚
  
   五方佛
   东方不动(身)佛;南方宝生佛;中央毗卢遮那佛;
   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
  
   八菩萨:
  
   观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
   灵吉菩萨、大势至菩萨、日光菩萨、月光菩萨
  
   十大弟子:
  
   舍利弗智慧第一 目犍连神通第一 阿难陀多闻第一 优波离持戒第一
   阿那律天眼第一 大迦叶头陀第一 富楼那说法第一 迦旃延论议第一
   罗睺罗密行第一 须菩提解空第一
  
   十八罗汉:
   托塔罗汉 探手罗汉 过江罗汉 芭蕉罗汉 静座罗汉
   骑象罗汉 看门罗汉 降龙罗汉 举钵罗汉 布袋罗汉
   长眉罗汉 开心罗汉 喜庆罗汉 挖耳罗汉 笑狮罗汉
   伏虎罗汉 沉思罗汉 骑鹿罗汉
  
   十八伽蓝
   美音 梵音 天鼓 叹妙 叹美 摩妙 雷音 师子 妙叹
   梵响 人音 佛奴 颂德 广目 妙眼 彻听 彻视 遍视
  
   二十诸天:
   日天(又名日宫天子) 大梵天 多闻天 金刚密迹 鬼子母神;
   月天 (又名月宫天子) 帝释天 持国天 大自在天 摩利支天;
  
   (大)辩才天 (大)功德天 增长天 散脂大将 婆竭龙王;
   韦驮天(战神塞犍陀) 坚牢地神 广目天 菩提树神 阎摩罗王。
  
   其它:
   金顶大仙、阿傩、伽叶。
  
   婆罗门教诸神
  
   佛祖摩诃婆罗佛与婆罗三世佛(此四佛全部为虚构、以下人名为与如来有关的仙、人)
   频婆娑、阿罗蓝、郁陀、提婆达多
  
   主要大神:大梵天、湿婆楼陀罗、雪山女神杜尔迦、群主
   婆罗八部(婆罗门天龙八部)-(婆罗八部为虚构,以下诸神为印度创世诸神)
  
   水神伐楼那 土神陀湿多 风神伐由 日神苏里耶 天帝因陀罗
   道神普善 保护神毗湿奴 阿修罗:底提耶与檀那婆 火神婆由。

 楼主| 发表于 2005-2-7 2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大名剑

第十承影

  远古的一个黎明,天色黑白交际的一瞬间,一双手缓缓扬起。
  双手合握之中是一截剑柄,只有剑柄不见长剑剑身,但是,在北面的墙壁上却隐隐投下一个飘忽的剑影,剑影只存片刻,就随着白昼的来临而消失,直到黄昏,天色渐暗,就在白昼和黑夜交错的霎那,那个飘忽的剑影又再次浮现出来。扬起的双手划出一条优雅的弧线,挥向旁边一棵挺拔的古松,耳廓中有轻轻的“嚓”的一声,树身微微一震,不见变化,然而稍后不久,翠茂的松盖就在一阵温和掠过的南风中悠悠倒下,平展凸露的圈圈年轮,昭示着岁月的流逝。天色愈暗,长剑又归于无形,远古的暮色无声合拢,天地之间一片静穆。这把有影无形的长剑就是在《列子。汤问》之中被列子激赏的铸于商朝后来被春秋时卫国人孔周所藏的名剑:承影。

  承影是一把精致优雅之剑。
  剑气激射指数:7

第九纯钧

  春秋时期,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经过数年卧薪尝胆终于击败吴国的越王勾践,睡了一个甜美的午觉醒了过来,心情非常舒畅。饮了一壶上好的龙井新茶后,勾践兴致勃勃地派手下去找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薛烛。薛烛是秦国人,此时正在越国游历。薛烛虽然年纪轻轻,但却已经名动列国,被人称为天下第一相剑大师。不大一会儿,眉清目秀文质彬彬的薛烛就赶来了。宾主一番客套寒喧之后,就带着随从来到室外宽阔的露台之上。越王勾践酷爱刀剑,这个露台高达数丈,气势舒张,光线充沛,专门用来看剑赏刀。落座之后,勾剑扫了一眼身边的薛烛,心想这个年轻人虽然年纪轻轻但却阅剑无数,一般刀剑肯定难入他的法眼,于是,勾践一开口就叫手下取来了自己颇为得意的两把宝剑:毫曹和巨阙。哪知,薛烛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随便地说了一句:“这两把剑都有缺点,毫曹光华散淡,巨阙质地趋粗,不能算宝剑。”说完他还在温暖的阳光里懒懒地打了一个哈欠。勾践颇感意外,觉得很没面子,他想了一想,一咬牙,俯在一个贴身侍从耳边吩咐了几句,过了一会儿,侍从率领几百个铁甲武士护送一把宝剑来到台下。薛烛感到好笑,问道:“大王这么兴师动众,拿来的是什么剑啊?”勾践对薛烛的态度有一丝不快,他没好气地吐出了两个字:“纯均”。只听见“咣啷”一声,薛烛从座位上仰面摔倒,束发的金钗掉在地上,一头长发披散下来,面色突然凝住、呆滞。好大一会儿,才突然惊醒,只见他脚尖点地几个纵跃掠下台阶,来到剑前,深深一躬,然后又表情肃然地整理好自己的衣服,从侍者手中接过宝剑,小心翼翼地敲了几敲掂了几掂之后方才将剑从鞘中缓缓拔出。只见一团光华绽放而出宛如出水的芙蓉雍容而清冽,剑柄上的雕饰如星宿运行闪出深邃的光芒,剑身、阳光浑然一体象清水漫过池塘从容而舒缓,而剑刃就象壁立千丈的断崖崇高而巍峨……过了好久,薛烛才用颤抖的声音问道:“这就是纯钧吗?!”勾践点了点头:“是,”他得意地接着说道:“有人要用千匹骏马三处富乡两座大城来换这把宝剑,你看行吗?”薛烛连忙说道:“不能换。”勾践做作地皱了一下眉头问道:“为什么?你说说道理。”薛烛激动地大声对道:“因为这把剑是天人共铸的不二之作。为铸这把剑,千年赤堇山山破而出锡,万载若耶江江水干涸而出铜。铸剑之时,雷公打铁,雨娘淋水,蛟龙捧炉,天帝装炭。铸剑大师欧冶子承天之命呕心沥血与众神铸磨十载此剑方成。剑成之后,众神归天,赤堇山闭合如初,若耶江波涛再起,欧冶子也力尽神竭而亡,这把剑已成绝唱,区区骏马城池何足道哉……”勾践满意地频频点头:“说得有理,既是无价之宝,我就永远把它珍藏吧。” 故事见于《越绝书》。

  纯均是一把尊贵无双之剑。
  剑气激射指数:7.5

第八鱼肠

  黑铁一般的大鹰向大殿疾飞的时候,专诸也正端着亲手烹制的梅花凤鲚炙走上殿来。
  天空里阳光猎猎,大鹰疾飞如故。大殿间甲士陈列,专诸稳步向前。云朵被飞鹰的气势惊呆纷纷游走起来。王僚被专诸手里的菜香所吸引,提了提鼻子,向前欠了欠身,他只看到菜没有看到专诸。那道菜叫梅花凤鲚炙,梅花是严冬的寒梅,凤鲚是太湖里只在酷暑出现的凤尾鲚鱼,炙,是用严冬寒梅的枝杆来烤炙盛夏太湖里的凤尾鲚鱼。
  飞鹰已经看到大殿的轮廓,天色突然暗了下来。专诸已经来到王僚的面前,把菜放在案上,殿内灯火依旧。
  乌云在天空翻滚,大鹰已经收翅。
  王僚吞着口水,看着面前的美味。专诸稳稳地正在用手掰鱼。伴随着一声响雷,飞鹰向大殿凌空击下。王僚突然感到一股凛冽的杀气从鱼腹中激射而出,他被惊呆了。鱼肠剑已经出鞘(鱼腹),它稳稳地依偎在专诸的手中,疾速向前,两把训练有素的铁戈从面前交叉拦住,鱼肠剑从缝隙中穿了出去,依然疾进。面前有三层狻猊铠甲。第一层穿透,第二层穿透,穿透第三层时,鱼肠剑发现自己已变成了断剑。剑断,然而杀气未断。鱼肠剑依旧向前。飞鹰将大殿击碎的时候,鱼肠剑也挺进了王僚的心脏。飞鹰在受伤下坠的时候满足地打了一声呼哨。断成一半的鱼肠剑在王僚渐渐减弱的心跳中哼起了无声的歌曲。被刀锋剑雨扑倒的专诸,用最后一丝力气,向着脸下的土地,绽出了一个寂寞的微笑。……夫专诸之刺王僚,飞鹰击殿……见于司马迁《史记。刺客列转》

  鱼肠剑是一把勇绝之剑。
  剑气激射指数:8

第七第六干将莫邪

  干将、莫邪是两把剑,但是没有人能分开它们。干将、莫邪是两个人,同样,也没有人能将他(她)们分开。干将、莫邪是干将、莫邪铸的两把剑。干将是雄剑,莫邪是雌剑。干将是丈夫,莫邪是妻子。干将很勤劳,莫邪很温柔。干将为吴王铸剑的时候,莫邪为干将扇扇子,擦汗水。三个月过去了,干将叹了一口气。莫邪也流出了眼泪。莫邪知道干将为什么叹气,因为炉中采自五山六合的金铁之精无法熔化,铁英不化,剑就无法铸成。干将也知道莫邪为什么流泪,因为剑铸不成,自己就得被吴王杀死。干将依旧叹气,而在一天晚上,莫邪却突然笑了。看到莫邪笑了,干将突然害怕起来,干将知道莫邪为什么笑,干将对莫邪说:莫邪,你千万不要去做。莫邪没说什么,她只是笑。干将醒来的时候,发现莫邪没在身边。干将如万箭穿心,他知道莫邪在哪儿。莫邪站在高耸的铸剑炉壁上,裙裾飘飞,宛如仙女。莫邪看到干将的身影在熹微的晨光中从远处急急奔来。她笑了,她听到干将嘶哑的喊叫:莫邪……,莫邪依然在笑,但是泪水也同时流了下来。干将也流下了眼泪,在泪光模糊中他看到莫邪飘然坠下,他听到莫邪最后对他说道:干将,我没有死,我们还会在一起……
  铁水熔化,剑顺利铸成。一雄一雌,取名干将莫邪,干将只将“干将”献给吴王。干将私藏“莫邪”的消息很快被吴王知晓,武士将干将团团围住,干将束手就擒,他打开剑匣绝望地向里面问道:莫邪,我们怎样才能在一起?剑忽从匣中跃出,化为一条清丽的白龙,飞腾而去,同时,干将也突然消失无踪。在干将消失的时候,吴王身边的“干将”剑也不知去向。而在千里之外的荒凉的贫城县,在一个叫延平津的大湖里突然出现了一条年轻的白龙。这条白龙美丽而善良,为百姓呼风唤雨,荒凉的贫城县渐渐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县城的名字也由贫城改为丰城。可是,当地人却时常发现,这条白龙几乎天天都在延平津的湖面张望,象在等待什么,有人还看到它的眼中常含着泪水。
  六百年过去了。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丰城县令雷焕在修筑城墙的时候,从地下掘出一个石匣,里面有一把剑,上面赫然刻着“干将”二字,雷焕欣喜异常,将这把传诵已久的名剑带在身边。有一天,雷焕从延平津湖边路过,腰中佩剑突然从鞘中跳出跃进水里,正在雷焕惊愕之际,水面翻涌,跃出黑白双龙,双龙向雷焕频频点头意在致谢,然后,两条龙脖颈亲热地纠缠厮磨,双双潜入水底不见了。在丰城县世代生活的百姓们,发现天天在延平津湖面含泪张望据说已存在了六百多年的白龙突然不见了。而在第二天,县城里却搬来了一对平凡的小夫妻。丈夫是一个出色的铁匠,技艺非常精湛,但他只用心锻打挣不了几个钱的普通农具却拒绝打造有千金之利的兵器,在他干活的时候,他的小妻子总在旁边为他扇扇子,擦汗水。

  干将、莫邪是一把挚情之剑。
  剑气激射指数:8.5

第五七星龙渊

  这把剑传说是由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欧冶子和干将为铸此剑,凿开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铸剑炉旁成北斗七星环列的七个池中,是名“七星”。剑成之后,俯视剑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渊,飘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龙盘卧。是名“龙渊”。此剑铸造的技艺固然精湛,但它的闻名还在于无法知道其真实姓名的普通渔翁:鱼丈人。话说伍子胥因奸臣所害,亡命天涯,被楚国兵马一路追赶,这一天荒不择路,逃到长江之滨,只见浩荡江水,波涛万顷。前阻大水,后有追兵,正在焦急万分之时,伍子胥发现上游有一条小船急速驶来,船上渔翁连声呼他上船,伍子胥上船后,小船迅速隐入芦花荡中,不见踪影,岸上追兵悻悻而去,渔翁将伍子胥载到岸边,为伍子胥取来酒食饱餐一顿,伍子胥千恩万谢,问渔翁姓名,渔翁笑言自己浪迹波涛,姓名何用,只称:“渔丈人”即可,伍子胥拜谢辞行,走了几步,心有顾虑又转身折回,从腰间解下祖传三世的宝剑:七星龙渊,欲将此价值千金的宝剑赠给渔丈人以致谢,并嘱托渔丈人千万不要泄露自己的行踪,渔丈人接过七星龙渊宝剑,仰天长叹,对伍子胥说道:搭救你只因为你是国家忠良,并不图报,而今,你仍然疑我贪利少信,我只好以此剑示高洁。说完,横剑自刎。伍子胥悲悔莫名。故事见于《吴越春秋》。

  七星龙渊是一把诚信高洁之剑。
  剑气激射指数:8.8

第四泰阿

  楚国的都城已被晋国的兵马围困了三年。晋国出兵伐楚,是想得到楚国的镇国之宝:泰阿剑。世人都说,泰阿剑是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但是两位大师却不这样认为,他们说泰阿剑是一把诸侯威道之剑早已存在,只是无形、无迹,但是剑气早已存于天地之间,只等待时机凝聚起来,天时、地利、人和三道归一,此剑即成。晋国当时最为强大,晋王当然认为自己最有资格得到这把宝剑,但是事与愿违,此剑却在弱小的楚国铸成,出剑之时,剑身果然天然镌刻篆体“泰阿”二字,可见欧冶、干将所言不虚。晋王当然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向楚王索剑,楚王拒绝,于是晋王出兵伐楚,预以索剑为名借机灭掉楚国。兵力悬殊,楚国大部分城池很快陷落并且都城也被团团围住,一困三年。城里粮草告罄,兵革无存,危在旦夕。这一天,晋国派来使者发出最后通牒:如再不交剑,明天将攻陷此城,到时玉石俱焚!楚王不屈,吩咐左右明天自己要亲上城头杀敌,如果城破,自己将用此剑自刎,然后左右要拾得此剑,骑快马奔到大湖,将此剑沉入湖底,让泰阿剑永留楚国。第二天拂晓,楚王登上城头,只见城外晋国兵马遮天蔽日,自己的都城宛如汪洋之中的一叶扁舟,随时有倾灭危险。晋国兵马开始攻城,呐喊声如同山呼海啸,城破在即。楚王双手捧剑,长叹一声:泰阿剑啊,泰阿剑,我今天将用自己的鲜血来祭你!于是,拔剑出鞘,引剑直指敌军。匪夷所思的奇迹出现了:只见一团磅礴剑气激射而出,城外霎时飞砂走石遮天蔽日,似有猛兽咆哮其中,晋国兵马大乱,片刻之后,旌旗仆地,流血千里,全军覆没……
  这件事情过后,楚王召来国中智者风胡子问道:泰阿剑为何会有如此之威?风胡子对道:泰阿剑是一把威道之剑,而内心之威才是真威,大王身处逆境威武不屈正是内心之威的卓越表现,正是大王的内心之威激发出泰阿剑的剑气之威啊!见于《越绝书》。

  泰阿剑是一把威道之剑。
  剑气激射指数:9.3


第三赤霄

  秦朝时,有这样一个没有出息、浑身都是毛病的青年。他懒,从来不干家里的农活。他好酒,常常醉成一滩烂泥。他好色,见着漂亮姑娘就迈不开腿。他没有礼貌,对官对民都大大咧咧。最可气的是他好撒谎,好吹牛。他经常让人看他左腿上的七十二个黑痣,他不说这是皮肤病而说是天相图。他经常遥望咸阳,摇头叹气: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他撒谎越来越离谱。他不知从哪儿弄来一根生锈的铁棍,告诉乡里人说这是一把从南山仙人那里得来的宝剑,名字叫:赤霄。他把它奉为至宝,整日“剑”不离身。他还说自己不是人而是天上的一条赤龙。他的牛越吹越大。他说他早就认识始皇帝,始皇帝是白龙,他还说始皇帝不如他,因为他是法力更高的赤龙,他将来要取而代之也做皇帝。他还说他知道始皇帝的元气已化为一条白蛇最近一段时间正在丰西泽附近游弋。他说他要斩去这条白蛇,他边说还边用捡来的铁棍比划了一下。人们都把他的话当笑话、大话,没有人相信。可是,在一个晚上,一切都变了。这天晚上,乡里几十个结伴去县里学徒做工的青年走到了丰西泽,这个青年也在其中,但他不是去做工而是凑热闹,他一边走一边掏出酒壶喝酒。这帮人走到丰西泽时停住了脚步,说来也怪,最近,去县城学徒做工的人经常有人莫名其妙地消失在丰西泽附近,所以,为保险起见,大家派了一个身手敏捷的青年先走几步前去打探,过了一会儿,探子吓得面无人色逃了回来,他说他走一段路闻到前面隐隐有腥气,于是爬上一棵大树了望,看见一条硕大的凶恶的白蛇正挡在道路中间,象在等待什么。人群大惊失色,再也不敢向前。这时,这个青年分开众人向前走去,他说那条白蛇在等他,他要斩了它。他一边说一边拔出铁棍,脚步踉踉跄跄,看来他喝了一路,到现在已经喝醉了。人们屏住呼吸看着他歪歪扭扭远去的背影,心里都在说:这个傻小子……一夜过去,这个青年也没有回来,人们知道他一定成了蛇的美餐。云开雾散,大家继续前行。走了一段路,突然,他们看见一条硕大的白蛇,被斩为两截扔在路边。再向前走了几里地,发现这个青年正躺在路边呼呼大睡,他的身体上方有一团云气笼罩,云中有条赤龙正在懒懒洋洋地飞来飞去。而手中的那根铁棍不见了,代之的是一把饰有七彩珠、九华玉的寒光逼人、刃如霜雪的宝剑,剑身上清晰镌刻着两个篆字:赤霄。这一刻,人们都相信了这个青年原来说的话都是真的。这个青年就是刘邦。这把剑就是斩蛇起义的赤霄剑。

  赤霄剑是一把帝道之剑。
  剑气激射指数:9.7


第二湛泸

  湛泸是一把剑,更是一只眼睛。湛泸:湛湛然而黑色也。这把通体黑色浑然无迹的长剑让人感到的不是它的锋利,而是它的宽厚和慈祥。它就象上苍一只目光深邃、明察秋毫的黑色的眼睛,注视着君王、诸侯的一举一动。
  君有道,剑在侧,国兴旺。
  君无道,剑飞弃,国破败。
  五金之英,太阳之精,出之有神,服之有威。
  欧冶子铸成此剑时,不禁抚剑泪落,因为他终于圆了自己毕生的梦想:铸出一把无坚不摧而又不带丝毫杀气的兵器。所谓仁者无敌。

  湛泸剑是一把仁道之剑。
  剑气激射指数:10

第一轩辕夏禹剑

  众神采首山之铜为黄帝所铸,后传与夏禹。剑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剑柄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轩辕夏禹剑!对这样一把剑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
  黄帝、夏禹!对这样两个人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勇气、智慧、仁爱……一切归于两个字:圣道。

  轩辕夏禹剑是一把圣道之剑。
  剑气激射指数:无穷大。
 楼主| 发表于 2005-2-7 2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历代名剑
轩辕剑 黄帝所铸 首山之铜 天文古字 广黄帝东行纪云帝崩葬乔山五百年後山崩室空惟剑在焉一旦亦失去画影
(1)腾空 颛顼所有 拾遗记曰颛顼高阳氏有此剑若四方有兵此剑飞赴指其方则克在匣中常如龙吟虎啸
(2)禹剑 夏禹所铸 腹上刻二十八宿面文明星晨,背记山川 藏之会稽山
(3)启剑 夏王启铸 铜 三尺九寸 後藏之秦望山
(4)太康剑 夏王太康铸 铜 三尺二寸 太康在位二十九年辛卯三日铸
(5)夹剑 夏王孔甲铸 牛首山之铁 铭曰夹 四尺一寸 孔甲在位三十一年以九年甲辰铸一铭曰夹
(6)定光 殷太甲铸 文曰定光古文篆书 二尺 太甲在位三十二年以四年甲子铸一剑曰定光
(7)照胆 殷武丁铸 铭曰照胆古文篆书 三尺 武丁在位五十九年以元年戊午铸一剑曰照胆
(8)含光 殷代 列子曰卫周孔其得殷之宝剑童子服之却三军之众一曰含光二曰承景三曰脊练 承景脊练
(9)镇岳尚方 周昭王铸 铭曰镇岳尚方古文篆书 五尺 昭王在位五十一年以二年壬年铸五剑各投五岳铭曰镇岳尚方
(10)昆吾剑 周穆王时西戎献 链钢 长欠有咫 用之切玉如泥
(11)骏 周简王铸 铭曰骏大篆书 三尺 简王在位十四年以元年 镉现?
(12)干将 吴人干将莫邪所造 铁 吴越春秋载吴王闯庐使干将作二剑其妻莫邪断发翦爪投炉中剑成雄号干将雌号莫邪 莫邪
(13)越五剑 脚 冶子造 铜锡 越绝书载欧冶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铸成五剑一曰湛卢二曰纯ぬ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阙
(14)越八剑 越王使工人所铸 采金 拾遗记载越王以白牛白马祀昆吾之神以成八剑名曰掩日断水转魄悬翦惊鲵灭魂却邪真刚
(15)龙渊 楚命欧冶干将所造 铁英 越绝书载楚王闻吴有干将越有欧冶子命风胡子往见之使作铁剑因成龙渊
(16)太阿工布铁剑三枚太阿工布诫 秦昭王铸 铭曰诫大篆书 三尺 昭王在位五十二年以元年丙午铸
(17)定秦 秦始王铸 采北祗铜 铭曰定秦小篆书李斯刻 三尺六寸 皇在位三十七年以三年丁巳铸
(18)神剑 汉太公所得 ぬ命诀载太公微时有冶为天子铸剑指太公腰间佩刀曰若得杂冶即成神剑可以克天下太公解投冶中剑成授太公
(19)赤霄 汉高帝所得 铁 铭曰赤霄大篆书 三尺 高帝以秦始皇三十四年得於南山及贵常服之斩蛇即此剑
(20)神龟 汉文帝铸 三尺六寸 同时铸三剑刻龟形故名 帝崩命入剑玄武宫
茂陵剑:《世宗纪》:“汉昭帝时茂陵人献一宝剑,上铭曰:直千金,寿万岁。”
镇山剑:蜀后主刘蝉造一巨剑,以镇剑口山,往往人见精光,求之不获。
倚天青虹::《平阳史传》:“魏武帝初时有两剑,曰“倚天、青虹”。其利断铁如泥,一自佩,一赐夏侯恩。
珠剑::《魏书》:“羊侃初为尚书郞,以力闻,魏帝试作武状,侃以手扶殿没指,帝壮之,赐以珠剑,拜征东大将军。”
魏三剑:“即飞景、流采、华鋋。”
清刚:魏太子造匕首二,其一理似坚冰,名清刚,其二耀如朝日,名曰阳文。
尚方剑::《朱云传》:“云奏帝曰:“愿赐尚方斩马剑,斩佞臣头”
秘剑::《彭宠传》:“朱浮对光武曰:“前昊汉发兵时,大王遗宠以秘剑。”
玉具::《冯夷传》:“赤眉延岑暴乱三辅,以异为征西将军付之。车驾送之河南,赐以乘舆,七尺玉具剑。”
永昌::《刀剑录》:“宋废帝元证中干蒋山之巅造一剑,曰:永昌。”
镇山冗水:《刀剑录》:“魏道武帝于嵩阿铸二剑,曰:镇山。曰:冗水”
龙雀:《魏志》:“赫连百练为剑,曰:大夏龙雀,铭其背。”
水心剑:《未晢传》:“秦昭王三月三日置酒河曲,见金人捧水心之剑以奉王,曰:今君制有西夏。因此立为曲水。”
五丁剑:《蜀小志》:“五丁力士遗剑于梓潼县之龙潭,岩间发百光。”
火精:唐德宗将幸奉天,自携火精剑,去内殿,砍槛上铁狻猊,应手而碎,及乘舆遇急,侍从皆见上仗数尺光明,即剑光也。”
鳞铁星镡:《西阳杂俎》:“郑云达少时得一剑,鳞光星镡,有时而吼。”
分景流黄择精:《汉武内传》:“西王母带分景之剑,上元夫人带流黄、择精之剑。”
绕指柔:《广舆图》曰:“扬州兴北平望湖中一剑,屈之首尾相就,识者曰即”绕指柔”
含光、承景、宵练::《列子》:“卫周孔其祖得殷之宝剑,童子服之,却三军之众,其一曰:含光。
其二曰“承景”其三曰“宵练”
发表于 2005-2-7 2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全啊.不过跟http://www.emsky.net/bbs/dispbbs.asp?boardID=21&ID=1503&page=1略有重复
楼主辛苦了
 楼主| 发表于 2005-2-7 2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著名传说
【轩辕氏与蚩尤】
“轩辕”一词本是出自于上古时代。自盘古开天辟地之后,世间原本只有善恶两神所统治的神魔界,女娲造人后才开创了人类与神魔共存的时代。起初人们的活动范围不大,和神魔界之间也相安无事,但是逐渐地,人类的快速发展和大量开垦缩小了神魔的生存空间。这种激进的行为触怒了神魔界,掌管邪念的妖魔决心毁灭人类,但碍于掌管善念的善神的反对,使得恶神一直无法如愿,人类才得以躲过一场浩劫。
大约四千多年以前,宇宙间诞生了神农氏,他就是炎帝。炎帝对千草百卉逐一品尝,选出了可供食用的五谷,并教会人们播种、管理、收割,最后制成食物、粗布,使大地上兴起了农业。他还凭借着手中的赭鞭辨别出各种药草的药性,然后按比例配成各种中药药剂,传给了人们。这样一来,炎帝在人们的心目中,不仅仅是一位农业之神,而且也是一位医药之神。一些小部族闻听炎帝的伟大功绩后纷纷前来归附他的部落。
就在炎帝族日益兴盛的同时,黄帝族也壮大起来,并对炎帝族造成了的威胁。
黄帝的先祖是有熊氏。由于有熊氏的人们崇尚土德,土是黄色的,母亲附宝给他起名叫黄帝。又因他长在姬水,居住在轩辕之丘,就以姬为姓,轩辕为号,所以后人也称黄帝为轩辕氏。
黄帝刚生下来时,双目有神,不到一岁就学会了说话;稍大一点便能通百事,人们认为他是天神转世。果然,黄帝长大后,才智过人,被人们推举为首领。在他的领导下,黄帝族很快强盛起来。后来,黄帝率领部族来到涿鹿生活,并与那一带的炎帝族为争夺领地在涿鹿附近的阪泉大战三场,结果打败了已经年老力衰的炎帝,做了宇宙的最高统治者,也就是中央天帝。而炎帝退避到了南方,做了南方的天帝。
黄帝俘获了炎帝的许多族人,其中有一个叫作蚩尤。蚩尤是炎帝的后裔,原是九黎部落的首领,凶猛骠悍,共有九九八十一个兄弟,个个人面兽身、铜头铁额、四目六臂、头生双角,平日里以沙石、铁块为食,善于制造兵器,并且神力过人。在阪泉大战中,蚩尤作为炎帝的一方,参加了战斗,结果兵败后黄帝俘获。
蚩尤被俘后,做了黄帝的一名随从,后来找机会逃了出来,回到炎帝身边去,力劝炎帝重起战事,洗雪孤泉之耻。但是,炎帝已经年迈力弱,又不忍因自己发动战争而让百姓遭殃,没有听从蚩尤的建议。蚩尤只好去发动他的兄弟们,又召集了南方的苗民,以及山林水泽间的魑魅魍魉等鬼怪,率领大军,打着炎帝的旗号,向黄帝发起了挑战。
黄帝听到蚩尤出动大军也不禁大吃一惊,他想施以仁义感化蚩尤,但蚩尤并未被感化。很快,双方在涿鹿展开了大战。
蚩尤使用魔法,摆出了毒雾阵,把黄帝的军队围困起来。但是,黄帝驾着谋臣风后发明的指南车,指挥军队冲出了毒雾阵。蚩尤又派遣魑魅魍魉去作战,黄帝则叫兵士们用牛角军号吹出龙的声音,吓跑了这些鬼怪们。接着黄帝将驾下的一条名叫应龙的神龙派上阵去,应龙刚要蓄水攻击蚩尤,却在蚩尤请来的风伯雨师面前无法施展本领。黄帝又派自己的女儿“魃”制造炎热,应龙趁蚩尤的部下们惊惶诧异的机会杀上阵去,黄帝取得了一次胜利。而魃为了帮助父亲,却因耗力过多而再也不能上天了。在她居住的地方,总是旱云千里,滴雨皆无,百姓称她为“旱魃”,非常痛恨她。也正是从那时开始,旱魃被人们到处驱逐。
黄帝虽然暂时取得了胜利,但毕竟自己一方的兵器不如蚩尤的精良。而且自己在这些年来一度荒废了国政,对兵士没有好好地训练,不若蚩尤一方的强悍。再有,蚩尤的兵士们个个头生双角、青面獠牙,使得黄帝的兵士都很害怕,部队的士气低落。
为了了振作士气,黄帝想出一个办法。平日里人们捕获了许多供食用的猛兽,黄帝让勇士们穿上蚩尤族的服装,吃饱了饭没事的时候就挑逗它们,逗得猛兽野性发作时,便喂给它们打扮成蚩尤兵士形态的小动物。这一次大战,黄帝放出这些训练好的猛兽打头阵,将蚩尤的兵士吞噬了许多,侥幸活下来的也都魂魄全丢了。
黄帝又用一种叫作“夔”的独脚野兽的皮制成鼓,用雷泽中雷兽的骨头制成鼓槌,组成了一面奇特的军鼓。一路之上,黄帝的大军敲着响过惊雷的军鼓,直奔蚩尤杀去。蚩尤惊魂未定,又闻鼓声,不由胆战心惊。他请来的夸父却不怕这种鼓声,而且神力过人,但毕竟势单,终于还是被砍死于战场上。蚩尤的兵士们纷纷各自逃命,自相践踏,大败之势已定。蚩尤带着残兵败将仓皇逃命,却被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最后还是做了黄帝的俘虏。
据说,黄帝抓住蚩尤后,决定在涿鹿处决他。为防止他逃跑,在杀他的时候也没敢取下枷铐。直到杀死他以后,才将他身上的枷铐摘下来,扔到荒野之中,那枷铐立刻化做了一片枫林,每一片树叶都是鲜红的,也就是蚩尤枷铐上的斑斑血迹。
黄帝战胜了蚩尤,又一鼓作气将对抗他的另一个炎帝的后裔“刑天”消灭。
后来,轩辕氏黄帝想到,炎帝多年来不辞劳苦,为民做了数不尽的好事;而且为了不给人民带来战争的灾难,放弃了向他复仇的念头。接着又想到自己将炎帝赶到南方,却占着本属于他的领地,觉得自己过去对他的处置是一个很大错误。于是,黄帝派人去请回炎帝和他的部族。
从此,炎帝、黄帝两个部落和睦相处、繁衍生息,形成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华夏民族,而我们都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自豪。
经过了几千年和平的光阴,人类的劫数到来了。妖魔突然开始攻击人类并摧毁村庄和人类创造的文明,更令人吃惊的是从虎口余生的人们知道了善神决定和恶神联手毁灭人类的事实。
失去善恶庇护的人们对于凶狠的妖魔毫无抵抗能力,但是此时出现了一位拿着轩辕宝剑的侠士,组织众人成为一只抗魔军,才发挥了人类凝聚的力量,压制住妖魔的攻势。然而好景不长,在善恶两神亲率妖魔联手夹击之下,抗魔军全部惨遭杀戮无一幸免。
从此人类只要生活在妖魔的阴影下,以残余的力量和神魔抗衡,直到若干年后的某一天……
《轩辕剑外传枫之舞》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经过征战,正义终于战胜了邪恶,世界重又恢复了和平。
在欧洲的黑暗时代,法兰克摄政王丕平三世为取得不败的王道,派遣赛特骑士横跨欧亚大陆,不远万里到东方最强大的国度唐朝圆其心愿,《轩辕剑叁云和山的彼端》就这样开始了。作为特使,赛特在穿越地域的同时,也穿越了宗教和文化的差异,从西方的基督教到中东的伊斯兰教到东方的佛教、道教。行程中,既要与妖魔鬼怪抗争,又要和奸臣强盗作战,最后还要与撒旦一决雌雄。
在《轩辕剑3》的整个剧情中,撒旦担当着主要的反面角色,是以大魔王的形象出现的。在主人公赛特的整个活动过程中,撒旦一直困扰在他的周围,给他制造重重障碍。而且,游戏也是以打败撒旦为最终目的的。那么,撒旦到底出自于何处?他又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在犹太教和基督教神话中,撒旦是上帝和一切忠于上帝力量的主要反对者、地狱之王、群魔的领袖、人类的敌人,它的意志和行动是世界罪恶的源泉。但撒旦反抗上帝不是作为恶神,而是作为上帝的堕落的创造物和天国的乱臣的身份出现的,他只能使用来自上帝的力量去反对上帝和上帝的意志,到头来却只能促使上帝意图的实现。因此,撒旦的敌人是大天使(或天使长)米迦勒,而不是上帝。在《旧约》中,“撒旦”一词还泛指为神的无名敌人,他惧怕耶和华的神命,对上帝的宠民和神圣权力的代表者都充满敌意。撒旦诱惑他们犯罪,在他们的道路上设置重重障碍,在后期的犹太教文献中又发展了这些特点。他作为宇宙间的挑拨者,诱人做坏事者,与诱使亚当、夏娃“犯罪”的蛇的形象极为相似。而且,在有的传说中指出,撒旦与夏娃发生了关系,生下了该隐。在《轩辕剑3》中,撒旦的这些特点表现得极为突出。
作为宇宙间的大魔王,世界上的一切罪恶根源都可追溯到撒旦。在犹太教中,撒旦的非形象的等价概念是“恶念”,在后期犹太教传说中,撒旦常与取人灵魂的死亡天使混为一体。但是撒旦的力量还是远不能与上帝相比,在他们的战争中,撒旦表现得极为无力。撒旦对上帝创造的世界感到无端的恐惧,而且心怀嫉妒,后来被逐出天界也是由于这种嫉妒。
在早期的圣督教文献中,耶稣的出现被描述为他的第二次下凡。耶酥在他的门徒出去布道时看到“撒旦从天上坠落,好象闪电一般”。传说中,正是由于耶酥的活动才使世界善恶精神的两极彻底地暴露出来,也从而使撒旦和群魔的凶恶和绝望达到了极点。此后,撒旦受审,进行了短期的报复,但也从而被彻底地打入地狱。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人都将撒旦描写为罪恶的化身。有一些文学作品将撒旦描写为正面人物,是作为爱好自由的反叛者出现的,具有希腊英雄神的特点。在《天使的起义》中,许多天使想起来反抗上帝,请撒旦作他们的领袖。撒旦在晚上做梦的时候,梦见自己率领众天使推翻了上帝,但从此失去了对人的同情。醒来后,他劝诫众天使不要返回天国,他自己也不愿做上帝,只愿留在人间拯救人民。
我们在《轩辕剑3》中看到了撒旦的真身,但丁的《神曲﹒地狱篇》里描写道,撒旦有三张脸(对三位一体的嘲弄),一张脸为红色,表示与爱相反的愤怒;一张脸为黄色,表示与强大力量对比而显出的无力;还有一张脸为黑色,表示他的无知。另外,撒旦还长有六个蝙蝠的翅膀。
在《轩辕剑3》中,撒旦是以大魔王的身份出现的,因为上帝封自己的同胞兄弟米迦勒为大天使长,而发动众神向上帝挑战,却被打入地狱。后来,撒旦又预谋反抗。不过,这次上帝派来了一个他以前的伙伴(赛特),从西方到东方求索永胜不竭的“王道”,当然撒旦是“王道”求索路上最大的阻碍。到底这次孰胜孰付呢,那还得看你的本事了。

【女娲兄妹的故事】
太古,混沌初开之际,有女娲兄妹俩人,住在昆仑山上。那时,地上还没有其他的人。他们结为夫妻,又觉得很羞耻。兄约妹登上昆仑山,祷告上天:“天若要我们俩结合,那就让烧柴的两股烟合拢来;若不让我们结合,那就让烟散开。”于是烟合了,妹妹便到哥哥身边去了。他们肜草编结做扇子,遮住自己的脸孔。现代的人结婚,有的新妇用扇遮脸,就是从女娲那里学来的。(见《独异志》下)这里没有说明女娲的兄是谁。但我们从另外的古籍资料中得知这位既是女娲兄长,又是她的丈夫的男性,便是神话传说中鼎鼎大名的伏羲。有的说“女娲”,伏羲之妹。”(《路史·后记二》注引《风俗通》)有的说“女娲本是伏羲妇。”(《全唐诗》卷三八八卢仝诗《与马异结交》这位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同属蛇氏族,由大风所生,所以又姓风。这则女娲、伏羲兄妹的神话传说,实际是被后人修改过的不完整的片断,其中没有洪水毁灭世界和再生人类的内容,只追忆了人类的血缘近婚。用扇遮脸,纯属后来人的观念。这个古老的神话传说影响却不小。在中原,汉族局部地区与南方一些少数民族都继续流传,并与洪水传说和人类再生连接在一起。他们得以脱生的避水工具,大都是一只大葫芦。瑶族的《伏羲兄妹》便是这一神话传说的活型态。故事大意是:
伏羲兄妹的父亲张天师,怪雷公共场所刮风、打雷、下雨,趁雷公跌倒时,捉住了雷公,交伏羲兄妹看守。雷女好言相求,得兄妹救助,脱身逃回天上。走前,送兄妹一只大葫芦。雷公为了报复,下了七日七夜的倾盆大雨,一切生物都被淹死,只留下葫芦里的这对兄妹,雷公劝他们婚配,他们都不愿意,先后去门了竹子、乌龟。竹子和乌龟都认为他们应该婚配。兄妹还是不愿意。他们又从山上往山下滚磨盘,哥哥在东山,妹妹在西山,各推下一扇磨,竟意外地相合,不得已只好婚配。婚后生下一肉瘤,剁成细末,撒向四方,肉末都变成了一个个的人。这些人耕耘播种,恢复了大地原有的生气。这里的女娲已隐去姓氏,只有伏羲的名称。伏羲的地位比女娲更重要了。男权已高于女权。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各民族神话的比较研究,发现他们早已成为多民族共同的祖先神。这类神话,洪水之灾可能是后粘连上去的,兄妹婚与人类的再生是主体。因为水灾只是当时难以控制的自然灾害之一,火灾、地震、雪崩、火山爆发等等,都可能使某一局部地区遭到毁灭性的打击。神话常将洪水与之相连,那是因为一片汪洋,视野狭隘的原始人便以为整个世界都毁灭性了。实际上这个氏族被淹没,其它许多氏族不见得有洪水,一则神话反映的是特定氏族的现实生活,这个民族的神话若被另一民族接受,不但必须具备诸多历史因素,还有一个长期融合变化的过程。洪水因为带有普遍性,至今,我国干旱的北方,闹起水灾来不照样浩浩渺渺吗。因此这类神话本身便具备了世界性的先天条件。
发表于 2005-2-7 2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果然强
 楼主| 发表于 2005-2-7 2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盘古开天地的故事】
现在能见到的宇宙开辟大神,绝大多数是独一无二,至高无上的男神。仅此,也是以证明,从总体上看,开天地神话产生较晚,母系氏族的传说少,父系氏族的传说占优势。上古被保存下来的最著名的创世大神是盘古。古书记载,最初,天地混沌未开,像一个大鸡蛋,盘古就生在其中。经过一万八千年,天和地分开了,阳清之物上升为天(民间至今有蛋清上升为天之说),阴浊之物下沉为地(民间至今有蛋黄为地之说)。盘古在天和地的中间,一日变九次(“九”是虚数,意思是多),神奇超过天,能力超过地。天每日增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盘古也一日长一丈。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已经很高了,地已经很厚了,盘古身材也很长了。等到盘古死的时候,他的头化为了四岳,眼睛化为了太阳、月亮。身上的血液脂膏变成了江与海,身上的汗毛和头发变成了草木。秦汉时,民间传说,盘古的头为东岳,他的腹部是中岳,左臂是南岳,右臂为北岳,脚为西岳。先辈说,盘古哭泣的眼泪变成了江河,呼出的气是风,发出的声音是雷,眼中的瞳孔变成了电。又说,他高兴的时候是睛天,发怒的时候是阴天。还有的说,他的牙齿和骨头变成了金属和石头,精髓变成了珍珠和玉石,流的汗是滋润大地的雨水。寄生在他身上的各种小虫子,因感受到风吹,都变成了大地上的人。总之,宇宙即盘古,盘古即宇宙。盘古又是与天地同生长的巨人。
原始人这种想象,今天的人看来会觉得很荒谬。如果细一琢磨,又有一定的道理。首先,原始人的整体观念很强,把宇宙万物神为一个巨大的整体。他们主观认为,这个大整体应该跟人一样,四肢齐全,五官灵活,有喜怒哀乐。他们把自然人化以后,又进一步想象,整个宇宙空间就是一位巨神——巨人。其次,原始人将此物比彼物,也不是乱比,一般都有某种近似之处。因此,明亮的眼睛才能化为日月,喜则晴,怒则阴。再次,像这种高深难解的问题,必须有相应发达的思想意识为基础,因此宇宙开辟神无论如何不可能是早期的。通常把盘古作为男性神,可见至少是父系社会的作品。

【鲧和禹的故事】
传说鲧是黄帝族的后裔。《山海经? 海内经》说:“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又是说他是天帝长子。“昔者伯鲧,帝之元子。”(见《墨子? 尚贤中》)他创造出农具,驯服了牛,并能驾驭,教会人们播种五谷时要把杂草铲除干净。他为人正直,家住西 。《世本》说他还建造过城廓。可见他在治水之前已经很有贡献。
鲧是奉帝尧之命去治水的。尧在位的时候,天下尚未平定,洪水横流,到处泛滥成灾。草木长得很高,禽兽繁殖得很快,五谷不丰收,禽兽双人还厉害,兽蹄鸟迹,遍布各地。(见《孟子? 腾文公上》)尧帝召集群神开会商议。帝说:“哎,四方诸位神啊,现在洪水浩浩荡荡,淹没了大山与丘陵,到处都是水在作害,下方的百姓都很愁苦,有谁能去治理这场水患呢?”大家齐声说:“噢,派鲧去吧!”尧帝接受了大家的建议,便对鲧说:“你去吧,不过要恭谦谨慎。”(见《尚书? 尧典》)鲧受命出发,看到洪水滔滔,无法止住,他便用息石、息壤去堵填。(见《山海经? 海内经》)郭注引《归藏? 启筮》这是一种自生自长的石块和泥土,不是人间的东西,只有天帝所有。鲧大胆地从天帝那里偷来,事先没有得到天帝的同意,因此触怒了天帝,天帝使命令一个叫祝融的神,在羽郊这个地方把鲧杀了,实际上是鲧掘土堵水,挖去了尧部落的肥沃土壤,侵犯了尧部落的利益。尧作为部落首领自然相对地有较多的特权。鲧偏偏偷了他管的领土的沃土,他怎么能容忍,当然便要找个借口杀鲧。所谓鲧偷自生自长的天帝的自壤,便是对这一事件作了神话式的解释。
鲧妻是何神,未见记载,但鲧却生了禹,原来还是一位享有生育大权的男神。禹为父生,便不可能如正常所见的孕育生产,而是说鲧死以后,尸剖腹出禹只是其中之一。历来根据这一则神话,便确认了鲧、禹的父子关系。另外,禹又是鲧未竟之业的继承者,没有鲧的失败,也就不会有禹的成功。禹接受天帝的任命,把息壤分散开去,并平定了九州的水患。(见《山海经? 海内经》)鲧的壮烈牺牲,可与希腊神话盗火之神普罗米修斯媲美。人们怀着尊敬的感激之情追念这位治水的开创英雄。传说,“海民于羽山之中,修立鲧庙,四时八致祭祀,常见玄鲜与蛟龙跳跃而出,观者惊而畏矣。”(《拾遗记》卷二)据说,鲧便是羽渊之神,玄鱼即他的化身。此后,他便成了河精或河神。鲧时期的科学技术只达到那手种水平。
禹时候的天帝已经不是尧,而是虞舜。历史又前进了一步。禹是传说中的历史人物,有若干神话色彩,但并不浓厚。禹出生于西羌,治水之前,曾得到河精的帮助。有的说,禹为了治水,正在河边观察,忽然看见一位人面鱼身、皮肤白皙(xi 析)的人从水中出来,自称是河精,授予禹一张治水的地图,又回到水中去了。(见《尸子》孙星衍辑本卷下)又有的说,禹打开了龙关之门的龙门,走到一年深数十里的岩洞中,非常幽暗,无法再前走。禹便举着水把向前,碰见一头猪,衔着夜明珠,放出的光好似蜡烛,又有一条黑色的狗,朝前面吠叫。禹在里边迷失了一昼夜。天色渐明,见猪、犬都变人形,穿黑衣。另外还有一神,蛇身人面,即伏羲,赐给他一张八卦图,还赠给他玉简,可用于量度大地。(见《拾遗记》)
禹总结了鲧治水的经验和教训,改填堵为疏导。他在治水过程中,进行了一场又一场惊天动地的战斗,也必然经历了无数次惊险。不过上古人善于将自然神灵化,因此,围绕着禹的治水,便有相应的神话。其中,禹治服大水怪无支祁,可说是禹治水传说的一段插曲:禹为了治理洪水,曾三次到桐柏山,那里惊风走雷,石头会号叫,树木会呜鸣,地上的恶神充塞在河川,天上的恶神挥舞着兵器,水利工程不能进行。禹大怒,召集百神,授命夔(kui奎),命其清扫妖孽。桐柏山及附近诸山神们恐怕祸及自己,都请求饶命。禹把他们之中的鸿蒙氏、商章氏、兜娄氏囚禁起来,从他们那里知道是淮水和涡水的水神名叫无支祁的在作怪。此神善于应对谈话,能辩解别江淮之水的深浅,以及平原、低湿的远近。无支祁的样子像猿猴,高额扁鼻,白首青躯,金目雪牙,脖子一伸有100尺长,力量超过九条大象,不停地跳跃、搏击、飞奔,一会儿也不安静,无论听什么看什么都不能持久。禹把它交给童律管不了;把他交给乌木则,也管不了;交给庚辰,庚辰才把它管住了。但那引起数以千计的妖物,如鸱(chi吃)脾、桓胡、木魅、水灵、山妖、石怪立即奔走呼号,把禹及其他人团团围住。庚辰挥舞大戨把他们赶走了。禹命人用大铁链锁住无支祁的脖颈,鼻子上挂上一个金铃,压在淮阴龟山的脚下。淮水才能永远平安地流入海里。
这虽然是后人根据神话传说的再创作,仍然反映了禹当时治水有多么困难,首先要克服自然界的种种阻力。禹治水的足迹踏遍南北各地。在他的率领下,疏导了九河,打通了济水与漯水,将这两水导之入海。开拓了汝水、汉水,疏通了淮河、泗水,让这几条河水直通长江。又让洛水流入黄河。……《庄子.天下》说禹治水后,“通四夷九州,名川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华夏大地,江河畅通了,禹的功德被后人歌颂为“疏川导滞,钟水丰物。”(《国语? 周语下》)治水成功,农业必定发展。农为我国古代的经济基础,当然带动其他方面的物富民康,禹便继舜当了部落联盟的首领。
禹的重要经验是没有采用鲧的湮塞法堵水,而是疏导之。“禹乃决江疏河,通之四渎(du毒),致之于海,大小相引,高下相授,百川顺流,各归其所。”(《新语? 道基》)大家才能离开高山,在平原上居住。禹为了建功立业,虽然爱上了涂山女,但没有跟她在一起,而到南方巡视去了。涂山女常命侍候在向阳的山坡上,并自歌曰:“我等候着心中的人啊!”这就是南方乐歌的开端。(见《吕氏春秋? 季夏纪? 音初》)禹直到30岁,才跟涂山女结婚。《史记? 河渠书》说禹治水13年之中,三次走过家门都不进去。相传有一块“夫妇石”,就是因为涂山女总见不到禹回家,好久久伫立在那里而变成的。
也有另一种说法。禹为了打通 辕山,化为熊,他曾对妻子涂山女说:“你要给我送饭,听到鼓声再来。”不料禹不小心,踩掉了一块石头,打中了鼓。涂山女一去,见禹变成了一头熊,觉得很羞惭,跑到嵩山下,化做了一个石头人。这时,她正要生孩子,禹追去说:“”还我儿子!石头人的北面破裂,生出了启。(见《汉书? 武帝纪》)颜注引古本《淮南子》禹为治水,牺牲了个人幸福。禹的奋斗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禹治水成功,当然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历来众人治水的经验和成果,通过禹集中体现出来。远古时始,凡是有特殊才能和优秀品格的人,人们教育认为是因为有某种神异性,与常人不同,故而以神对待。禹在社会转折时期立了大功,他的治水事迹,充满了人定胜天的昂扬精神。他被人们塑造成大智大勇、公而忘私、高度理想化了的神,既在群神之列,又高于群神之上,成为山川之神的首领。“禹平水土,主名山川。”(《书? 吕刑》)主,即主神。山川之主,也就是社神,即最高土地之神。古人说,国中之神,莫贵于社,可见尊贵神圣之极。自古以来,上有最高统治者,中有官吏、文化人,下有平民百姓,无不赞美大禹之功。从正史到野史,从书面到口头,禹都是很了不起的治水英雄。古代神话传说里,鲧、禹治水是其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连春秋时代的人都不由地赞叹禹为子孙后代所做的好事,他们说,假使没有禹治水,那大家住的这些地方便只有鱼,哪里还会有人呢?禹的成功,恰恰证明他生活的时代,跟鲧的时代比,生产力已达到新的水平。
禹的神话传说产生于原始社会解体时期,一直到封建社会初期才被记录下来。当人们一想到禹长年在外劳苦,脸晒黑了,腿上的毛磨光了,连妻子都离他而去,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禹死以后,相传葬在会稽山。他的坟墓所在地,春天常有鸟来除草,秋天常有鸟来啄秽。地方官禁止民众随便伤害这种鸟,若不守规定,刑不宽恕。(见《水经注·渐江水》)
【燧人氏和祝融的故事】
火是人类无数发现中最伟大的发现。人类因为获得火才能熟食,从而优化大脑,最终与动物分开。火是一种自然现象,自然起火的历史比人类的历史还长。对于火,如果不能认识、控制和掌握它,便是一种极大的威胁。神话传说有大火毁灭人类的追忆。人类对火的了解和利用,曾经过很长的过程。火的使用对人类的发展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一伟大的发现,凝结在各民族火神的形象中。
上古的燧人氏便是因啄木鸟的启发而得到火的;据说遂明国有棵大树,名遂,盘根错节,占地万顷。有一位圣人漫游到日月光照以外的地方去,来到这个国家,在这棵树下休息,看到有鸟啄树,发出火光。这圣人受到启发,也用小树枝钻木取火。以后这个人便叫“燧人氏”。(见《太平御览》卷七八引《拾遗记》)
人类由利用自然火到人工取火是飞跃的进步。一旦能人工取火,就不必为能否保存火种而发愁,人们可以随时得到所需要的火。大约在旧石器的中期和晚期,人类已在保存火种和传递火种的基础上,发明了人工取火。不过人工取火,在我国的旧石器考古学上尚未找到具体的例证,只在上古神话传说中留下了一点蛛丝马迹。
传说祝融是上古南方的一位火神,他的形态在《山海经·海外南经》属于人兽合体形,人面、兽身,骑着两条龙。何以见昨这是火神,因为此神能显现天地之光明,即“祝融亦能明显天地光明”。(《国语·郑语》)又有古书上说祝融是灶神,最初是女性,后来是男性,还有了妻子。如“灶神祝融是老妇”。(《太平御览》卷五二姓引《五经异义》)灶,是用来烧火做饭的。灶神,自然也是火神。上古的灶神不少,地位比封建社会晚期的灶神地位要尊贵得多,所以传说中的祖先黄帝、炎帝都当过灶神。炎帝曾是火神,证据更充分。“炎”即“火”,当是火神无疑。有的说:“炎帝为火师。”(《左传·哀公九年》)既为“火师”,与一般火种的保存者便不可同日而语,意谓炎帝是火的掌握者、使用者,当然也能人工取火。因此有的说炎帝能钻木取火,煮熟荤臊食品,使人们吃了不会生病。“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左传·昭公十七年》)凡是崇拜火的氏族,便奉炎帝为神。炎帝,可能标志我国上古祖先在掌握火方面,具有历史性的进步。
【神农和后稷的故事】
中国从原始农业社会到封建社会,都是以农为本,关于农神的神话是不少的。传说神农是牛的头、人的身子,居住于姜水(今陕西省歧山县一带),故姓姜。姜水一带的地理气候宜于种植。传说神农的出身很不平凡,他的母亲女登一天到华阳去游玩,与神交配才生下了他。神农见大家靠吃兽肉、饮生水、穿皮毛为生,难以长久地维持,便到处去寻找可以果腹的植物,有时,一天便中了很多毒。他的精神感动了上天,便得到了神灵的帮助。“神农时,天雨粟,神农耕而种之。”(《艺文类聚》卷十一引《周书》)从天上掉下来种子,供他种植。又说:“有丹阳衔九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拾遗记》)太阳鸟叼着一枝九个穗的禾,掉在地上的谷料,神农拾起作种子。神农还会加工木料,制造耒[lěi垒]耒吕工具,教给人们按时令下种,用马尿浸泡种子。人们因为有粮食吃了,都很感激神农。当然,农业的发明,决不会是一个人的功劳,而是许多人积累起来的经验。神宵的功业,也就是原始农业中的杰出者的创造。人们为了突出他与农业的关系,赋予他牛首。牛在农业社会是神圣的动物,被禁止宰杀,死后以厚礼葬之。“牛者,所以植谷者,民之命也。”(《淮南子·说山训》)神农保留了人兽合体的形貌,更能表现出神性所属。
后稷也是古代一位著名的农业神。他作为周民族的祖先,又被奉为百谷之神。《史记·周本纪》对他的身世记载很详细,说他名叫弃,他的母亲是有合阝氏的女儿,叫姜女 原 。姜女 原 当了帝喾之妃,因在郊外踩了一个巨人的脚印,有所感而孕。她觉得生下这个儿子不祥,便把他抛弃在一条小巷子里。牛马走过那里都不去踩他。又把他抛在山林里,恰逢山林中人多。最后放在冰上,飞鸟用翅膀覆盖他。姜 觉得很神,遂抱回抚养。因为最初抛弃过,故名弃。弃从小便有高远的志向,做游戏的时候,爱种麻、豆子,而且长得还很好。他长大以后,便专爱从事耕稼。他会选土耕作,别的人也都学他的样子。帝尧知识后,命他当农师,天下都因此获益。以后,尧便封弃在邰那个地方,以“后稷”为号,以姬为性。后稷这一族,历代都有好的名声。前半是神话,后半几乎就是历史了。《诗·生民》歌咏了后稷的诞生、对农业的贡献以及人们在他带领下的祭祀求年活动:舂米的、淘米的、蒸米的,烧蒿熬油,宰羊烤羊。把这些祭品盛在木盘里和瓦镫里,一股香气直往上升。这都是为了祈求来年丰收。“后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从后稷开始,便是这么祷告上苍的,由此心里便不会觉得有过错。这样做一直延续至今(指周代)。
还有的记载说,后稷为了耕田,连回家都顾不上,三过其门而不入,终因辛勤劳作而死于山野。由于后稷历史传说较多,古书多记载他在农业生产上一些具体的方法和功劳,被人们称赞为天地之主。他的孙子叔均也是农神,并比他更进一步,开始使用牛耕田。“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山海经·海内经》)叔均被称为田神。
 楼主| 发表于 2005-2-7 2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凤、麒麟的研究】
不知大家注意了没有,中国的十二生肖,只有龙是世间不存在的想象的动物。其它都是生物界实际存在的动物。为什么我们的老祖宗会想象出“龙”这一造型?而且关于它的来源与构成,各有种的理解。究竟应该怎样认识它呢?
龙的雏型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萌芽,是以夏族图腾为主体虚拟的想象物。古人对它有种种解释。有说[tng]蛇没有脚而能飞(见《荀子·劝学》);有鳞的叫蛟龙,有角的叫虬[qi囚]龙,无角的叫螭[chī吃]龙。(均见《离骚》洪补引《广雅》)有翅膀的叫应龙(《天问》王注)。有说龙像狗像牛,《论衡》则说:“龙之像,马首蛇尾。”还有的说龙的形状是鹿的角,牛的耳朵,驼的头,兔的眼,蛇的颈,蜃[shè甚]的腹,鱼的鳞,鹿的脚掌,鹰的爪子。这显然是晚期发展了龙的形象,比最初的龙越来越复杂,被综合进去的图腾也越来越多,说明它在不断丰富发展。对于龙的主体原形的探讨,学者们作过许多有益的研究。有鳄鱼说、晰蜴说、马说等等。但普遍认同龙的基调是蛇。最初系统提出这一见解的是闻一多的名篇《伏羲考》。龙即大蛇,蛇即小龙。闻一多认为,蛇氏族兼并别的氏族以后,“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氏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liè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而成为后来的龙。后人在闻一多研究的基础上,作了许多丰富与补充。
考察龙,首先要弄明白,究竟什么是其基调、主干或主体原形。简单概括一下,就是从龙一出现的初期,一直延续下去,恒定不变,而且是构成龙的主体部分,缺了它,龙就不成其为龙,这才是龙的基调、主干或主体原形。在龙的身上,倘若抽去了蛇的躯体,那龙便不再存在了。龙变来变去,头有时像鳄鱼,有时又像马;它的脚有时像蜥蜴足,有时又像狗爪;唯有蛇的修长的身子从未变过。远古,崇拜蛇的氏族部落很普遍。蛇有很强的生命力,正符合原始先民的愿望。蛇对人又有很大的威胁,尤其是毒蛇,能致人于死命,使人畏惧。《山海经》中各式各样的神,有不少便是蛇身或龙身。蛇本身便具有多民族性,用现代话语,便是那时的蛇崇拜,很有群众基础,以它作为龙的主体,这种民族大融合的标志,即使被兼并者也愿意接受。中国龙的正式形成,大概开始于夏禹时期,禹巩固了在中原的地位以后,以蛇结合其他部族图腾而创造龙的社会条件已成熟。龙是适应国家的出现而被造就的。因为蛇崇拜的覆盖面大,以蛇作龙的主体,能得到炎黄后裔南北各民族的认同。龙是多元文化的结晶,一旦形成,便牢固树立了它作为中华民族象征的权威地位。

凤凰是神鸟,鸟中之王,古人说,雄的叫凤,雌的叫凰。以后,凤凰合称;再以后,龙凤相配,凤便成了宫廷后妃的代称。
根据神话传说,凤是从东方殷族的鸟图腾演化而成。《山海经·大荒西经》提到有一种五彩鸟,有三种名称,叫皇鸟、鸾鸟及凤鸟。《山海经·南次三经》记载一种鸟,样子像鸡,有五彩的花纹,叫凤凰。说明凤凰的形象一开始便是很美丽的。以后,它也跟龙的形象一样,愈往后愈复杂,有了鸿头、麟臀、蛇颈、鱼尾、龙纹、龟躯、燕子的下巴、鸡的嘴。(见《淮南子·览冥训》)非梧桐不栖息,非竹实不吃。(见《诗·大雅·卷阿》)它自歌自舞,见到它意味天下太平。为群鸟之首,追随者以万计。凤凰死在一座山上,群鸟每七、八月到这里来吊唁它,过十七、八天才散去,故此山叫“吊唁山”。(见《水经注异闻录·鸟吊》)凤是百鸟风采的综合与升华,它的原形不外是阳鸟、鹰号 鸟 、孔雀和鸡四大类。
中国北方民族对禽中之王——鹰很崇拜。中国凤的定型化和规范化,是在辽、金、元以后,使我国原以鸡、雀为基本形态的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那一双强劲的翅膀,鹰姿突出。我们现在从艺术品上常见的凤,实际是清代以后的形象,集雉尾、鸡身、鸡冠、鹰目、鹰爪、鹰颈、孔雀翎、鸳鸯羽等于一身。它的基调不似龙那么恒久、稳定。
神话中的凤凰体现了中华民族由原始走向文明,由分散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向。今天,文学艺术再创造的凤凰却有了全新的意义,有的是摧毁旧世界的号角,如郭沫若的《凤凰涅槃》;有的则象征生命的最高境界,被称为“火中凤凰”,经过烈火的燃烧和考验而再生,便有了全新的意境。
“麒麟”以“鹿”为偏旁,古人造这个词的时候,便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麒麟由鹿演化而来,但它又决不是鹿,比鹿多了一些零件和装备。据说它的身子像麕[jūn军],也可以写成麇,古籍中指獐子。牛的尾巴,圆的头顶。却只有一只角。有的说麒是雄的,麒是雌的,形状被描绘得略有不同。但据说麒的开头大略像鹿。它被古人视为神兽、仁兽,长寿,能活两千年。能吐火,声音如雷。“有毛之虫三百六十,而麒麟为之长”。(《大戴礼·易本命》)
这里的“虫”泛指兽类,犹如《水浒传》的英雄叫老虎,是“大虫”。是吉祥神兽,主太平、长寿。鹿本身便是兽中驯良者,有力、善跑,角有药用价值,肉能食,制成皮革亦很珍贵,大有益于人。传说中的白鹿尤有神性。民间有麒麟送子之说!麒麟是以鹿类为主,融合了牛、羊、马的特点。它的综合面不及龙、凤那么广泛,不过名气也不算小。对麒麟的研究亦不如对龙凤文化的研究那么火爆,它的始作者究竟是谁,其源流怎样,还不是很清楚,有学者推测可能是周民族的祖先,因为周人原居西北,那时的西北,水草丰美,适宜鹿类的生长。
神龙与神凤的形象被塑造成以后,已经不以只是代表夏、殷两个民族的标志。龙、凤相结合,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开端,只是到了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龙、凤被最高统治者所攫[juě觉]取,便失去了原来的图腾综合的意义,而成为最高统治者帝王、后妃的象征。性善的麒麟,在权利角逐中,被挤到了民间,老百姓期望它带来丰年、福禄、长寿与好
【昆仑、蓬莱的传说】
西方昆仑
昆仑,即昆仑山,又称昆仑虚、昆仑丘或玉山。地理观念上的昆仑山,指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青海境内,全长约2500公里。古代神话的西方昆仑,是汉以前地理上的昆仑一名与传说中昆仑的结合。
昆仑由神话世界变为仙境,有一个过程。如《西次三经》说,昆仑是天帝在地上的都城,那里除了有九尾虎身的陆吾神守护之外,还有一种长了四只角,有些像羊的兽,名土鳞,能吃人;那上面的鸟,样子如蜂,却大得如鸳鸯。有一种开黄花结红果的树,果子味道如李,无核,名叫沙棠,吃了能御水而不溺死。这明明是怪异的神话世界。同样是昆仑,在《淮南子·地形训》则是别一样景状:
……昆仑……有增城九重(一层比一层高的城池〉,其高万一千一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上有木禾,其修五寻。珠玉树、璇树、不死树在其西,沙棠琅王千好在其东,绛树〈赤色玉树〉在其南,碧树、瑶树在其北。旁有四百四十门。门间四里,里间九纯,纯丈五尺。旁有九井,玉横(承受不死药之器〉维其西北之隅。北门开以纳不周之风。倾宫〈占一顷地之宫〉、旋室(用玉所饰之室〉、县圃、凉风、樊桐,在昆仑阖阅之中。疏圃之池,浸浸黄水(疑为泉水〉,黄水三周复其原,是为丹水〈赤色水〉,饮之不死。仙界所需之物,这里应有尽有,有不死树、不死药、不死水等等。装饰以玉为基本材料,异兽之类已无踪影,纯属于理想的仙境。据说,早期仙人,不必修炼,只要吃些以上的不死之物便可达到长生不死的目的。传说黄帝吃的是一种沸沸汤汤的玉膏,从神话英雄变成了仙界首领。昆仑已非昔日可比,俨然是仙人的老家。
传说中的昆仑,既高且大,为中央之极,也是连接天地的天柱,仙人万一还想上天,这是绝妙的歇脚之处。昆仑又是黄河之源,黄河是母亲河,古人出于这种崇拜心理,将昆仑由神山转化为仙山便顺理成章。
昆仑山在神话中有了崇高的地位,《山海经·海内西经》说,它是海内最高的山,在西北方,是天帝在地上的都城。昆仑山方圆800里,高达七、八千丈。上面长着一种木禾,高四丈,粗够五个人合抱的。山的每一面有九口井,每口井都用玉石(按:古人所说玉石,并不是如代指的真正的玉,即优质石〉作栏杆。每一面又有丸道几每道门都有开明兽在那里看守着。开明兽是什么样子,是位半人半兽的神,身躯有1虎那么大,九个头,长得都是人面,向着东方,立在昆仑山上。昆仑山是百神所在的地方。
昆仑山与古代的夏、周、羌几个民族的活动都有联系,在古代神话中的地位,类似于希腊神话的奥林匹斯山。《山海经》提到过几十座山,昆仑山雄踞为冠。它作为天帝的都城,自然被天帝所统治。据说,这位天帝便是黄帝。黄帝派去管理昆仑山的神叫陆吾,也是半人半兽形,人的面孔,虎身虎爪,长了九条尾巴。(见《西山经》)民间神话中昆仑山上的主角是穆王,他乘坐八匹马拉的车子与西王母为爱而相会。周代穆王继位时已经50岁了,在位55年而崩,是古代的长寿帝王。也许因为他长寿,后世便有周穆王游行四海,见到了帝台的西王母;有的说穆王西巡,有僵师求见z有的说他与西王母一同成仙而去等等。
偃师是一位能工巧匠,他所做的人跟真人一样,能唱能舞,受到穆王的称赞①,便把他带回了皇宫。穆王西行,还有人向他献一尺长的玉刀,切玉如切泥;有献夜光杯的;又传说,连雨三月,穆王吹起了笛子将雨止住……总之,这不是历史上的那位穆王,而是一位奇遇奇事不断的传说化了的帝王。他最大的奇遇是与西王母的会见。他对西王母毕恭毕敬,手执白圭和玄璧,献上彩色丝带三百纯。西王母设宴款待,双方用歌对答。穆王离开后,走到〔龠yǎn演〕山之上,把这段会面的事用铭文刻在那里,并改名为“西王母之山”。(见《穆天子传》、《十洲记》、《拾遗记》等〉后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穆天子仙化,说他与西王母吃一种黑枣,这种枣一百年才熟一次果实,有二尺长。又说他与西王母欢歌以后,升云而去,或西王母亲自到穆王之宫,一同升云而去。这其间,已经是神话与后世道教神仙可成思想的混合体。

东方蓬莱
蓬莱成为传说中的仙山:出现在昆仑之后,纯属于秦汉以后兴起的神仙信仰的产物,人为色彩已经很浓,是形成道教的先声。神仙思想的核心是不老不死,它源于神话思维,正式形成仙人、仙话却是在阶级社会。纵观两千年的仙话史,它与神话既相联系,后来又有区分。
神界最早的神是动物,非人。仙的原型是人。仙是人的理想化,仙境是人生的理想阶段,中心围绕着人的活动和欲求。动物不能直接成仙,必须经过长期的修炼,先成精,后成人,最后才有成仙的可能。中间若碰到意外的挫折,还有可能前功尽弃。
那么,为什么秦汉时期会兴起成仙之风。这与先秦的战乱有关。战国时期,都想统一中国,战事不停,人们生命没有保障,渴望有一个超尘脱俗的仙境,既能远离战火之害,又可修身养性,延年益寿,便在神话幻想的启发下,想象出一个仙界。秦、汉统一以后,最高统治者为了能永远享受舒适的生活,更希望长命,最好是不死,于是从上至下掀起了狂热的神仙信仰。由巫士转变而来的方士们,其中一部分当时对文化很有贡献的知识分子,也有一部分为了一己的名利,不惜去迎合最高统治者,大肆宣传传闻中的海上蓬莱、方丈、满洲,这便是东方的“三仙山”,也有“五神山之说”,总称为东方的蓬莱仙境。战国末的齐威玉、齐宣王与燕昭玉,以及秦始皇、汉武帝都曾劳民伤财地派人去寻找蓬莱仙境,但没有一个人真正到达过,不是三神山隐于水下,便是因大风所阻,半途而返。可见所谓仙山,实在很虚无缭纱,是那部分方士们的瞎编。
其中有一方士徐福,齐人,曾向秦始皇上书,入海求仙。在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带了数千童男童女,花了很多钱,没有结果,后干脆一去不返。徐福究竟到哪里去了?中国和日本的民间都说他去了日本,有的传说还把徐福描绘成因为逃避秦始皇的暴政而远渡重洋。到日本以后,他用带去的种子和农具,在日本传播中国的农耕技术,被日本民间尊称为“司民耕神"和"司药神"。传说日本有三个地方叫蓬莱,即富士山、尾张国热田宫与熊野。熊野有徐一叫福的墓。日语"富士"的原意,含有"不死"之意。徐福东渡的传说在日本和东南亚都有广泛的影响。当然,徐福是不是真的东渡了,东渡能否有条件带领数千童男童女,这属于学术问题。中外学者正在探讨。
东方仙境兴起之后,逐渐取代了西方昆仑,成为长盛不衰的仙人家乡。民间一提仙境,多知蓬莱,鲜提昆仑。汉代帝王中的仙迷武帝,专门在皇宫的甘泉宫造了一座人工的太液池,上面便有传闻的蓬莱等仙山,耗资甚巨。
【牛郎织女、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大闹天宫等著名传说,因为太著名,在此不加赘述】
 楼主| 发表于 2005-2-7 21: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咒术总论
咒语大全  
   咒术、魔法、巫术,在我这里,它们所指代的意思是相同的,它们是一种神秘的力量,(我是神秘主义的人。)利用仪式、咒语,或者其他秘术来达到目的,借助自然的力量,精灵或者恶魔什么的力量来达到目的。   
  简单的咒术是不需要什么力量的,人人都可以使用,而且不会有什么害处。不过效果也就可想而知,是大不到哪里去的,也没有特别神奇的地方。但是如果高深起来的话,就确实需要能力了,没有能力的话,可能从开始就无法使用,也就谈不到其他了。而可以使用的,能力越强,咒术的效果就越大。   
  另外,如果两个人同时使用咒术,视谁能力强谁就成功。这也是没有什么好说的。 特别要提及的是诅咒术。因为诅咒术如果成功,会记入因果,你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如果失败,还会以法力的三倍反弹,那……搞不好仇人没死,你倒是“先走一步”了。所以没到准备两败俱伤的时候别用着玩似的瞎闹,最好是这辈子都别碰。   
关于能力   
  关于能力,可能有人把它称为“灵力”吧。ESP,也就是预知及感应能力,这算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能力,但是不是全部。还有其他许多的能力,比如很强的念力(PK)。甚至只是你比较敏感,也是好的。通常,女巫比男巫多,就是因为女性一般比较敏感的缘故。   
  我曾经寻问过别人,应该如何探测自己是不是有能力。有人告诉我做心理测验,结果我看到的题目是:你买彩票有没有中过头奖?我没买过彩票……呵呵,中奖就是有能力啊?我被打败了!后来还有人说:两只手相对,看能不能聚气(手心是否发热)。我是发热了啊,但是我还是觉得这大半是心理暗示。毕竟,我对心理学的了解比咒术多得多,我实在无法轻信一个没根据的东西。我半信半疑。不过,在网上确是碰到过所谓“能力者”,我不知道该不该相信…我说的不是该不该相信有人有能力,而是该不该相信他就是……在fateonline有可以测试ESP的测验,就是跟猜扑克差不多的把戏。我有做,正确率只有百分之十几,我很烂。如果有人可以达到标准,拜托告诉我一声,我就拜你为师好了。   
  接着回到刚才的话题。其实作为佛家或道家,是会认为我们皆有能力,(跟“万物皆有佛性”挂钩)我们只是取回本来的能力罢了。这时,是可以通过一些修行来磨炼能力的。当然修行中必然有一些宗教意义,这个我们不管,我们只需要借以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我本人也认为任何人都有能力,只是强弱分别。   
关于教派禁忌   
  如果你信仰基督教,那么就此打住吧。咒术中,有很多是犹太人的古老巫术,基督教会是严禁教徒接触这些东西的,遥远的过去是,现在也是,我不太了解基督教,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这起码是不成文的规定。希望你能忠于你的信仰。 其他教派对此没有特别的禁忌。不论你信佛教、道教、犹太教、萨满教……或者其他什么的,那全都不用担心。(伊斯兰教的还是再问问比较好。我不清楚,但是听说伊斯兰教要求颇多,不知道有没有不准使用咒术这条。)不过如果你的教派比较特别,而且教主也有规定的话……恕在下这里就涉及不到了。   
咒术反弹!   
  注意!各位不要看到魔法,马上就兴奋不已,然后乱用一气。据我所知,确实有人在不知道会反弹的情况下乱用一气,结果目的虽然达到了,自己也很惨。几乎所有魔法都有副作用,行内叫做“反噬”或者“逆风”(总之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如果你使用魔法失败,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魔法会以起码三倍反弹到你身上。简单魔法还好,如果是什么高级魔法,最后……呵呵……必死无疑。即使使用成功,魔法也会有一定量反弹回来,对你造成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如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仍然一再使用,最后下场也不会好。专业人士都有防御的专门方法,这个各家不同,很多都是转移到别的生命体身上,让人家代为受过,这是非常卑鄙的手段……希望各位不要考虑。至于比较合适的防反弹方式我还没有找到……所以虽然知道,我几乎是不使用魔法的。   
祝福魔法也同样会反弹,不过因为反弹的是魔法本身,所以不会有坏效果(魔法本身就是好的嘛)。   
  各位如果想要使用魔法,也请先想好,是不是值得自己付出代价去换取结果,是不是有其他普通方法可以得到。除非非常重要的事情,否则少用为妙。   
确定自己的属性   
  你是什么属性的魔法师?属性不同,会有不同的魔法使用起来比较拿手。主要是四元素的差别,是风系、火系、水系、地系哪一个?一般来说,只要看你的太阳星座就可以判定了。太阳星座是什么属性,就是什么属性。(如果不知道自己星座的属性,就去看占星书简好了。)不过也有和太阳星座不完全符合的情况,这个就要看命盘,比较罗嗦的说。我也讲不清……   
关于魔法分类   
  这里只能提供西方的魔法分类,至于东方,是向来没什么分类的。东方人都是以“没系统”著称,不论天文地理科技立法,通通乱七八糟,直到近代,借鉴了西方,才开始有系统,但魔法是古老的东西,自然就没有了。(我这里没有批评东方的意思,我其实挺喜欢这种有点“混沌”的感觉,太清楚了反而让人觉得不亲切。)   
白魔法   
a 正统的神圣魔法,通常具有宗教背景。   
b 用咒语和药草来祈福,提升能力,疗伤。   
c 与天使或神祗订立契约,并且借用它们的力量来攻击或者保护。   
黑魔法   
a 异教的术式,通常被我们所知的宗教因教义不通而排斥。   
b 用咒语或药草来诅咒,牺牲供品来提升能力或疗伤。   
c 与恶魔或恶灵订立契约,并且借用它们的力量来攻击或保护。   
精灵魔法   
a 古老的自然魔法   
b 用咒语或药草来疗伤或者形成一定保护   
c 与四大精灵订立契约,并且借用它们的力量来攻击或保护。   
妖精魔法   
a 古老的自然魔法   
b 用咒语或药草来疗伤或者形成一定保护。   
c 与四大妖精七种精灵订立契约,并且借用它们的力量来攻击或保护。   
  (在这里可以看出,妖精魔法和精灵魔法极为相似。但是要记住妖精和精灵是不同的,只是属性相似。)   
  事实上,黑白魔法是一种分类,而精灵、妖精魔法是另一种分类它们分别来自闪族文化(一神论)和印欧文化(多神论)。而从闪族文化的角度来说,其实精灵魔法也是黑魔法……   
  而所谓精灵魔法的性质分类,我相信最初是来自哲学。最早的哲学家叫做“自然派哲学家”,他们研究大自然及其循环变化。我们所知的第一位哲学家叫做Thales,他认为“水”是一切的根源。而之后又有Anaximander,他是“无限定者”,认为世界没有基本元素。但再下来的   
Anaximenes又回到了Thales的路上,但是他认为“气”是一切的根源。直至西西里的Empedocles,提出了四元素的观点,即“世界由地水火风四种元素构成”。   
  西方哲学在此就停止了自然研究,把这个任务交给了科学,转而研究社会了。(东方可是一直在继续呢……)不过怎么会这个反而流传广呢……可能这种观点比较简单,好接受吧。(毕竟,让当时的人去H,He,Li,O,S,Si太难了。)   
  PS: 魔法也可以分为:攻击魔法、保护魔法、创造魔法、疗伤魔法。   
  另外还有一种“无系”魔法。顾名思义,就是没属性。这种通常是非常强大,具有毁灭性的魔法。都是禁咒术,使用的话,可能连使用者本人都会被吞食掉。不过也有一些无系魔法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咒术的规则   
1. 不能同時進行兩種以上的咒術   
2. 不可以馬虎和懷疑的態度來施咒術   
3. 咒術所使用的道具須好好收起   
施行咒術前的準備   
1. 淨身 (比较正式的才需要……不过平常也要保持身体干净吧?)   
2. 將室內打掃乾淨   
3. 需注意服裝 (寬鬆好活動的衣服)   
4. 道具必須事先準備好   
5. 將順序跟咒語記牢   
6. 瞑想(跟靜坐差不多)   
7. 以上步驟須獨自完成 !   

畫符應注意事項   
一、符紙有一定之尺寸不可亂用,一般以門公尺星 上吉祥尺寸為之。   
二、畫符之工具必須經過刺筆、刺紙、刺水、刺硯 刺墨神咒刺後方可。   
三、畫符之前必須誦咒,如白衣大士神咒、福德神咒、九天玄女神咒、金光咒。   
四、取筆畫符必須全神注視符紙,心無雜念。   
五、未完成符令,不得隨意拋棄,須用壽金一起火化,以示對神明之尊敬。   
畫符禁忌   
一、畫符忌日『刑破日』,在此月畫符易招來凶災。   
二、學符之人每月初一、十五最好能吃齋。   
三、九獨日夫妻分房,不可行房。   
四、青蛙、鱔魚不可食。   
五、多行善事以積功德。   
六、畫靈符禁忌日:(1)、三月初九日。 (2)、六月初二日。 (3)、九月初六日。 (4)、十二月初二日。   

咒术失败原因   
1. 不是诚心要做,只是玩玩,或者干脆不信。   
2. 咒术等级太高,术者能力不够。(这种最好别试,搞不好你就死掉。)   
3. 比较少见的情况,有些魔法只能一个系的人使用,比如标明火系,其他系就不能用。
 楼主| 发表于 2005-2-7 2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仙术阵法
当《刀剑ONLINE》将阵法系统作为主打筹码,打响中国武侠网络游戏的一声响炮时,各大家纷纷策马赶上,《傲视三国ONLINE》中写入了阵法系统,《梦幻西游》中写入了阵法系统,《吞食天地三》也写了阵法系统,甚至韩国新作《墨香》中也出现了合体阵法的概念,而象《三国志ONLINE》等战略网络游戏中,阵法更是必修之课,这些五花八门的阵法的演义使“阵法”作为一种中国文化特色的内容登上了网络游戏这个热闹的舞台。各大游戏论坛也开始对这个新生的热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那“阵法”到底是什么?她确是中国历史文化中值得国人骄傲的瑰宝,让我们慢慢掀起她神秘的面纱。
     “阵法”的原意是古代军队的野战队形,它是人类战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盛行于冷兵器时代。随着历史的发展,奴隶制国家出现,奴隶主为了巩固统治和掠取奴隶(战争俘虏是奴隶的主要来源),开始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因此而编制出有组织的军队,并且采用一定的队形,这就是原始的“阵”。“阵”是在军队产生的过程中,因为组织军队和指挥战斗的需要而出现的,融合了古代军制学和战术学的成果。东方的阵法起源于中国。
    中国最早的阵法,据传始于黄帝,黄帝为战胜蚩尤,从神那里学到阵法,但这只是传说,有据可考的是在商朝后期。公元前12世纪,商王武乙到武丁编制了左、中、右“三师”,从“三师”的命名来看,已经采用固定的阵形。公元前1066年,武王伐纣,“周师三百五十乘,陈于牧野”,“陈”通“阵”。
    早期的阵形比较简单,按照“三师”的编制,呈一字或者方形排列,阵战法在西周和春秋的时代极为盛行,当时常见这样一种情况:两军约在某地会战,列阵整齐,相互攻伐……。中国的阵法是在春秋和战国发展成熟的,这一成果的代表有《六韬》、《吴子》和《孙膑兵法》。《六韬》又称《太公兵法》,相传为西周姜尚所著,据考为后人伪托,成书在先秦或者汉初,至今尚无定论;《吴子》是战国名将吴起的兵法,略为可信。以上两部兵法主要介绍了车阵。战国以后,步骑取代战车成为军队的主要编成,阵法又有了变化和发展,1972年出土了《孙膑兵法》,里面讲述了十种阵形(方阵、圆阵、锥行之阵等),及其使用的方法。同时代的《尉缭子》本来也有“阵形篇”,现在已经失传。秦汉以后,我国历朝的军事家对阵法的发展还有:三国魏武帝曹操著《孟德新书》(已失传,仅余若干引用),有专章讲述行军布阵之法;(蜀)汉丞相诸葛亮“推演兵法,作八阵图”,“武侯八阵”流传后世,影响极广。《唐太宗与李卫公问对》深研阵法。南宋岳飞留有兵法残篇讲授阵法。明代戚继光撰《纪效新书》、《练兵实纪》,详解阵法,戚继光还自创的“鸳鸯阵”和“三才阵”,在抗倭战争中显现威力。我国的各朝军队均将演练阵法作为练兵强国的重要手段。
    但是,最早在游戏中写入阵法系统的却是老牌游戏强国日本。
    日本的阵法起源于中国,但是有了一定的发展。天平宝字四年(760年)十一月十日,授刀舍人春日部三关、中卫舍人土师宿祢关成等六人与太宰府的大弐吉备真备等将在军中演练“武侯八阵”和孙子的“九地”,以后自源平合战始,在实战中普遍地使用。“武侯八阵”经过历次战争的洗礼,结合日本的实际,发展成为鱼鳞、锋矢、鹤翼、偃月、方圆、雁行、长蛇、衡轭,编成这八阵的是日本战国名将武田信玄,因此又称“武田八阵”。下面作简单的介绍:
    鱼鳞阵:大将位于阵形中后,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结,分作若干鱼鳞状的小方阵,按梯次配置,前端微凸,属于进攻阵形。战术思想:“中央突破”。集中兵力对敌阵中央发起猛攻,已方优势时使用,阵形的弱点在于尾侧。
    锋矢阵:大将位于阵形中后,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结,前锋张开呈箭头形状,也是属于进攻阵形。战术思想:“中央突破”。锋矢阵的防御性较鱼鳞阵为好,前锋张开的“箭头”可以抵御来自敌军两翼的压力,但进攻性稍差,阵形的弱点仍在尾侧。
    鹤翼阵:大将位于阵形中后,以重兵围护,左右张开如鹤的双翅,是一种攻守兼备的阵形。战术思想:左右包抄。鹤翼阵要求大将应有较高的战术指挥能力,两翼张合自如,既可用于抄袭敌军两侧,又可合力夹击突入阵型中部之敌,大将本阵防卫应严,防止被敌突破;两翼应当机动灵活,密切协同,攻击猛烈,否则就不能达到目的。
    偃月阵:全军呈弧形配置,形如弯月,是一种非对称的阵形,大将本阵通常位于月牙内凹的底部。作战时注重攻击侧翼,以厚实的月轮抵挡敌军,月牙内凹处看似薄弱,却包藏凶险,大将本阵应有较强的战力,兵强将勇者适用,也适用于某些不对称的地形。
    方圆阵:大将位于阵形中央,外围兵力层层布防,长枪、弓箭在外,机动兵力在内,与优势敌军交战时使用,战术思想:密集防御。方圆阵的队形密集,防御力强,因队形密集限制了机动,缺少变化,敌军败退亦难以追击,攻击性较差。
    雁行阵:兵力配置如大雁飞过的斜行,以充分发挥射击兵种的威力。冷兵器时代以白刃战为主,雁行阵较为少用,但也应结合具体的情况。个人认为,“骑铁”很适合使用。
    长蛇阵:用于行军或追击的一路纵队,机动力强,战斗力弱。
    衡轭阵:与长蛇相似,采用多路纵队并排的形式,战斗力较长蛇阵强。
    看到这些“阵法”的介绍,游戏迷们应该脸熟吧。日本光荣公司的三国系列游戏不仅仅将阵法系统精彩地演义在电脑游戏中,也一度借此在业界掀起了一股战略游戏的风潮。直到今日,中国乃至整个亚洲仍有数不清的三国游戏迷在期待战略ONLINE游戏的蓬勃发展。套用现在游戏制作中的一句经典的至理名言----“师夷长技以制夷”,国人要做自己的战略阵法系统,日本此类游戏的制作是非常值得借鉴与学习的。鲁迅先生说“拿来主义”说得非常好,好东西明明摆在那里了,我们要快快拿来,何况其本身就是源之我国的,拿来是正好合用。加之推敲优化,发扬光大,即赚到了钞票又宏扬了民族文化,何乐而不为?
    其实,中国的兵法之学与日本相比较更加博大精深,除了阵法资料非常丰富之外,战争中更注重各种谋略。这是因为中国的战争规模远比日本为大,在动辄以“良将千员,带甲十万”的战争中,不仅仅要获得局部战场的胜利,军队统帅还要进行战略和战役层的思考,由此演化出了各种阵法与谋略的结合,孕育而生了很多哙炙人口的经典战例。撇开其他因素不提,光谈文化与游戏,如果说日本人是从自己的历史记忆里领悟出了一系列经典的游戏阵法而重现了古代的战斗的话,那么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里我们拥有充足的资源来重写一部又一部恢弘的史诗。
    现在传的沸沸扬扬的《刀剑ONLINE》的阵法系统,并不属于我们前面所讨论的军事阵法。除了源远流长的军事阵法文化外,近代中国还出现了另一种阵法,那就是中国武侠文化中的武功阵法。武功阵法的取材来自中国古代的奇门盾甲之术,在中国武侠小说家们的笔下妙笔生辉渐渐形成一种武侠文化,单中国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先生的多本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中就描绘出了气势磅礴的10大阵法,请看:
    1.真武七截阵
    “到得七人齐施,犹如六十四位当世一流高手同时出手。”这七个人应该是宋远桥、俞莲舟、俞岱岩、张松溪、张翠山、殷梨亭、莫声谷。该阵号称武当镇山之宝,不过从未完全施展,可能也是因为威力太过巨大,没有人配与此阵试招。
    2.天罡北斗阵
    “全真七子马钰位当天枢,谭处端位当天璇,刘处玄位当天玑,丘处机位当天权,四人组成斗魁;王处一位当玉衡,郝大通位当开阳,孙不二位当摇光,三人组成斗柄。”王重阳传下此阵大概是为了徒子徒孙不被欺负。后来又发展成九十八人同使的北斗大阵。平心而论天罡北斗阵威力甚大,不过全真弟子良莠不齐,此阵从未能克敌制胜。
    3.打狗阵
    丐帮镇帮之宝,可惜从未得见。丐帮另有坚壁阵,“一名八袋丐首应声而出,带头十多名帮众排成前后两列,各人手臂相挽,十六七人结成一堵坚壁”。从此阵类推,再佐以丐帮帮主之下无高手的事实,可得出打狗阵是人海战术的典范。
    4.少林十八罗汉阵
    传说少林有此阵法,十八罗汉是达摩院高手,一般由达摩院首座亲率。威名远播,是少林镇山之宝。真实威力如何不得而知。
    5.金刚伏魔圈
    渡劫、渡厄、渡难三位少林神僧参三十年枯禅修炼而成,攻击力固然是无与伦比,防守更是天下无双无对。不过该阵法要求太过严苛,只能偶有,后世绝无可能重现。
    6.二十八宿大阵
    由黄药师所创,依五行生克变化,由一灯大师、郭靖、周伯通、黄蓉、黄药师五位高手主持。既可用于武林打斗,也可用于两军沙场对战。在襄阳一战立下大功。后来流传情况不详。
    7.温氏五行阵
    石梁温氏看家本领,共有五套阵法,繁复无比。又有一个辅佐的八卦阵,是后来所加,并非原创。温方达、温方义、温方山、温方施、温方悟五人施展开来,即使是一流高手也难能全身而退。
    8.六脉神剑剑阵
    大理天龙寺枯荣、本因、本观、本相、本参、本尘六人各施展一脉剑法,初练未熟就能击败顶尖高手鸠摩智,威力与和少林寺的罗汉剑阵、昆仑派的混沌剑阵不相伯仲。至于熟练以后如何实在无法推测。
    9.正反两仪刀剑
    华山派“反两仪刀法”与昆仑派“正两仪剑法”刀剑合璧,可发挥天下兵刃招数中的极至。虽然不是刻意排阵,实则阵法天成。
    10.带刀渔网阵
    是绝情谷三绝之一,变幻无方,极难抵挡,阵法之精,与全真教的“天罡北斗阵”可说各有千秋。考虑到阵法施展的十六人都是武功平平之辈,更可见此阵的威力。
    这些武功阵法精妙绝伦,各具特色,变化万千,都是在国外文学作品中所未有,在国外的游戏中更是不可能出现。因此,武功阵法也理所应当的以一种绝对的国产绝对创新的姿态进入我们的国产游戏,《刀剑ONLINE》则是目前这个领域的领头羊。《刀剑ONLINE》的阵法系统与以往类似的游戏阵法系统相比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其阵法的发动、阵法的保持、阵法的破解都需要玩家进行一系列拟真的手动操作,而不是象以往很多游戏中简单的通过一两个按键就能发出的多人技能。在玩家素质逐步提高的今天,这种相对拟真的设计无疑是非常正确的,首先它使阵法更加逼真,武功阵法当然是有其玄妙的阵位排布,布阵者需要通过特定规则的行动来发挥阵法的威力,这一点各种文献里都如是说。那么让玩家自己手动操作站阵位是中国武侠阵法的真实模拟,结果是使游戏格斗更加富余变化,发挥了《刀剑ONLINE》推崇格斗的游戏特色。虽然该游戏在一些细致的地方还作得不尽如人意,玩家对其阵法系统也是褒贬不一,但这次我们确实尝到了一种试图打破韩流统治的国产味道,这和很多国产游戏大叫民族,一玩却发现整盘是“韩国泡菜”已经大不一样。路是走对了,只要不是倒着走,其前途充满了光明。
    现代的网络游戏发展慢慢趋向于多样化、复杂化,玩家也越来越讲究游戏的真实性、严密性,越来越追求游戏的文化内涵。在技术上,我们“师夷长计以制夷”,在文化上我们要努力挖掘我国的民族文化宝库。韩国游戏作品大多取材于其近代的漫画作品,与魔幻故事,与我华夏民族5000年的文化相比真是相形见绌。“阵法”的兴起只是一个开始,在数以亿计的中国玩家的支持呼声中,笔者的一席话如海中浪花般渺小。众志成城,让我们共同努力,让中国游戏走上世界经典游戏的高峰。
7577_8280_3045.gif
 楼主| 发表于 2005-2-7 2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八、其他资料
地狱(梵语naraka)十八泥犁经中,列有十八个地狱,何等为十八呢?就是光就居、居虚?y略、桑居都、楼、房卒、草乌卑次、都卢难旦、不卢半呼、乌竟都、泥卢都、乌略、乌满、乌藉、乌 呼、须健居、末都干直呼、区通途、陈莫。这些都是梵音,全部是一些刀兵杀伤,大火大热、大寒大冻、大坑大谷等的种种罪刑。
以下是详细介绍:
第一层,拔舌地狱:
凡在世之人,挑拨离间,诽谤害人,油嘴滑舌,巧言相辩,说谎骗人。死后被打入拔舌地狱,小鬼掰开来人的嘴,用铁钳夹住舌头,生生拔下,非一下拔下,而是拉长,慢拽......后入剪刀地狱,铁树地狱。
第二层,剪刀地狱:
在阳间,若妇人的丈夫不幸提前死去,她便守了寡,你若唆使她再嫁,或是为她牵线搭桥,那麽你死后就会被打入剪刀地狱,剪断你的十个手指!更不用说她的丈夫还没死,就向《水浒》中的王婆,潘金莲本无意勾引西门庆,王婆却唆使她讨好西门大官人,并赠予她毒药,毒害武大郎。且不说潘金莲,西门庆下场如何,单讲这王婆子,剪刀地狱够她一戗!
第三层,铁树地狱:
凡在世时离间骨肉,挑唆父子,兄弟,姐妹夫妻不和之人,死后入铁树地狱。树上皆利刃,自来人后背皮下挑入,吊于铁树之上。待此过后,还要入拔舌地狱,蒸笼地狱。
第四层,孽镜地狱:
如果在阳世犯了罪,即便其不吐真情,或是走通门路,上下打点瞒天过海,就算其逃过了惩罚(不逃则好)还有犯罪在逃之犯人,逃亡一生也终有死那天吧?到地府报道,打入孽镜地狱,照此镜而显现罪状。然后分别打入不同地狱受罪。
第五层,蒸笼地狱:
有种人,平日里家长里短,以讹传讹,陷害,诽谤他人。就是人们常说的长舌妇。这种人死后,则被打入蒸笼地狱,投入蒸笼里蒸。不但如此,蒸过以后,冷风吹过,重塑人身,带入拔舌地狱。
第六层,铜柱地狱:
恶意纵火或为毁灭罪证,报复,放火害命者,死后打入铜柱地狱。小鬼们扒光你的衣服,让你裸体抱住一根直径一米,高两米的铜柱筒。在筒内燃烧炭火,并不停扇扇鼓风,很快铜柱筒通红......嘛感觉?看过《封神榜》吗?苏妲己的炮烙?看到此你肯定激灵一下。
第七层,刀山地狱:
亵渎神灵者,你不信没关系,但你不能亵渎他;杀牲者,别提杀人,就说你生前杀过牛呀,马呀,猫,狗,因为它们也是生命,也许它们的前生也是人或许还是你的......因为阴司不同于阳间,那里没有高低贵*之分,牛,马,猫,狗以及人,来者统称为生灵。犯以上二罪之一者,死后被打入刀山地狱,脱光衣物,令其赤身裸体爬上刀山......视其罪过轻重,也许“常驻”刀山之上。
第八层,冰山地狱:
凡谋害亲夫,与人通*,恶意堕胎的恶妇,死后打入冰山地狱。令其脱光衣服,裸体上冰山。冷~另外还有赌博成性,不孝敬父母,不仁不义之人,令其裸体上冰山。潘金莲定在!
第九层,油锅地狱:
卖****嫖*,盗贼抢劫,欺善凌弱,拐骗妇女儿童,诬告诽谤他人,谋占他人财产,妻室之人,死后打入油锅地狱,剥光衣服投入热油锅内翻炸,啪,啪直响!依据情节轻重,判炸N遍......有时罪孽深重之人,刚从冰山地狱里出来,又被小鬼押送到油锅地狱里暖和暖和......
此为上九层,即东地狱,虽叫法与酆都略有不同,可见地狱何其多也,并非董某手误。而《水陆全图》中的下九层的西地狱,则更为残酷......预知下九层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平常人们所说的十八层地狱,数目是对了,但从意义上却不见得理解。《十八泥犁经》中讲到这十八层的差别,最主要不在于空间的上下,而在于时间和刑法上的不同,尤其时间上。
若与阳世的时间比较,第一层地狱是以人间的三千七百五十年为一年,在这里的众生必须在此生活一万年,想要早死一天都不行,而这一万岁就相当于阳间的一百三十五亿年。而由于地狱的时间和寿命都是依次倍增的,所以,到了第十八层地狱,便以亿亿亿年为单位,如此长期的受刑时间,可说是名符其实的万劫不复,痛苦和残酷的景象,是世人所难以想像和理解的。
第十层,牛坑地狱:
这是一层为畜生申冤的地狱。凡在世之人随意诸杀牲畜,把你的快乐建立在它们的痛苦上。那麽好,死后打入牛坑地狱。投入坑中,数只野牛袭来,牛角顶,牛蹄踩......(本人认为是最舒服的一层了。)
另据记载,与之相反的还有名为“刀船地狱”的,未在此十八层地狱之列,后面将补充。
第十一层,石压地狱:
若在世之人,产下一婴儿,无论是何原因,如婴儿天生呆傻,残疾;或是因重男轻女等原因,将婴儿溺死,抛弃。这种人死后打入石压地狱。为一方形大石池(槽),上用绳索吊一与之大小相同的巨石,将人放入池中,用斧砍断绳索......
第十二层,舂臼地狱:
此狱颇为希奇,就是人在世时,如果你浪费粮食,糟踏五谷,比如说吃剩的酒席随意倒掉,或是不喜欢吃的东西吃两口就扔掉。死后将打入舂臼地狱,放入臼内舂杀。希奇的是如果你吃饭的时候说话,特别是脏话,秽语,骂街,死后同样打入舂臼地狱受罪。所以提醒大家,吃饭的时候最好不要说话,特别是骂街。
第十三层,血池地狱:
凡不尊敬他人,不孝敬父母,不正直,歪门邪道之人,死后将打入血池地狱。投入血池中受苦。我也不大明白,这里说凡难产,吐血,流血而死(见红而死)之人,死后也投入血池中受苦?
第十四层,枉死地狱:
要知道,作为人身来到这个世界是非常不容易的,是阎王爷给你的机会。如果你不珍惜,去自杀,如割脉死,服毒死,上吊死等人,激怒阎王爷,死后打入枉死牢狱。就再也别想为人了。我劝戒在世的人,遇到多大的困难,也要顽强的活下去,自杀是懦弱的表现。特别是那些殉情的傻小子们。
第十五层,磔刑地狱:
现在不多见了,不过此罪过很大。即挖坟掘墓之人,死后将打入磔刑地狱,处磔刑。
第十六层,火山地狱:
这一层比较广泛,损公肥私,行贿受贿,偷鸡摸狗,抢劫钱财,放火之人,死后将打入火山地狱。被赶入火山之中活烧而不死。另外还有犯戒的和尚,道士。也被赶入火山之中。(这层应该人满为患了。)
第十七层,石磨地狱:
糟踏五谷,贼人小偷,贪官污吏,欺压百姓之人死后将打入石磨地狱。磨成肉酱。后重塑人身再磨!另外还有吃荤的和尚,道士皆如此。
第十八层,刀锯地狱:
偷工减料,欺上瞒下,拐诱妇女儿童,买卖不公之人,死后将打入刀锯地狱。把来人衣服脱光,呈“大”字形捆绑于四根木桩之上,由裆部开始至头部,用锯锯毙。
更恐惧的被关押的时间:
十八地狱是以受罪时间的长短,与罪行等级轻重而排列,若随最短时间的光就居地狱之寿命而言,其一日等于人间三千七百五十岁,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经一万岁,也就是人间一百三十五亿年,才命终出狱,逐次往后推,每一地狱各各比前一地狱,增苦二十倍,增寿一倍,到了十八地狱时,简直苦得无法形容,并也无法计算出狱的日期了。


 楼主| 发表于 2005-2-7 2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序言

  悠悠五千年华夏,兵家文化博大而精深,岂料到了如今,竟然还敌不过欧洲中世纪、日本战国之类雕虫小技脍炙网民,真乃奇耻大辱也!本文撰写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纵谈的形式,展现华夏先进的军事文化,用铁的事实证明华夏兵家的伟大!
  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绝非易事。由于我国史学者的失职,可以寻找到的相关资料大多是古籍只言片语的照搬、五花八门兵器的罗列、或者考古文物的介绍,以如此凌乱的咨料,想撰写高质量的纵谈实在是颇费思量的事情。为此,笔者不但要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甚至还要从许多不相关的资料中搜集有用信息,经过分析、归纳、到撰写成文,断断续续历时近2个月,着实大费了一番周章。欣慰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纵谈终于是完成了。虽然还有诸如火器、杂兵器、野战战术之类内容暂时未能涉及,但笔者可以自信的说,这已经是至今为止网络上介绍最为系统、最有参考价值、也最言简意赅的关于中国古代兵器的普及读本了。即使图书中也难有匹敌者!呵呵,这可不是自卖自夸,而是由于查阅了大量资料,加上笔者认真的研究分析,实在没理由达不到这种程度。
  好了,再自吹自擂下去要挨臭鸡蛋了。笔者最后再多一句嘴,希望大家在看完本文之后,能够对咱自家的兵家文化多几分钦佩与自豪,对欧洲中世纪、尤其是小日本的所谓日本战国文化多几分冷静比较,这就是笔者最大的初衷了。

第一章 刀与剑

  深思的是,历史会如此迂回。剑并非中原发明,刀才是正宗原产,然而从东周到西汉初,刀却一度被废弃了,而长刀则消沉得更久。商代铜刀长度很短,长者也只与罗马短剑相当,充其量算把西瓜刀。也许正因短刀重量较沉,灵活性反而比不上短剑,西周才受北方游牧民族影响废刀用剑了。短刀第二次出现已经是时隔 8、 900年的西汉了。西汉是铁的时代,蓬勃兴起的炼钢业将汉军队铸成为那个时代罕见的钢铁雄师。钢铁提供了兵器更为坚韧的骨骼,催生出长达 1米的环首刀。在尚无马鞍和马蹬的骑兵眼中,那粗犷有余细致不足的直窄刀身蕴含了前所未见的凌厉杀气,厚实的刀背将轻易承受住猛烈挥砍的应力,使他们化身为扑袭的猎鹰。环首刀彻底取代长剑是在东汉末年,在那之后它将作为一个经典和传奇横跨过 300年时光直达隋唐。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短刀在东晋就出现了分裂,导致两种刀式的并行发展,一种是直窄样式,另一种是近代常见的宽体样式。但古人对事物的革新总是异常谨慎,就如同他们腰里别着剑鞘千余年,才在波斯双环的影响下,用绳将刀剑挂在腰际,宽体刀还要再承受几百年的寂寞。对环首刀的改进就是增加护手,并取消了刀柄端的圆环,这个转变自魏晋始至唐成熟,但这已经使环首刀再无法称为环首了。改进后的刀分为三种,其中的战刀称作横刀。尽管环首刀日后将在中国完全绝迹,但‘唐样大刀’却很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造就了日本太刀,并于明代重返故里。大动乱的年代到来了,那称得上帝国最黑暗的时期之一,充斥着嗜杀成性的暴君,战乱迭起刺激了武器技术的发展。攘平动乱的宋朝既是刀复归的时代,也是刀发扬的时代,短刀改变了,长刀东山再起。直窄刀身有联为一体的刀脊,令同样宽度的刀身能承受更大应力,从而斩甲断骨,但却缺乏使刀刃开膛破腹的流畅弧线。弧曲刀身恰好相反,柔韧有余而刚硬不足。但这只是欧洲和西亚的难题,中国用坚重的宽体刀将两者合而为一,这完美的结合将只有日本太刀的灵活锋锐可以打破。太刀说来就来了,高碳钢精锻而成的微弧刀身异常迅猛,令人与兵器皆数粗制滥造的明军大为惶恐。师夷长技不敢当,因为明军缺乏倭寇的野蛮,但对兵器样式的学习倒显得相当诚恳。于是明军的短刀序列成了一水日式,从 1米长的单手刀,到 2米长的双手刀,连骑兵也未能脱离此列。可惜武备无力阻止明廷的政治腐败和人心叛离,而清廷的迂腐又最终断送了华夏基业。当欧洲枪炮在中国土地炸响时,无论精致的武官刀,还是宽大的士兵刀,唯一的用处就只剩下宣誓了。短刀最后的舞台是抗日战争,但目的只是为了缴获枪炮,当然或许骑兵还继续使用过一段,总之刀衰落了。
  剑有三个要素,一是长度,二是灵活性,三是结构强度。长度利于先发制人和扩大防护,灵活性利于攻守应变,结构强度则决定剑的弯折。短剑灵活有余而长度不足,因此在步兵大量出现树立了剑之地位的春秋战国之交,剑的长度也在逐步延长。延长的办法是改进剑身剖面,或许还会将背和刃分用含锡不同的铜水浇铸,这些办法都有助于提高剑身强度,使剑更为修长。于是战国便有了 6、70厘米长的铜剑,而在登峰造极的西汉,这项纪录更突破了 1.1米。造型平直而精致的剑是中国武学的标志之一,但实际上这个标志却只风光了不到1000年,倍受推崇的时光则更短。随着剑的不断延长,问题出现了,固然长度能增强剑的攻击优势,但却降低了原先近距离击刺的功能,反而更多的需要使用劈砍,而日益成长的骑兵更是迫切需求专业的劈砍兵器。于是环首刀应运而生,厚实的刀背比剑更不易弯折,同时制造工艺更简单。至于击刺功能,与短刀手默契配合的长矛手将成为唯一的专业者。
  剑曾将刀置于末路,但当技术更为提高后,刀又反过来要置剑于绝境了。剑失去了实用功能,越来越归于装饰,向着高雅轻巧过渡,进入隋唐以后,就连官员也很少佩剑了。不过当装饰性发展到一定阶段,审美的需求就会掩盖掉功能的缺陷,宋代武官玩物一般的短剑就是证明,更不要提近代乃至当代那些装饰华丽的匕首剑了。当如今的人们津津乐道那些或纤细柔软、或棱角方钝的武术剑时,可曾想到剑的悲哀呢?
  在刀剑间恩怨终结的同时,长刀也再度登场了。因为长刀的衰落比短刀晚几百年,所以出现晚上几百年,从同甘共苦的原则算起来倒也公平。原始长刀除了刃平些、体窄些外,与斧钺实在看不出多少差别,但再次复兴的长刀,却是得益于宽体短刀的发展,这点从东晋时期出现了可装长柄的宽体短刀可以看出。不过宽体长刀的正式出现可没那麽早,东晋的偶然创新也许仅是骑战时代的激情爆发,就像南北朝个别长达 1.6米的环首刀不代表其常规长度一样。
  长刀复兴后最早出现的是拥有两刃的陌刀,这种刀至今虽未见实物,不过从其宋代继承者掉刀那里,还是依稀可辨其三尖两刃的特征的。陌刀堪称刀之极长,因为过长意味着攻击缓慢和不便挥舞, 2米以上 3米以下是正常,而陌刀已达 3米。陌刀曾在唐军中叱咤一时,陌刀队列阵于前横向密进,大刀纷落敌阵,每击都讨得数人毙伤,所向无前。但也许是作为砍击兵器双刃的作用不大,陌刀在唐之后就不见记载了,取代之占主导地位的是宽体长刀。
  与宋代人文发达和军事软弱相比照,长刀的装饰也是偏于华丽失之实际,但这并不能埋没宋代长刀的历史地位。宋代为长刀创立了‘刀八色’
,如今仍耳熟能详的偃月刀、眉尖刀、凤嘴刀、戟刀等都是那个时代出现的,以至明清两代除分别创立钩镰刀和长杆镰刀似的割刀外,竟很难再有新样式。长刀应该比短刀更早衰落,随着清帝国的崩溃,新式军队也许仍装备短刀,笨重的长刀却绝不会再用了。

第二章 戈与矛

  早期的戈简单说就是歪头矛。之所以盛行戈而不是矛或长刀,是因为当时盛行车战,而车战的近战是在战车交错时展开的,用矛的话很难借助战车的冲力,同时也难以在交错的瞬间击中目标,沉甸甸的长刀则不但比戈笨重,而且更容易磨损失效。于是善于啄杀的戈就成了当然的主力。
  春秋战国之交,战争规模日益升级,类似欧洲中世纪的战争游戏变成了人民战争。一待翻山越岭的步兵使战场不再局限于平原,铜弩机的使用令弩手升级为射马杀人的好手,战术谋略极大丰富,战车的末日也就来到了。但老派‘骑士’的虚荣心此时尚未完全熄灭,于是战车有了更多的战马、更厚更多的盾甲、连两侧轴头都装了驱杀步兵的扁矛,戈也发生了变化,头部变成弧形,内刃加长像镰刀,外刃增强了推的杀伤力,用推来对付步兵的围攻。可惜这一切还是无济于事,战车的终结到来于西汉初年。
  戈有些很不好的缺点,比如头部易脱落、因挥击而攻击缓慢等。所以后来戈通用的装头方法只有绑缚,看起来简陋,但是便于重新捆紧。不过挥击缓慢是没治了,而且杆部由于抗力方向问题还更易折断,推又不如刺灵巧锋利,到头来唯一不可取代的价值还是啄。因此随着战车的衰落,步兵摆脱了最大的侧面威胁,其存在就变得毫无价值了。
  矛的地位不逊于戈,战车上往往也会装备 1 - 2支长矛以备不时之需,但矛却始终不能取代戈的地位,反而是戟填补了空白。戟的出现始于商代,早期的戟等同于加了矛尖的戈,不过并没在战斗中显示出明显优势,因此没能得到重视。到了秦汉,也许是战法思想不能一下子适应失去戈的转变,戟就突然成了宠儿。但戟也存在缺点。比如容易被搅缠,汉代有种叫钩镶的带钩小盾就是专用来搅缠戟的,然后再跳上前去给持戟人一刀。另外骑兵冲锋对戟的推钩功能也不太依赖,刺的同时又推是多此一举,钩固然有用,但也带来了戈的老毛病—头部易脱落。因此到了东汉,长戟的戟枝就越来越向前了,说白了就是像叉了,经过魏晋更干脆把戟废了,转而全力发展矛。
  这时候就该矛唱独角戏了,长刀的出现还要再过几百年,大斧则只是辅助兵器,所以矛在当时的长兵器序列里可谓一枝独秀。矛又叫槊,又分为马槊和步槊,兴起于汉末,估计那些三国名将绝大部分都是一手持、一手持短刀作战的。南北朝是槊的鼎盛时期,因为此时中原骑战鼎盛,而身披两裆铠的重装骑兵正是以槊和弓箭为主力武器。步槊的使用较简单,因为步兵偏重的是配合,步槊只是步兵小组武器序列中的一种罢了,用途在于较安全的刺倒敌人,掩护短刀手作战。因此对持步槊者的要求是身高力大,武艺是否高强,并非考察的关键。马槊的使用较复杂,因为槊不同于欧式长矛,后者单手持用只用于冲锋,前者则双手持用既冲锋又近战。当骑兵冲入敌阵后会展开冲荡,此时攻防的方向和范围都远多于步兵,而且是在奔驰颠簸的马背上,加之槊长达 4米的惯性,毫无疑问,不经过一定的严格训练很容易破绽百出。
  唐代以后矛多称枪,宋代是枪的黄金时代,种类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许是对骑兵正面突破的依赖降低的缘故,马枪的长度略有缩短,使其更灵活,同时制作更精良。宋代马枪头部一般都有刺和钩的双重用途,枪后有可插入地的铁镦,杆上还有牛皮编成的提绳,看起来实在很体贴。进入明代,冷兵器的地位下降了,枪的种类也就简化了,清代骑射起家,对冷兵器情有独钟,于是枪的种类再次丰富,甚至出现了近 5米长的钉枪,已达中国长兵器长度禁忌的极限,真不知打算做什麽用。
  矛最后的舞台是抗日战争,红缨枪的广为人知,甚至令其一度成为当代孩子的玩具。可惜玩具的命运与其祖先当初一样,随着欧洲枪炮的隆作,华夏无敌的美梦幻灭了,随着玩具枪的出现,孩子王的地位也不再青睐拥有红缨枪的孩子了。

第三章 弓与弩

  论及弓弩就不能不提箭,弓弩是力量的来源,箭则是力量的载体,载体的性能对力量的发挥有相当影响。设计成熟的箭,通常分为箭头、箭杆和箭羽三部分,箭头是战斗部,箭杆是平衡部,箭羽则是调节部。
  
  轻而韧的竹、木始终是箭杆的首选材料。而使飞行和下落遵循正确角度,从而飞得更远,攻击更加有效的箭羽,则以雕翎为上品,雁鹅羽为最差,并在东周时期就能根据箭杆的浮水状态,决定其安装长度了。
商代的铜箭头已颇阴毒,凸脊、三角形扁翼,当箭头刺入身体后,两翼的倒刺会牢牢钩住合拢的伤口难以拔出,血槽就像吸血蝠般抽出敌人的
血液。时至战国,新兴的三棱翼样式更使箭即便拔出伤口也更难愈合,并且相应的血槽增至六个。秦代箭头则提高了致人中毒的铅含量,同时与某些秦剑一样,飞越时代的表面氧化铬技术也使某些箭头历久常锋。
  但铜材较难得,秦代已经尝试用铁制作箭头铤部,而随着西汉炼钢业的发达,全铁制的箭头也问世了。早期铁箭头采用铸造,显然是舍不得铜箭头样式的惨毒,不过随即就发觉其锋利尚不及后者,于是只得改用锻制。锻制的缺点是浇铸而成的复杂造型必须舍弃,改为如铁剑的四棱剑身那般易于打造,但优点更为显著,锻制将使其比前辈坚韧得多。铜箭退出舞台,其开始与结束都在东汉。第一种锻制铁箭树立了宋代以前铁箭的基本特征—扁平四棱形,这是利于锻制的样式。从魏晋到隋唐,铁箭的分类很简单,发展路线也就是使箭头更硬更长,足以穿透日益精良的铁甲,撕裂敌人的肌肉和骨骼。对铁箭种类的细化又是始于宋代,这真是个颇有意思的时代,军政软弱的同时,军事技术却在突飞猛进的发展。宋代有值得钦佩的耐性对每种武器精雕细琢,而箭的样式也因之精细化,像铁脊箭、锥箭等,造型都已脱离扁平四棱形的单调,变得更为专业。
  南宋拉开了火器时代的帷幕,对金、元的连绵战争迅速使火器走向成熟,成为主宰战场命运的力量。不过在火器的射速和命中率还只适合火力覆盖的情况下,箭之序列的壮大会持续到明代,并继续创立出更多令人目眩的种类和造型。
  射是周代时的‘六艺’之一,也是古代最强大的攻击手段之一。早时的贵族,如果家中生下男孩,都要向天地四方射出六箭,以示男子所要征服的世界,足见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东周时期复合技术的普及大大增加了弓身可储存的势能,使人在生理结构容许的拉程内,能将更多力量转化给弓身,射出更快更远之箭。古人超常的膂力令人惊诧,精锐射手竟能拉开70公斤的强弓,估计有效射程应在50 -70米之间,最远射程更是数倍之多。当然这其中也离不开始于商代的扳指的功劳。扳指这项不起眼的发明,却令拉动强弓硬弩得以可行,避免因疼痛降低射速,甚至割伤手指。扳指对射手的意义如此重大,以至骑射起家的清朝王公贵族们,竟最终使其异化成为一种首饰。弓是以轻便、快速为特点的,这令其在清中期前始终占据着骑兵远射兵器序列的主力地位,而当火器的发展淘汰了强弩时,弓也仍能扬己所长与火器平分秋色了400年。
  弩在军事领域的发展得益于复合弓和铜弩机的发明,否则凭其较短的拉程,是无法与弓的杀伤力较长短的。强弩的特点是又远又准,有时间从容瞄准,但上弦比较费力耗时。根据这些特点,强弩通常被用于防御和伏击,射击的连续性则依靠几组射手的轮番。不过也有特例,比如唐代骑兵的车轮讨敌战术。战国时强弩成了战车的心腹大患,远程打击的强大杀伤力令战车坚固的盾甲也黯然失色。但强并不是当时弩的唯一发展方向,足够轻巧的弩在简化射击步骤以提高射速方面另有优势,于是出现了带有箭匣和活动臂的迷你连弩,这可视为诸葛弩的前身。
  西汉对强弩的发展影响深远。不但在秦代增大望山的基础上,又添刻度,使弩拥有了稳定的弹道参照,且随着铜弩廓取代木弩廓,弩身对拉力的承受力也大大增强了。划船器般上弦的腰引弩最高拉力可达 370公斤,简直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有效射程超过 500米,可惜由于实用性不如臂张和踏张,汉代以后就很少使用了。
  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对抗魏国的强大骑兵,便制成了俗称诸葛弩的元戎,元戎之名得自春秋时一种主将战车,后代指将军之意。元戎最诱人之处在于机巧而非实用,虽昙花一现,但拉臂上弦便能快射10支毒箭的巧妙设计,却成了被当代人津津乐道的古代传奇。剽悍的草原之风,终于为南北朝召唤出巨大的强弩之王—床弩。这种弩战国亦出现过,当时称为‘连弩’,应是取多张弩联合一体之意,可惜后代一度失传。此时的床弩用多头牛力绞轴上弦,威力已大大强于战国人力绞轴的连弩,发射以皮或铁叶为羽的巨大标枪,主要用于攻守城时撞毁楼台、攻城器、城墙等,其宋代极者的最远射程超过 1.5公里,是古代世界射程最远的冷兵器。赋予床弩以机动性的是唐代,用牛牵拉的车弩不但大大提高了部署灵活性和生存机会,更锦上添花的将绞绳与车轴钩连,行进就可上弦,大为提高了效率。车弩装置 1张拉力 860公斤的巨弩,有 7个发射槽,最远射程超过 1公里,中间槽所用的箭有 1米多长。弩在宋代得到大发展,偏重步兵的宋庭将其视作对抗北方骑兵民族的利器。弩手多用踏张弩,采用三组轮射的迭射法,而‘神臂弓’的发明,使宋军的有效射程可至 370米。床弩则从两弩至四弩,从小型至巨型,种类繁多,两床和三床弓还能在弦上绑一个装有数十支普通箭的铁兜子,使床弩拥有了杀伤人马的功能。也许是善于骑射的元朝过于武断,竟干净利落的手起刀落,将弩留在了前朝,于是弩从宋代的极盛一跌而至元代的极衰,随着火器的继续发展,也就再没机会翻身了。
 楼主| 发表于 2005-2-7 21: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甲与盾

  铜与皮的关系是这样的,在厚度从薄到厚的转变中,硬度优势也从皮向铜过渡,加之铜在重量方面的劣势,其在青铜鼎盛的同时,却难以取代皮甲成为主流就不难理解了。至于胄,即头盔最初为何要用铜,恐怕原因还在于头部的性命悠关,以至并不显著的防护提高,也显得值得保留了。这点可从东周时反而多用皮胄看出。
  春秋战国之交,皮甲胄的发展达到鼎盛,影响深远的札甲成为非常成熟的甲式。札甲由表面涂漆的皮片编缀而成,身甲甲片为大块长方形,袖甲甲片较小,从下到上层层反压,以便臂部活动。
  
  到了秦代,札甲的长方形甲片已经日趋细小,从而更贴身和灵活,同时编缀技术也出现了阴线和阳线的区分。阴线和阳线并非术语,只是就表面特征而言。阳线在东周札甲的胸部以下和袖部已经使用,适用于臂、腰之类需要活动的部位,特征是甲片间有一段段较长的纵向绳段。阴线则是随着札甲胸背部制作的更为精细出现的,特征是甲片表面只露出几个极短的绳段,甲片间上下左右完全固定,适用于胸、背之类不需活动的部位。
  至此,甲片叠压、阴线和阳线的规范就基本形成了,此后中国甲会沿着这条路发展下去。
  进入炼钢业蓬蓬勃勃的西汉,铁甲胄逐渐取代了皮甲胄的往日地位,同时铁甲分化为精致的鱼鳞甲和普通札甲。鱼鳞甲是札甲登峰造极的结果,整套甲所用甲片可超过2200片,甲片叠压密似鱼鳞,考虑到当时的炼钢水平,毫无疑问只有显赫之人才能穿用。实际上,西汉鱼鳞甲即使与后世铁甲比较,也堪称精品了,因为在都懂炼钢的前提下,铁甲质量高低的决定力量只在于人工。鱼鳞甲历代从未普及过,或粗些或细些的札甲一直是士卒抵御冷兵器的标准甲。
  魏晋南北朝是甲式发展的重要过渡,接踵出现的筒袖铠、两当铠、明光铠,在汉与隋唐仿佛毫不相干的甲式间补充了舒缓的乐章。战乱的激励令铁甲质量有了近乎神奇的提高,传说诸葛亮筒袖铠竟能抵御拉力近 670公斤的强弩射击,真不知何人能开动此弩,既无人能开又何必指标定这麽高。传说可以商榷,但其中至少体现了当时对铁甲质量的重视。
  骑战鼎盛的南北朝,箭与骑兵甲在彼此赶超,作为箭之人质的战马也不得不披上了沉重的具装铠,从而导致了中国重骑兵先于欧洲 900年诞生。春秋战国之交战车马装备的皮甲胄也许可算最早的马甲胄,但直到东汉末年马甲胄的设计也尚未齐备,只有具装铠才称得上完整的马甲胄。如果说具装铠还有华而不实的内容,也许就是马臀上高昂的寄生了,它似乎只适宜在出征或凯旋时显示一下人马的昂扬斗志。
  隋唐最著名的甲是明光铠,其身甲由 4块底板组成,胸背各 2块,每块上有一面大圆护,从明光之名推测,圆护应由质量较高的钢铁制成,而底板大概是皮甲。尽管这种设计有图省事的嫌疑,但隋唐明光铠一改之前历代偷工减料的陋习,将护臂和延长的护腿纳入甲式基本要素,对后世却有重要影响。
  进入晚唐明光铠衰落了,整体化的身甲被札甲取代,经过五代的战乱,到宋代再次形成了成熟的制式。宋代甲胄通常只分成胄、护臂和身甲三部分,身甲为山字形,融合了身甲和护腿,在肩背腰部绑紧。甲按材料分为铁、皮、纸三等。纸甲的发明源自唐末,宋明两代成为军队的标准甲式之一,曾有一次定制 3万套的记载。其大概可算世界最早的凯夫拉装甲了,而且从用厚皱褶纸制成推测,应还利用了结构力学以增强防护。从被用于南方的记载来看,纸甲似乎有一定的防潮湿能力。而其中的优良者在轻便之余还兼备“劲矢不能洞”的坚固,也就难怪会有地方官申请拿 100套铁甲交换50套优质纸甲的记载了。历史到十四世纪开始转折,此时的欧洲可重达30公斤的大白盔甲逐渐兴起,而在中国,明代在将铁甲胄重量冲至28.5公斤的历史新高后,正因火器的发展而向轻便过渡。甲胄向坚实迈进的方向早该过时,即便是大马士革钢制成的大白盔甲,也会被拉力40公斤以上弓弩射出的钢箭在 100米之外轻易洞穿。中国的甲胄发展由于人民战争而较之欧洲更为实事求是,对冷兵器的超常规防护,往往仅用多套几件甲了事,而这种务实精神到了火器时代,将毅然令重甲退出历史舞台。明代是轻重甲地位交替的年代,清代则是轻甲发扬光大的年代。三国时由西域传入可防远箭的锁子甲,始于明代沾湿可御远枪的绵甲,都成为此时的主力甲式。头顶高缨尖胄、外套嵌满铁钉的宽大绵甲、内穿铁环连缀之网甲的八旗铁骑是清庭武功的象征。
甲胄的衰落是势所必然,在枪炮威力大幅提升的排挤下,当连轻甲也
变成累赘的时候,新式军服看起来就不是那麽软弱了。
  盾的用途是将杀伤力加以消耗或偏导,以及作为助攻武器。由于重量问题,历代盾牌都以藤、木或皮盾为主,由于木、皮盾表面需要涂漆以防潮腐,便连带产生了精美的盾面图案。西汉以前盾的样式都接近长方形,分为步用和车用,步盾长大利于防箭和维持阵列,车盾短窄利于车上使用。防护最大的威胁是刺,刺的力量足以在攻击点上聚集起高达数百公斤的压力,是刀剑劈砍无法企及的。因此时至战国,用于近战的双弧形方盾就盛行起来,纵中线凸起的形状,有利于分解刺的力量。随着骑兵的兴起,西汉出现了椭圆形盾牌,骑兵可以单手举着抵御攻击。这种样式在经过魏晋南北朝的遗弃,又被宋代捡起后,就变成了绑在骑兵左小臂上用来防箭的圆形旁牌。与此同时,步盾经过汉魏的发展,东晋南北朝开始盛行一种很长的六边形盾,这是双弧形方盾的改进版,整个盾面纵向内弯,就像一片叶子。作战时不仅可以手持,还能将底部尖角插在地上,用棍支起。而这种样式在去掉底部尖角后,就成了宋代的步兵旁牌。
  盾牌介绍到宋代,就缺乏了往下的趣味,剩下的发展无非是略微改变形状,已经没有了进步的意味。如果为了有个舒缓些的收笔一定要继续,或许就只有火牌值得一提了。严格来说火牌称不上盾的进步,而只是将火器配备于盾牌的尝试,但换个角度考虑,那跟随火牌徐徐推进的步兵小组,猛然间火器齐发,随即一拥而上制服敌人,场面倒颇有些当代防暴警察的感觉。
第五章 车与舟

  战车是夏代发明的。构成战车的主要材料是木,因为木上涂有以防潮蛀的漆,所以战车大都呈现棕黑色。尽管历代的制式略有相异,但结构都大体分为车厢、车轮、底盘和马具四部分。车厢是一个能容纳 1名御者和 2名战斗员,呈三角形站立的作战平台。由底盘支撑,深度 0.8 - 1米,宽度 1.3 - 1.6米,口开在厢后。除了战国时有些在后半部安装了铜甲片外,通常无装甲。由于车厢树立在高大的车轮之上,便赋予了车兵突出的高度,步兵顶多及腹、骑兵至多齐胸的对比,使其拥有凌驾于两者的攻防优势。
  车轮大体分为毂、辐和辋。东周前轮径 1.3 - 1.4米,之后为加强转弯时的横向稳定性,缩小至1.24米左右。毂是车轮中心的圆木,包括两侧
用以分担压力的毂饰,总长可达数十厘米,由是战车又称‘长毂’。毂中心有用以穿轴的圆孔,西周时涂油,战国时又加装铁圈,都为降低磨损。辐即辐条,连接毂和辋,能调动近半个车轮的同类对辋所受压力予以支撑,较轻便又坚固,出于强化目的,车轮的辐条数从商代至战国持续增加。辋就是轮圈,分为双层,每层由两个半圈经铜片箍合而成,轨宽在西周时缩窄至成熟。
  底盘包括辕和轴。长杆状的辕嵌在车厢与轴之间,垂直于轴,并在前部与马具连接。轴是固定式的,这也许是图省事,又似乎意在利用孤立双轮的办法增强转弯性能,总之轴不连接车轮,而是穿过毂,并用铜销对两者位置关系加以卡定。穿毂部位在西周时涂油,战国时又包裹铁圈,都为降低磨损。轴两端有青铜轴头饰,既起到保护轴头的作用,春秋后还演变为驱杀步兵的扁矛,但其无法像地中海战车上的同族般旋转绞杀,只能作为撞角。
  马具包括衡和轭。衡是垂直于辕的长杆,连接着辕和两副轭,悬于中间两匹马的背部。轭负责固定中间两匹马,并传递其拉力。从马具的作用判断,所谓四马战车,似乎只是在两马战车上附加两匹马而已,而这两匹马,仅是简单的用绳索与相邻内侧马头颈相系、并将胸部的皮绳直接系到轴上,并不能充分发挥力量。战车的做工以西周为承前启后,为后代树立了参考榜样。其时造车规范严格,仅车轮就要经过以规测轮圆、以矩、悬绳和水浮测辐槽间距、辐条正直和材质均匀、以黍米比较两毂容量、以秤比较两轮重量等一系列检测,质量之高可见一斑。
  说完战车本身,再来看战车赖以作战的武力与动力,即人与马。提到人,战车可算中国古代最具阶级色彩的兵器了。在从夏到西周的漫长岁月中,高大雄伟的战车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只有贵族才有资格驾驶。这固然可以解释为阶级专政,但车战所需的精湛技艺,唯有财大气粗的贵族有机会到学校学习,却也是不争的事实。随后的春秋,某些国人借着加入武士阶层,终于得以专心训练并登上了战车,但宗族地位更低的庶民和奴隶,却依然无缘。直到战车临近淘汰的战国,伴随宗族的彻底解体,门槛才获得了短暂的开放。
  关于战车战斗员的配备,流行的说法是 2人分持弓箭和戈矛,显然过于理想主义了,似乎皆配备弓箭戈矛更为正确。车兵的训练很严格,其中尤以驾驶战车的御艺和远距杀敌的射艺倍受推崇。进入西周后,随着战车的精良和车战规模的升级,战术更趋复杂,从而促使要求更甚,产生了五驭五射的规范。
  所谓五驭是对御艺的五项检验。即无论车速快慢,车铃要节奏分明;走在河边弯曲小路,车不能落水;通过有国君标志的地方,要从容致敬;在蜿蜒的道路上,要使四马合作默契,车身转弯流畅;田猎中能将鸟兽驱赶到车左面,供左侧战斗员射猎。这些看似孤立的要求,蕴含着配合、交锋等驾车技巧。而因应战术与御艺的互相促进,此时发号施令的车长也不再由左侧战斗员出任,御者集决策与控制于一身,使战车便于应付战场变化。
  所谓五射则是对射艺的五项检验。包括拉弓满到前手食指前只露出箭头;双臂舒展到与箭平行,稳定到可以放置水杯;弓身弯曲好似一口井;后手夹四支箭,依次连续射出;射出的箭不走抛物线,从下巴底下直穿敌人咽喉。这些要求针对的可不是弓兵,而是站在奔驰颠簸战车上的车兵。尽管不同记载对检验方法的描述有出入,但仅从上面一种描述中,已足见当时箭术之高超。虽然五御五射已很严格,不过要求并未就此满足。时至战国,随着战争的进一步升级和兵源的扩大,对车兵还有了明确的体质要求。凡荣登战车者,必须年龄40以下、身高1.73以上、且能追逐奔马。精锐的甲士得来不易,其生命安全自然受到格外重视。因此无论是起初贵族自费的行为,还是后来演变为国家配发的标准,甲士始终拥有全军最精良的盔甲,尤其是不便躲闪的御者,秦代时更连双臂都包裹个严实。除盔甲外,战斗员还配备一种先秦特有的、便于战车上使用的小方盾。不过牺牲在所难免,为了保证甲士死伤战车不致瘫痪,西周后有了傍车而行的预备甲士,西周时为每车 7人。
  该说马了。秦俑和唐三彩都堪称世界艺术珍品,但其中迥然不同的战马形象却反映了中国战马的发展轨迹。与秦汉后在内外杂交下培育起来的硕壮唐马相比,土生土长的先秦战马委实其貌不扬,矮小粗糙得令人沮丧。可叹中国虽为世界马种发源地之一,本土及周边马种却先天不足,纵有吃苦耐劳的品性,却失之速力。试想如若盛产宝马良驹,那麽凭着历代坚持不懈的马政,何愁不能拥有傲视天下的滚滚铁蹄呢?
先秦战马主要分为中原原产马和西北秦马两支。前者虽然日后为极富耐力的蒙古马淘汰,但从春秋卫文公时期,仅卫国就有体高1.38米以上的
母马3000匹的记载中,依然能略窥其当年风光。后者是历代西北战马的重要血统之一,也是如今中国三大名马之一—河曲马的前身,在战国晚期的强秦,其战马体高均在1.33米以上。这些记载中的战马,固然与动辄 1.5米左右、速力兼备的地中海战马根本没得比,但对只产小型马的中国而言,却堪称先秦时代劳动与技术的结晶。
  供战马披挂的甲胄出现于春秋,这是中国最早的马甲,材料是表面涂漆的皮片,绘有精美繁冗的花纹。威武的花纹除了能振奋军心,有时也是一种武器,据传晋楚城濮之战中,晋军将虎皮蒙在马背上,竟吓坏了对方战马。可惜古人并不像今人那麽重视迷彩,这种战例也便寥寥可数。
  战车给人的表面印象是速与力的强大结合、是奔驰的堡垒,不过一旦考虑到其虽经历了夏商的独立成军、西周和春秋的车步混编、战国的复归往古等变迁,却始终恪守着步兵领队的角色,实际的机动性就大大值得怀疑了。
  春秋是车战的鼎盛时期,也是车步混编的高峰,西周时每辆战车步兵15人的编制,在春秋中期以后,已经发展为60人甚至更多,部署于战车的前锋和左右翼,有如此庞大的直属步兵拖累,即便是更为灵活的骑兵,恐怕也无法指望有游击疆场的自如了。两军在主将战车的肃杀战鼓中缓慢接近,当近至只有数百米的时候,前锋一分,战车全线杀出,步兵紧随其后,轮碾声、蹄踏声、战旗猎猎、战鼓隆隆、马嘶人喧霎时混为烈岚,破空箭雨下的人仰车翻之后,两股宽大的洪流猛烈碰撞在一起,突刺、拦啄、闪避将血肉与沙尘搅拌—以上描述大约应是当时的战场写照。
  战车主战的局面,时至战国有了变化。也许正为对抗战车,战国强弩机构虽较简陋,凶猛却不逊于历代,据记载韩国强弩可至 600步,估计有效射程不下 260米。弩外弓内的箭阵成了对抗车阵的利器,在强弩威力的笼罩下,皮甲的防护顿显寒酸,使战车的性价比面临严重威胁,加之许多不便战车行驶的地域也成为了战场,战车的主战地位开始没落了。不过战车的衰落并非是急转直下,战车虽已失去主战地位,但作为步
  兵冲锋的强力铁拳,作为骑兵队的指挥中枢,依然具有实用价值。这个没落的过程一直持续到西汉,直至汉匈战争促使骑兵异军突起抛弃战车的跟随,而中原随着内战的终结也婉拒了战车的协助,才黯然退出了纵横驰骋2000年的历史舞台。
  战车衰落的同时,战船却在崛起,巧合的是,也基本发展了2000年,并且创造了远为前者辉煌得多的历史。船最初只用来运送部队和物资,专事战斗的船只,则要推延至春秋末期,随着南方诸国建立水军,才步入历史。兵非杂不利,先秦战船也有大中小的区别,虽然各国船型名目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大者用于正攻和指挥、中者用于游击、小者用于侦察。战船中以‘大翼’最巨,长可至24米,船体狭长适合快航,配有战斗员41人,桨手50人。汉代是中国船舶发展的关键时期,战船在规模、分工和船舶技术方面都有长足发展。当时的水军称为‘楼船士’,西汉武帝时期,其规模已经发展到与车骑步并列的程度,有发动20余万进攻南越的记载,战船之多自不待言。战船分工也较先秦更细致,大至楼船,小至艇,多达 8种,其中的蒙冲和斗舰因著名的赤壁之战而脍炙人口。伴随分工细化而来的是对每种功能的挖掘。以楼船为例,船楼已从其前身大翼的 2层增为 3层,进一步提高了攻击力和侦察力。再以斗舰为例,特点是船壳用多重木板加固以利冲撞,且四面竖立着防御矢石的挡板。
  汉代船舶技术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的骄傲,西汉的橹和钉,东汉的舵和中国式硬帆,都是其成果中的最辉煌者。橹变桨的前后划水为左右拨水,能够连续做有用功,推进效率大大优于桨,是现代螺旋推进器的前身。舵弥补了舵桨控制航向的笨拙,十二世纪传入欧洲后,为诞生于惊涛骇浪中的大航海时代创造了条件。钉和中国式硬帆虽称不上世界发明,但钉能使船舶更坚固,从而造得更大,而硬帆的操作灵活、航行平稳、对帆布质量的较低要求、以及升降的快捷,则使其成为世界最优秀帆种之一。进入西晋,大型战船得到了突出发展。据记载晋灭吴时使用了一种叫做‘连舫’的多体战船,长宽各达 180米,承载2000余人,上设木城,四门皆可驰马来往。如果这还只能算浮舟而非战船,那麽时至隋代,隋将杨素灭陈时动用的‘五牙’楼船,就是无可置疑的巨舰了。‘五牙’楼船高达30米,有船楼 5层,拥有 800人的海量吞吐,四面甲板还备有 6架长达15米的新式武器—拍竿。拍竿相当于利用了杠杆原理的巨型长锤,靠下落能量砸击靠近的敌船,是中国古代战船上最大的武器。经过魏晋南北朝乱世的积累,唐代造船技术已经相当精良,船身普遍使用铁钉钉合,石灰桐油添塞船缝,结构十分坚固和严密。此外,唐代还发明了轮桨、水密隔舱和水罗盘。轮桨的样子很像水车,安装在船舷两侧,每对为 1车,以轴相连,水手踩动轴上的踏板,轴转带动轮桨划水,是螺旋桨出现前最高效的推进方式。水密隔舱技术,则利用彼此隔绝的船舱,使漏水的舱室不至轻易危及整条船的安全,这项技术至今仍是船舶不可或缺的。
  与船舶技术的成熟相比照,唐代的战船序列却颇为保守,内河战船种类比前代没有任何增加,只是出现了一种叫做海鹘的战船。这是中国第一种外海战船,据传船身前倾,两侧安有多对用于增强稳定的浮板,形态酷似俯冲的海鸟。从南宋秦世辅创制的海鹘战舰,长31米,宽 5.5米,有10橹,仅能容水手42人,战士 108人的记载推断,唐代海鹘应该只会更小。外海战船的出现显示了逐渐萌动的海防问题,而事实上,这个问题到了明代,还将格外严峻起来。
  南宋战船中最具个性的是各式各样的异形船,其不拘一格的奇思妙想,使残酷的战争由然而生出些玩味。如张贵所制的无底船,船后部中间无底,加以伪装,敌军不知情下跳上,就会落水被歼。如冯湛所制之船,平底可以涉浅,战船盖可以迎敌,海船头尾可以破浪。又如马定远的‘马船’,女墙轮桨都可以拆卸,既可运输又可作战。除了异形船,南宋车船发展更是蓬勃,不仅官军大量装备车船,连起义军也不例外,甚至体形亦不逊于官军。如杨麽起义军在洞庭湖水战中使用的车船,采用楼船船型,长达 110米,可容纳千余人,上设高楼和拍竿,有轮桨22 -24车,轮桨外侧装有裙板。
  至于外海战船,则按照长江南北海域划分为两类。长江以北多淤沙浅滩,缺乏良港,使用平底方头的沙船,长江以南使用吃水较深,利于破浪的尖头尖底船。后者以福建所造的‘福船’为最好。此外,战船的武器序列此时增添了宋军的招牌武器—投石机。只可惜好景不长,明初时随着战船用冲撞取代了拍竿,用火铳和推力火箭淘汰了弓弩,百无聊赖的它便被一并淘汰了。外海战船第一次大规模参战是在元代,帝国在东征日本的行动中调集了 900艘海船,其中 1/3是中小型战船。遗憾的是天公不做美,一场台风使东征变成了壮观的海难事故。
  明代初期是中国外海战船发展的巅峰,但在气度非凡的郑和远洋船队最后一次巡视了帝国威名所至后,随之而来的却是外海舰队物极必反般的一蹶不振。当然这个一蹶不振并非指战船种类不再发展,而是指中国水军从此将告别巨舰和远洋,回到一个很低的起点,与落后的倭寇水军纠缠不清,干等着欧洲炮舰迎头赶上。
  在倭患频生的明代中后期,外海战船的体形非但始终没有超过南宋海鹘战舰的水平,反而在朝廷的扶持不利下落入了小艇战略的怪圈。如当时的戚继光舰队,就由大福船、海沧船和苍船组成,相对倭船而言的‘大’福船负责冲击,较小的海沧船负责歼敌,最小的苍船负责追击。这个怪圈既然阻挠了巨舰的发展,也就抑制了舰炮的发展,进而彻底打消了欧洲铁甲帆船那样的坚船利炮在中国出现的可能。在这个没落的时代,唯一有些精彩的战船,也许就只剩下联环舟和子母舟了。前者通长12米,两头高高翘起,占全长 1/3的前段装载着炸药,一旦撞上敌船,前段就借着碰撞与后段脱钩,并牢牢钉在敌船上,后段士兵随即点燃导火线,然后安全驶离。后者则通长11米,母舟等同于自杀炮台,后段腹内藏有子舟,当火炮轰开敌船时,母舟也会在猛烈的后坐力下破裂,子舟里的士兵则可全身而退。如果说南宋异形战船偏重诡诈,上述两款异形战船就唯有用犀利来评价了。
  介绍到明末,剩下的历史不说也罢,清代严守着明末战船的水平,直到鸦片战争后才猛醒,继而又在甲午战争中彻底绝望,只剩下无可挽回的悔恨与悲叹。中国最终没能成为海洋国家,尽管在从汉到明初的1500年中,其商队的航迹曾经遍布西太平洋、印度洋、直至波斯湾的蔚蓝海洋,长度远远超过繁荣的地中海贸易线,尽管其航海技术远播海内,产生了无与伦比的文明推动力,尽管其曾拥有世界首屈一指的优良战船,尽管。。。一切已成云烟,但每每遥想却依然倍感自豪。


 楼主| 发表于 2005-2-7 2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甲与盾

  铜与皮的关系是这样的,在厚度从薄到厚的转变中,硬度优势也从皮向铜过渡,加之铜在重量方面的劣势,其在青铜鼎盛的同时,却难以取代皮甲成为主流就不难理解了。至于胄,即头盔最初为何要用铜,恐怕原因还在于头部的性命悠关,以至并不显著的防护提高,也显得值得保留了。这点可从东周时反而多用皮胄看出。
  春秋战国之交,皮甲胄的发展达到鼎盛,影响深远的札甲成为非常成熟的甲式。札甲由表面涂漆的皮片编缀而成,身甲甲片为大块长方形,袖甲甲片较小,从下到上层层反压,以便臂部活动。
  
  到了秦代,札甲的长方形甲片已经日趋细小,从而更贴身和灵活,同时编缀技术也出现了阴线和阳线的区分。阴线和阳线并非术语,只是就表面特征而言。阳线在东周札甲的胸部以下和袖部已经使用,适用于臂、腰之类需要活动的部位,特征是甲片间有一段段较长的纵向绳段。阴线则是随着札甲胸背部制作的更为精细出现的,特征是甲片表面只露出几个极短的绳段,甲片间上下左右完全固定,适用于胸、背之类不需活动的部位。
  至此,甲片叠压、阴线和阳线的规范就基本形成了,此后中国甲会沿着这条路发展下去。
  进入炼钢业蓬蓬勃勃的西汉,铁甲胄逐渐取代了皮甲胄的往日地位,同时铁甲分化为精致的鱼鳞甲和普通札甲。鱼鳞甲是札甲登峰造极的结果,整套甲所用甲片可超过2200片,甲片叠压密似鱼鳞,考虑到当时的炼钢水平,毫无疑问只有显赫之人才能穿用。实际上,西汉鱼鳞甲即使与后世铁甲比较,也堪称精品了,因为在都懂炼钢的前提下,铁甲质量高低的决定力量只在于人工。鱼鳞甲历代从未普及过,或粗些或细些的札甲一直是士卒抵御冷兵器的标准甲。
  魏晋南北朝是甲式发展的重要过渡,接踵出现的筒袖铠、两当铠、明光铠,在汉与隋唐仿佛毫不相干的甲式间补充了舒缓的乐章。战乱的激励令铁甲质量有了近乎神奇的提高,传说诸葛亮筒袖铠竟能抵御拉力近 670公斤的强弩射击,真不知何人能开动此弩,既无人能开又何必指标定这麽高。传说可以商榷,但其中至少体现了当时对铁甲质量的重视。
  骑战鼎盛的南北朝,箭与骑兵甲在彼此赶超,作为箭之人质的战马也不得不披上了沉重的具装铠,从而导致了中国重骑兵先于欧洲 900年诞生。春秋战国之交战车马装备的皮甲胄也许可算最早的马甲胄,但直到东汉末年马甲胄的设计也尚未齐备,只有具装铠才称得上完整的马甲胄。如果说具装铠还有华而不实的内容,也许就是马臀上高昂的寄生了,它似乎只适宜在出征或凯旋时显示一下人马的昂扬斗志。
  隋唐最著名的甲是明光铠,其身甲由 4块底板组成,胸背各 2块,每块上有一面大圆护,从明光之名推测,圆护应由质量较高的钢铁制成,而底板大概是皮甲。尽管这种设计有图省事的嫌疑,但隋唐明光铠一改之前历代偷工减料的陋习,将护臂和延长的护腿纳入甲式基本要素,对后世却有重要影响。
  进入晚唐明光铠衰落了,整体化的身甲被札甲取代,经过五代的战乱,到宋代再次形成了成熟的制式。宋代甲胄通常只分成胄、护臂和身甲三部分,身甲为山字形,融合了身甲和护腿,在肩背腰部绑紧。甲按材料分为铁、皮、纸三等。纸甲的发明源自唐末,宋明两代成为军队的标准甲式之一,曾有一次定制 3万套的记载。其大概可算世界最早的凯夫拉装甲了,而且从用厚皱褶纸制成推测,应还利用了结构力学以增强防护。从被用于南方的记载来看,纸甲似乎有一定的防潮湿能力。而其中的优良者在轻便之余还兼备“劲矢不能洞”的坚固,也就难怪会有地方官申请拿 100套铁甲交换50套优质纸甲的记载了。历史到十四世纪开始转折,此时的欧洲可重达30公斤的大白盔甲逐渐兴起,而在中国,明代在将铁甲胄重量冲至28.5公斤的历史新高后,正因火器的发展而向轻便过渡。甲胄向坚实迈进的方向早该过时,即便是大马士革钢制成的大白盔甲,也会被拉力40公斤以上弓弩射出的钢箭在 100米之外轻易洞穿。中国的甲胄发展由于人民战争而较之欧洲更为实事求是,对冷兵器的超常规防护,往往仅用多套几件甲了事,而这种务实精神到了火器时代,将毅然令重甲退出历史舞台。明代是轻重甲地位交替的年代,清代则是轻甲发扬光大的年代。三国时由西域传入可防远箭的锁子甲,始于明代沾湿可御远枪的绵甲,都成为此时的主力甲式。头顶高缨尖胄、外套嵌满铁钉的宽大绵甲、内穿铁环连缀之网甲的八旗铁骑是清庭武功的象征。
甲胄的衰落是势所必然,在枪炮威力大幅提升的排挤下,当连轻甲也
变成累赘的时候,新式军服看起来就不是那麽软弱了。
  盾的用途是将杀伤力加以消耗或偏导,以及作为助攻武器。由于重量问题,历代盾牌都以藤、木或皮盾为主,由于木、皮盾表面需要涂漆以防潮腐,便连带产生了精美的盾面图案。西汉以前盾的样式都接近长方形,分为步用和车用,步盾长大利于防箭和维持阵列,车盾短窄利于车上使用。防护最大的威胁是刺,刺的力量足以在攻击点上聚集起高达数百公斤的压力,是刀剑劈砍无法企及的。因此时至战国,用于近战的双弧形方盾就盛行起来,纵中线凸起的形状,有利于分解刺的力量。随着骑兵的兴起,西汉出现了椭圆形盾牌,骑兵可以单手举着抵御攻击。这种样式在经过魏晋南北朝的遗弃,又被宋代捡起后,就变成了绑在骑兵左小臂上用来防箭的圆形旁牌。与此同时,步盾经过汉魏的发展,东晋南北朝开始盛行一种很长的六边形盾,这是双弧形方盾的改进版,整个盾面纵向内弯,就像一片叶子。作战时不仅可以手持,还能将底部尖角插在地上,用棍支起。而这种样式在去掉底部尖角后,就成了宋代的步兵旁牌。
  盾牌介绍到宋代,就缺乏了往下的趣味,剩下的发展无非是略微改变形状,已经没有了进步的意味。如果为了有个舒缓些的收笔一定要继续,或许就只有火牌值得一提了。严格来说火牌称不上盾的进步,而只是将火器配备于盾牌的尝试,但换个角度考虑,那跟随火牌徐徐推进的步兵小组,猛然间火器齐发,随即一拥而上制服敌人,场面倒颇有些当代防暴警察的感觉。
第五章 车与舟

  战车是夏代发明的。构成战车的主要材料是木,因为木上涂有以防潮蛀的漆,所以战车大都呈现棕黑色。尽管历代的制式略有相异,但结构都大体分为车厢、车轮、底盘和马具四部分。车厢是一个能容纳 1名御者和 2名战斗员,呈三角形站立的作战平台。由底盘支撑,深度 0.8 - 1米,宽度 1.3 - 1.6米,口开在厢后。除了战国时有些在后半部安装了铜甲片外,通常无装甲。由于车厢树立在高大的车轮之上,便赋予了车兵突出的高度,步兵顶多及腹、骑兵至多齐胸的对比,使其拥有凌驾于两者的攻防优势。
  车轮大体分为毂、辐和辋。东周前轮径 1.3 - 1.4米,之后为加强转弯时的横向稳定性,缩小至1.24米左右。毂是车轮中心的圆木,包括两侧
用以分担压力的毂饰,总长可达数十厘米,由是战车又称‘长毂’。毂中心有用以穿轴的圆孔,西周时涂油,战国时又加装铁圈,都为降低磨损。辐即辐条,连接毂和辋,能调动近半个车轮的同类对辋所受压力予以支撑,较轻便又坚固,出于强化目的,车轮的辐条数从商代至战国持续增加。辋就是轮圈,分为双层,每层由两个半圈经铜片箍合而成,轨宽在西周时缩窄至成熟。
  底盘包括辕和轴。长杆状的辕嵌在车厢与轴之间,垂直于轴,并在前部与马具连接。轴是固定式的,这也许是图省事,又似乎意在利用孤立双轮的办法增强转弯性能,总之轴不连接车轮,而是穿过毂,并用铜销对两者位置关系加以卡定。穿毂部位在西周时涂油,战国时又包裹铁圈,都为降低磨损。轴两端有青铜轴头饰,既起到保护轴头的作用,春秋后还演变为驱杀步兵的扁矛,但其无法像地中海战车上的同族般旋转绞杀,只能作为撞角。
  马具包括衡和轭。衡是垂直于辕的长杆,连接着辕和两副轭,悬于中间两匹马的背部。轭负责固定中间两匹马,并传递其拉力。从马具的作用判断,所谓四马战车,似乎只是在两马战车上附加两匹马而已,而这两匹马,仅是简单的用绳索与相邻内侧马头颈相系、并将胸部的皮绳直接系到轴上,并不能充分发挥力量。战车的做工以西周为承前启后,为后代树立了参考榜样。其时造车规范严格,仅车轮就要经过以规测轮圆、以矩、悬绳和水浮测辐槽间距、辐条正直和材质均匀、以黍米比较两毂容量、以秤比较两轮重量等一系列检测,质量之高可见一斑。
  说完战车本身,再来看战车赖以作战的武力与动力,即人与马。提到人,战车可算中国古代最具阶级色彩的兵器了。在从夏到西周的漫长岁月中,高大雄伟的战车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只有贵族才有资格驾驶。这固然可以解释为阶级专政,但车战所需的精湛技艺,唯有财大气粗的贵族有机会到学校学习,却也是不争的事实。随后的春秋,某些国人借着加入武士阶层,终于得以专心训练并登上了战车,但宗族地位更低的庶民和奴隶,却依然无缘。直到战车临近淘汰的战国,伴随宗族的彻底解体,门槛才获得了短暂的开放。
  关于战车战斗员的配备,流行的说法是 2人分持弓箭和戈矛,显然过于理想主义了,似乎皆配备弓箭戈矛更为正确。车兵的训练很严格,其中尤以驾驶战车的御艺和远距杀敌的射艺倍受推崇。进入西周后,随着战车的精良和车战规模的升级,战术更趋复杂,从而促使要求更甚,产生了五驭五射的规范。
  所谓五驭是对御艺的五项检验。即无论车速快慢,车铃要节奏分明;走在河边弯曲小路,车不能落水;通过有国君标志的地方,要从容致敬;在蜿蜒的道路上,要使四马合作默契,车身转弯流畅;田猎中能将鸟兽驱赶到车左面,供左侧战斗员射猎。这些看似孤立的要求,蕴含着配合、交锋等驾车技巧。而因应战术与御艺的互相促进,此时发号施令的车长也不再由左侧战斗员出任,御者集决策与控制于一身,使战车便于应付战场变化。
  所谓五射则是对射艺的五项检验。包括拉弓满到前手食指前只露出箭头;双臂舒展到与箭平行,稳定到可以放置水杯;弓身弯曲好似一口井;后手夹四支箭,依次连续射出;射出的箭不走抛物线,从下巴底下直穿敌人咽喉。这些要求针对的可不是弓兵,而是站在奔驰颠簸战车上的车兵。尽管不同记载对检验方法的描述有出入,但仅从上面一种描述中,已足见当时箭术之高超。虽然五御五射已很严格,不过要求并未就此满足。时至战国,随着战争的进一步升级和兵源的扩大,对车兵还有了明确的体质要求。凡荣登战车者,必须年龄40以下、身高1.73以上、且能追逐奔马。精锐的甲士得来不易,其生命安全自然受到格外重视。因此无论是起初贵族自费的行为,还是后来演变为国家配发的标准,甲士始终拥有全军最精良的盔甲,尤其是不便躲闪的御者,秦代时更连双臂都包裹个严实。除盔甲外,战斗员还配备一种先秦特有的、便于战车上使用的小方盾。不过牺牲在所难免,为了保证甲士死伤战车不致瘫痪,西周后有了傍车而行的预备甲士,西周时为每车 7人。
  该说马了。秦俑和唐三彩都堪称世界艺术珍品,但其中迥然不同的战马形象却反映了中国战马的发展轨迹。与秦汉后在内外杂交下培育起来的硕壮唐马相比,土生土长的先秦战马委实其貌不扬,矮小粗糙得令人沮丧。可叹中国虽为世界马种发源地之一,本土及周边马种却先天不足,纵有吃苦耐劳的品性,却失之速力。试想如若盛产宝马良驹,那麽凭着历代坚持不懈的马政,何愁不能拥有傲视天下的滚滚铁蹄呢?
先秦战马主要分为中原原产马和西北秦马两支。前者虽然日后为极富耐力的蒙古马淘汰,但从春秋卫文公时期,仅卫国就有体高1.38米以上的
母马3000匹的记载中,依然能略窥其当年风光。后者是历代西北战马的重要血统之一,也是如今中国三大名马之一—河曲马的前身,在战国晚期的强秦,其战马体高均在1.33米以上。这些记载中的战马,固然与动辄 1.5米左右、速力兼备的地中海战马根本没得比,但对只产小型马的中国而言,却堪称先秦时代劳动与技术的结晶。
  供战马披挂的甲胄出现于春秋,这是中国最早的马甲,材料是表面涂漆的皮片,绘有精美繁冗的花纹。威武的花纹除了能振奋军心,有时也是一种武器,据传晋楚城濮之战中,晋军将虎皮蒙在马背上,竟吓坏了对方战马。可惜古人并不像今人那麽重视迷彩,这种战例也便寥寥可数。
  战车给人的表面印象是速与力的强大结合、是奔驰的堡垒,不过一旦考虑到其虽经历了夏商的独立成军、西周和春秋的车步混编、战国的复归往古等变迁,却始终恪守着步兵领队的角色,实际的机动性就大大值得怀疑了。
  春秋是车战的鼎盛时期,也是车步混编的高峰,西周时每辆战车步兵15人的编制,在春秋中期以后,已经发展为60人甚至更多,部署于战车的前锋和左右翼,有如此庞大的直属步兵拖累,即便是更为灵活的骑兵,恐怕也无法指望有游击疆场的自如了。两军在主将战车的肃杀战鼓中缓慢接近,当近至只有数百米的时候,前锋一分,战车全线杀出,步兵紧随其后,轮碾声、蹄踏声、战旗猎猎、战鼓隆隆、马嘶人喧霎时混为烈岚,破空箭雨下的人仰车翻之后,两股宽大的洪流猛烈碰撞在一起,突刺、拦啄、闪避将血肉与沙尘搅拌—以上描述大约应是当时的战场写照。
  战车主战的局面,时至战国有了变化。也许正为对抗战车,战国强弩机构虽较简陋,凶猛却不逊于历代,据记载韩国强弩可至 600步,估计有效射程不下 260米。弩外弓内的箭阵成了对抗车阵的利器,在强弩威力的笼罩下,皮甲的防护顿显寒酸,使战车的性价比面临严重威胁,加之许多不便战车行驶的地域也成为了战场,战车的主战地位开始没落了。不过战车的衰落并非是急转直下,战车虽已失去主战地位,但作为步
  兵冲锋的强力铁拳,作为骑兵队的指挥中枢,依然具有实用价值。这个没落的过程一直持续到西汉,直至汉匈战争促使骑兵异军突起抛弃战车的跟随,而中原随着内战的终结也婉拒了战车的协助,才黯然退出了纵横驰骋2000年的历史舞台。
  战车衰落的同时,战船却在崛起,巧合的是,也基本发展了2000年,并且创造了远为前者辉煌得多的历史。船最初只用来运送部队和物资,专事战斗的船只,则要推延至春秋末期,随着南方诸国建立水军,才步入历史。兵非杂不利,先秦战船也有大中小的区别,虽然各国船型名目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大者用于正攻和指挥、中者用于游击、小者用于侦察。战船中以‘大翼’最巨,长可至24米,船体狭长适合快航,配有战斗员41人,桨手50人。汉代是中国船舶发展的关键时期,战船在规模、分工和船舶技术方面都有长足发展。当时的水军称为‘楼船士’,西汉武帝时期,其规模已经发展到与车骑步并列的程度,有发动20余万进攻南越的记载,战船之多自不待言。战船分工也较先秦更细致,大至楼船,小至艇,多达 8种,其中的蒙冲和斗舰因著名的赤壁之战而脍炙人口。伴随分工细化而来的是对每种功能的挖掘。以楼船为例,船楼已从其前身大翼的 2层增为 3层,进一步提高了攻击力和侦察力。再以斗舰为例,特点是船壳用多重木板加固以利冲撞,且四面竖立着防御矢石的挡板。
  汉代船舶技术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的骄傲,西汉的橹和钉,东汉的舵和中国式硬帆,都是其成果中的最辉煌者。橹变桨的前后划水为左右拨水,能够连续做有用功,推进效率大大优于桨,是现代螺旋推进器的前身。舵弥补了舵桨控制航向的笨拙,十二世纪传入欧洲后,为诞生于惊涛骇浪中的大航海时代创造了条件。钉和中国式硬帆虽称不上世界发明,但钉能使船舶更坚固,从而造得更大,而硬帆的操作灵活、航行平稳、对帆布质量的较低要求、以及升降的快捷,则使其成为世界最优秀帆种之一。进入西晋,大型战船得到了突出发展。据记载晋灭吴时使用了一种叫做‘连舫’的多体战船,长宽各达 180米,承载2000余人,上设木城,四门皆可驰马来往。如果这还只能算浮舟而非战船,那麽时至隋代,隋将杨素灭陈时动用的‘五牙’楼船,就是无可置疑的巨舰了。‘五牙’楼船高达30米,有船楼 5层,拥有 800人的海量吞吐,四面甲板还备有 6架长达15米的新式武器—拍竿。拍竿相当于利用了杠杆原理的巨型长锤,靠下落能量砸击靠近的敌船,是中国古代战船上最大的武器。经过魏晋南北朝乱世的积累,唐代造船技术已经相当精良,船身普遍使用铁钉钉合,石灰桐油添塞船缝,结构十分坚固和严密。此外,唐代还发明了轮桨、水密隔舱和水罗盘。轮桨的样子很像水车,安装在船舷两侧,每对为 1车,以轴相连,水手踩动轴上的踏板,轴转带动轮桨划水,是螺旋桨出现前最高效的推进方式。水密隔舱技术,则利用彼此隔绝的船舱,使漏水的舱室不至轻易危及整条船的安全,这项技术至今仍是船舶不可或缺的。
  与船舶技术的成熟相比照,唐代的战船序列却颇为保守,内河战船种类比前代没有任何增加,只是出现了一种叫做海鹘的战船。这是中国第一种外海战船,据传船身前倾,两侧安有多对用于增强稳定的浮板,形态酷似俯冲的海鸟。从南宋秦世辅创制的海鹘战舰,长31米,宽 5.5米,有10橹,仅能容水手42人,战士 108人的记载推断,唐代海鹘应该只会更小。外海战船的出现显示了逐渐萌动的海防问题,而事实上,这个问题到了明代,还将格外严峻起来。
  南宋战船中最具个性的是各式各样的异形船,其不拘一格的奇思妙想,使残酷的战争由然而生出些玩味。如张贵所制的无底船,船后部中间无底,加以伪装,敌军不知情下跳上,就会落水被歼。如冯湛所制之船,平底可以涉浅,战船盖可以迎敌,海船头尾可以破浪。又如马定远的‘马船’,女墙轮桨都可以拆卸,既可运输又可作战。除了异形船,南宋车船发展更是蓬勃,不仅官军大量装备车船,连起义军也不例外,甚至体形亦不逊于官军。如杨麽起义军在洞庭湖水战中使用的车船,采用楼船船型,长达 110米,可容纳千余人,上设高楼和拍竿,有轮桨22 -24车,轮桨外侧装有裙板。
  至于外海战船,则按照长江南北海域划分为两类。长江以北多淤沙浅滩,缺乏良港,使用平底方头的沙船,长江以南使用吃水较深,利于破浪的尖头尖底船。后者以福建所造的‘福船’为最好。此外,战船的武器序列此时增添了宋军的招牌武器—投石机。只可惜好景不长,明初时随着战船用冲撞取代了拍竿,用火铳和推力火箭淘汰了弓弩,百无聊赖的它便被一并淘汰了。外海战船第一次大规模参战是在元代,帝国在东征日本的行动中调集了 900艘海船,其中 1/3是中小型战船。遗憾的是天公不做美,一场台风使东征变成了壮观的海难事故。
  明代初期是中国外海战船发展的巅峰,但在气度非凡的郑和远洋船队最后一次巡视了帝国威名所至后,随之而来的却是外海舰队物极必反般的一蹶不振。当然这个一蹶不振并非指战船种类不再发展,而是指中国水军从此将告别巨舰和远洋,回到一个很低的起点,与落后的倭寇水军纠缠不清,干等着欧洲炮舰迎头赶上。
  在倭患频生的明代中后期,外海战船的体形非但始终没有超过南宋海鹘战舰的水平,反而在朝廷的扶持不利下落入了小艇战略的怪圈。如当时的戚继光舰队,就由大福船、海沧船和苍船组成,相对倭船而言的‘大’福船负责冲击,较小的海沧船负责歼敌,最小的苍船负责追击。这个怪圈既然阻挠了巨舰的发展,也就抑制了舰炮的发展,进而彻底打消了欧洲铁甲帆船那样的坚船利炮在中国出现的可能。在这个没落的时代,唯一有些精彩的战船,也许就只剩下联环舟和子母舟了。前者通长12米,两头高高翘起,占全长 1/3的前段装载着炸药,一旦撞上敌船,前段就借着碰撞与后段脱钩,并牢牢钉在敌船上,后段士兵随即点燃导火线,然后安全驶离。后者则通长11米,母舟等同于自杀炮台,后段腹内藏有子舟,当火炮轰开敌船时,母舟也会在猛烈的后坐力下破裂,子舟里的士兵则可全身而退。如果说南宋异形战船偏重诡诈,上述两款异形战船就唯有用犀利来评价了。
  介绍到明末,剩下的历史不说也罢,清代严守着明末战船的水平,直到鸦片战争后才猛醒,继而又在甲午战争中彻底绝望,只剩下无可挽回的悔恨与悲叹。中国最终没能成为海洋国家,尽管在从汉到明初的1500年中,其商队的航迹曾经遍布西太平洋、印度洋、直至波斯湾的蔚蓝海洋,长度远远超过繁荣的地中海贸易线,尽管其航海技术远播海内,产生了无与伦比的文明推动力,尽管其曾拥有世界首屈一指的优良战船,尽管。。。一切已成云烟,但每每遥想却依然倍感自豪。


 楼主| 发表于 2005-2-7 2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章 攻与守

  古代战争分为四类,即战、御、攻、守。战指野战进攻,御指野战防御,攻与守,则专指城池争夺中的攻城与守城。
  最早的城防设施出现在距今5000 -7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但正如村落称不上城市,其设施也只是一两道壕沟,略为反映了当时部落定居时间延长,所带来的更高防御要求罢了。到了距今4000 -500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定居下来的父系氏族们便开始修筑城墙了。早期的城墙很简陋,如河南安阳后屯遗址中墙宽仅 2 - 4米的低矮夯土墙,内蒙古包头东郊阿善遗址中残墙较高处仅有 1.7米的石墙等。因为太矮小了,这些城墙甚至连地基也不需要。不过千万不要轻视它们,应付当时与其叫战争,不若称为械斗的争斗,这已经足够了。龙山文化中晚期,也就是五帝时代,随着部落的兴盛,真正意义的城池开始出现了。作为其中代表的平凉台古城,形状已经采用了正方形,说明城市布局有了统一的规划,城墙总长 740米,墙高 6米左右,根部厚13米,顶部宽达 8 -10米,可容纳大部队的调动和战斗。此墙的修筑采用了先进的板筑法,即先夯筑陡直内墙,两侧再以护城坡加固,此法可在增加高度的同时,抑制坡度的同步增长,使城墙较为陡直难攻。而随着这类较高大城墙的出现,为避免因土质问题造成塌陷,地基就成了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
  公元前21世纪末,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帝国—夏,建立了。但帝国的建立并未促进夏代城防设施的发展,平凉台古城的防御水平终其历史也未被超越。直到商代初期,墙根厚度20米左右,高度达到10米左右的城墙,才在夏代以来面积急剧膨胀的城市四周耸立了起来。此时的城墙不但更为高大,而且做工也更细致。护城坡经过铲削平整后,会铺上防雨水冲刷的碎石。内墙夯层间设有夯窝,使夯层嵌接,城墙更加牢固。可惜的是,除了平稳的沿着高大细致发展外,从商到西周,城防技术并无新的内容。这或许是由于当时的防御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进攻手段的发展吧?攻的软弱自然无法激励守的进步。直到春秋时期,随着车辆制造技术的进步,攻城技术才终于进入大发展时期。春秋发明的临车、冲车、愤辒、修橹和抛石机,第一次将守城方笼罩在重型装备威胁之下。临车上悬吊的箭屋,伸入空中可达10米以上,能居高临下射击守城方。冲车将一捆大木装在车架上,专门撞击城门。愤辒顶部蒙以生牛皮,可推至护城壕甚至城脚,进行填埋或挖掘作业。修橹与愤辒相似,但职责在于掩护部队接近城下。至于抛石车,更是一种由人力拉放,可将石块抛向目标的先进武器,不过当时威力的不大,石块重不过几公斤,能飞 300米左右,砸人欠准,轰城嫌轻,倒是更适合抛射熏烧功能的烟火弹或阻滞功能的蒺藜。抛石车后世曾一度失传,但再次复出竟掀起了一场攻守变革,这将在后面细说。
  重型攻城器的涌现,带来了战术的大大丰富。原先单纯的人海战术,已转变为愤辒特种作业、临车和抛石机火力压制、修橹重甲掩护、冲车攻敌软肋、单兵钩索攀城的联合作战。等到战国时期,云梯、水淹和地道出现,中国冷兵器时代的攻城战术就算基本齐备了。面临攻城技术的突飞猛进,一向慵懒的城守技术此时也不敢再怠慢了。由于采用悬板夯筑法,城墙已不再需要护城坡,因此愈加陡直。而女墙、角楼、悬门、瓮城、单层城楼和吊桥等新式工事也一一登场了。女墙可以隐蔽守军行动,遮挡临车攻击。角楼建在城角,用以抵御可能遭受的两面夹攻。悬门吊于城门洞中部,待敌军破门后紧急落下,可将其一分为二各个击破。瓮城是主城城门外的半座小城,墙与主城等高,瓮城城门偏设,使主城守军也能射杀到攻门敌军,而一旦敌军破门进入瓮城,更会陷入四面居高临下的夹击。城门之上建单层城楼,是城门争夺日趋激烈的表现。桥身能被提离地面的吊桥则已被用于一些纯军事功能的城池。除上述之外,在吴越水乡,随同跨河而建的水城的出现,供船舶往来的水门也诞生了。
  春秋攻守技术的飞跃,还只是战国鏖战的序曲。除了南宋,在中国攻与守的历史中,再没有比战国更辉煌的时期了。此间产生的完整攻守法则,令秦汉隋唐军事家们的思索无出其右。战国城防层次分明,阵地从城外15公里便铺展开来,由外向内划分为荒芜圈、警戒圈和城防圈。
距城15公里范围内是荒芜圈,实行坚壁清野,能撤进城的全部运走,如果必要,还会将带不走的付之一炬,并向水井投毒。离城 5公里处,就进入了警戒圈。延警戒圈边缘,每隔一定间隔,在制高点上设 3人侦察哨一座,形成一道警戒线。侦察哨之后,每隔 1.5公里设一联络哨,保持侦察哨与城池间的联络。白天的联络信号是,发现敌军举一帜,接近警戒线举两帜,进入举三帜,向城市而来举四帜,接近城郊举五帜。晚间则以火代帜。此外,各要道和关卡,还要设置 3人一组的机动小队,负责侦察和反间谍。这道三位一体的警戒圈,会在敌军进至城郊,即将围城时撤回。城上远射兵器射之所及便是城防圈的边缘,在此范围内的城外地物一律铲平,以扫清射角和视线。在距墙根10米外是护城壕。壕内有水就在水面下10厘米交错埋插长短不一的竹刺。城门外的护城壕上会架设转关桥,这种桥只有一根梁,梁的两端伸出支于壕沿的横木,当敌人行至桥上时,拉动机关使横木缩回,桥面便会翻转,令敌坠入壕内。在护城壕后,有时会附加一道木篱或夯土的矮墙,称为‘冯垣’,后
面部署士兵,待敌军进入护城河或壕沟范围,配合城上守军,以武器杀伤或柴草熏烧之。再向内,是宽 2.5米的拒马带,主要用于阻碍敌军云梯接近。在守军出入的地段,拒马会浅埋成易于移动的状态,并在城顶加以标志。最后,在距墙 2.5米以内,是 5行高出地面 0.5米的交错尖木桩,兼有阻碍敌人攀城和刺死坠落之敌的功能。接下去才是城墙,这是攻入城池的最后屏障。当时城墙的高度已由春秋的10 -12米,增至不逊后世的15米以上。墙顶宽度足有 7 -10米,守军可在上面自如的机动和战斗。延墙两侧有厚 1米、高 0.6 - 1.4米的女墙,其中外侧女墙较高,开有外宽内窄的射击孔。除了城角建有永久性的角楼外,战时还要延墙添置大量临时楼台。每隔60米,建一座突出外侧城墙 1米的观察楼。每隔 180米,建一座突出外侧城墙 3米、用以消灭城下死角和夹击城下敌军的木楼。同样,每隔180米,还竖有一堵 3米高尖木桩连成的横墙,平时开小门供穿行,敌军登城后封闭作为路障。最后每隔 360米,再建一座突出内侧女墙 4.6米的木楼,以备攻击入城之敌。墙根厚达20米,甚至40米,即使城基被挖空,也不至因失去重心而坍塌。每隔约 200米,由内向外挖掘,接近外侧 5 - 6寸时停止,即形成一道暗门,留作突击杀出之用。暗门内侧还备有带风箱的窑灶、柴草和障碍车,以备敌军发现,从中杀入时,加以烟熏和堵塞通道。
  城楼之下,城门洞内外侧都设城门,门洞中部还有辘轳升降的悬门。三道门都设有活动射孔。为了防御火攻,除了在门楼中预备水罐水盆及长柄麻袋外,还用间隔16厘米、突出 2 - 3厘米、交错排列的圆头木桩在门外侧钉上厚泥,这种方法直到宋代才被铁皮包裹法淘汰。与城外的步步设防相比,城内却是一幅畅通景象。城门两侧和城角的宽大登城道,连接着延墙铺设的环城路。环城路与各要道相连,构成城内四通八达的网路。不过城内也并非长驱直入之地,必要时,环城路之后会修筑一道称为‘傅堞’的夯土矮墙,墙前再挖一道深 3.5米,宽 3米的壕沟,内塞柴草。一旦敌军入城,即引燃柴草形成火墙,并据墙与城墙友军夹击之于环城路上。
  当时守城的通常密度是,正规兵每1.84米 1人,征集的百姓每 2.3米1人。占征集百姓25 %的成年男子担任兵员,占50 %的成年女子负责工程
作业和运输战材,剩下的老弱担任后勤杂务。武器配发则按照,每50 -90米设抛石车一座,每20米存放修补城墙工事的柴捆20捆,每45米设置锅灶、水瓮及沙土,每 4米存放弩、戟、连梃、斧、椎各 1,及一些石块和蒺藜等的原则。人员或武器不足时举旗为号,苍鹰表示需要敢死队支援,双兔表示需要大队人马支援,狗表示需要补充远射兵器,羽表示需要补充格斗兵器,赤表示需要火战器材,白表示需要滚石等等。
除了上面提到的标准装备外,当时还出现了一些新式装备。如悬脾、累答和火擂木。悬脾中藏有士兵,顺着城墙吊放,从侧面刺杀爬城敌军。
累答就是粗麻绳编成的软幕,涂泥浆的悬挂在墙前充当廉价的盾牌,不涂泥浆的可以点燃后覆盖剩下敌军。火擂木是在两轮中间捆扎一束柴草,点燃后顺城坡滚下砸烧敌军。而随着弩用于军事,城头也出现了其后很长一段时期绝迹了的床弩,及永远绝迹了的转射机。前者在当时需10人操纵,有 2副绞盘供上弦, 1副供顺绳拉回射出的巨箭,既能发射 2.3米长的巨箭,也可一次装填60支普通箭,相对南北朝之后的同类,这样的床弩还是略显弱些。后者是固定在木架上的弩,虽然固定依然可朝任何方向射击,功能类似地中海叙拉古的弓式弩炮,从由 2人操纵判断,似乎也是绞盘上弦,可惜后来彻底失传了。
  针对如此森严的防御,攻方除又发明了带有轮子的壕桥,用以缩短打通护城壕的时间外,更总结出强攻、压制、地道和水淹四类战术,予以对抗。强攻是或用冲撞、焚烧等办法破坏城门,或遣单兵蜂拥而上攻占城墙、抑或借夜幕派单兵接近城池,而后对城墙展开强攻。此战术中前两种情况最怕守方拼死抵挡,连射带刺、连砸带呛、连烧带浇,一同猛打下来,必然损失惨重。后一种情况最怕守军点燃火炬伸出墙外,用眩目火光封闭城头情况,使攻城者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压制是利用临车或土台对城墙进行居高临下的火力压制,适于骚扰守军或掩护强攻。此战术最怕以高制高,如果城墙上增建 8米高的木城,使总高度超过25米,不但临车达不到,就是堆积土台也不可能立竿见影,到时候木城外侧悬挂累答,城上设置床弩和抛石车,制高点必稳操在手。
  地道是挖掘通向城墙的地洞,并用木桩支撑,然后或发动突袭攻入城内,或烧毁木桩使城墙塌陷。此战术也有所惧,一方面头顶的护城河会增加挖掘难度,另一方面一旦守军观察到城外的异常,就会在城墙内侧的相关地段每10米埋设一口大瓮监听地下,而后派出作业组向城外挖掘,每掘进2米,下降0.7米,直挖至墙外,随后横向掘进至地道侧面,设置风箱和隔板后,突然撞开相隔土层灌入浓烟,并通过隔板的活动小孔压制反抗,则计划必败。
  水淹适用于临近河流的城池,堵塞河道引水淹城,令守城方不攻自溃。此战法要严防守军突袭堤坝,并且注意驻扎地点,否则搞不好自家反会陷入汪洋,晋阳之战中的赵襄子军,就是通过反灌智伯军转败为胜的。可见,尽管攻城技术在进步,但在守城技术的对抗下,攻还是远远难于守的。不过这种不平等很可理解,守方是将长期积累的人力化为城墙保存着,攻方是一次出动所有人力,两者战场上的不平等,实际正体现了投入力量的平等。在战国时期,攻防双方的兵力可以悬殊到这样的程度,假如攻方以10万之众围攻,按《墨子》中的论证,守方只需将4000余人,按每 2米 9人的密度部署,即可在最大不过 920米的主攻方向上挫敌锐气。
  丰富的攻守技术虽助秦统一六国,但到了堪称帝国盛世的汉代,其发展却几乎陷入了停滞,直到进入魏晋,才再次启动。
  首先登场的是马面。陡直的城墙虽不利敌军攀爬,但同时也会增加城下死角的范围,尽管战国时就用突出外侧城墙的木楼和竖立尖木桩带加以弥补,不过针对此问题的永久性墙台还是出现了。马面突出城墙外侧,与城墙合为一体,上设供士兵休息的战棚,战棚四周有木桩围护。与各种城防新技术一样,马面用于战事较多的边防应该更早些,但被帝国腹地首次采用,则是在曹魏洛阳城的重建中。其次登场的是南北朝时的夏统万城。所以将统万城作为技术介绍,是因其除了有又长又多的马面外,还有多种先进之处,以至后世“深可为法”也。统万城墙身由‘三合土’夯筑而成,这种组成为石灰、沙粒和粘土的混凝土,至今仍为建筑良材,苍白色的墙体经过“锥入一寸,即杀作者”这般严酷的工程验收,以至“紧密如石,凿之则火出”。角楼被强化为巨型建筑,结构有些像如今的航空塔,但有多层,外面蒙以生牛皮,当时的皇帝赫连勃勃曾颂赞其“高隅隐日,崇墉际云”。马面内建仓库,既利于迅速补充军需,也开创了明代在城墙内侧修筑藏兵洞的先河。最后登场的则是唐代的多项新发展。
  工事方面的发展大多是基于战国已有技术的加强,像傅堞演变而来的重城,即城中之城,冯垣演变而来的碉堡式工事—羊马城,以及为对抗床弩攻击而在城门、城角、直至整堵墙表面砌砖的砖城等,只有弩台是个例外。弩台为方形,根部边长14米,高15米,顶部边长 7米,四周围有夯土墙。台底开门,守军可通过天井的绳梯爬上台顶。台顶架有毡帐,内藏 5名弩手及各种军需。将弩台在距城墙 150米之外,间隔 150米设置一圈,就形成了城墙与弩台、弩台与邻台互相支援的交叉火力网。
  装备方面也有不少发展。战国时的累答,已经改为荆条编制或用布缝制,火擂木则改为韦草灌油蜡制成,形状如同燕尾,称为‘燕尾炬’,抛
石机也增加了转向功能。此外,还有新出现的铁鸱角、叉竿和钩。‘鸱’是鹞子之意,铁鸱角自然就是铁鹰爪了,专门从城上抛下钩砸敌军。叉竿的效果相当残忍,顺云梯向下推,用横刃切断敌人手足。钩竿可以钩住云梯向外推,使敌军上下不能,眼睁睁被一一干掉。
  如果说春秋攻城技术的发展,是基于攻城手段的贫乏,战国攻城技术的发展,是基于攻城谋略的贫乏,那麽到了魏晋隋唐,在城防日趋森严的情况下,攻城技术自然就要向强化威力的方向发展。时至唐代,床弩和抛石车不但从失落的历史中重获新生,其威力亦不可与往日并论,唐初李世民围攻洛阳时,动用的床弩由 8张弩连成,所用之箭粗如车条,箭镞大如巨斧,抛石车所用的石块,已重达30公斤。
  再次提到抛石车,就需要细说一下了。这是一种利用杠杆原理抛射石弹的大型人力远射兵器,春秋时期已开始使用,隋唐以后成为攻守城的重要兵器。但宋代较隋唐更有进一步的发展,不仅用于攻守城,而且用于野战,不仅抛射石弹,而且抛射燃烧或爆炸弹。宋代抛石车按组成杠杆的杆数划分轻重级别,几杆就称为几‘梢’。重型的五梢和七梢,需要 150到 250人拉绳,抛射 4、50公斤的石弹,多用于守城。中型抛石车有的装有四轮,可供野战使用。而最轻型的只需 2人拉放,石弹仅0.25公斤重,甚至可用泥弹代替,虽然简陋,但击中人也会致残,击中要害也能致命。
  到南宋末年,蒙古攻占襄阳中,就首次使用半自动投射的襄阳炮了。这种抛石车在杠杆后端挂有一块巨大的铁块或石块,平时用铁钩钩住杠杆,放时只要把铁钩扯开,重物下坠,就能抛出石弹。由于人力需求较少,此炮比旧式前辈威力大得多,射程也更远,攻襄阳时,曾抛射近90公斤的石弹,将地面砸出 2米多深的弹坑。虽然相比欧洲中世纪巨型投石车动辄数百公斤的石弹,抛石车的威力小得多,但弧线很大的弹道却使两者的战术功能很相似。一场由抛石车导致的攻守变革终于在北宋末年爆发了。这场革命的发生应该感谢地处帝国之北的金国,正是这个塞外藩邦,凭借草原民族的骠悍气魄,极大的促进了抛石车的应用,使万炮齐鸣于中原大地。据记载,金军在灭亡北宋的汴京之战中,一夜之间架设抛石车5000余座,以汴京长达50里的外墙,每里还要分得 100座。金军为了搜集足够的石弹,将汴京附近的石制品洗劫一空。攻城时,先将护城河填平,而后万炮齐发,再辅以大量强弩,一举击溃守城部队的部署,进而出动与城墙等高、可容纳80人的巨型攻城车—对楼展开登城战。量变到质变,大量抛石车的运用促发了全新战术的诞生,其流星雨般猛烈的打击令戒备森严的城防完全无法招架。
  针对这种新战术,提出系统城防思想的是南宋初年一位叫做陈规的杰出文官。此人极富谋略,发明过竹竿火枪,更指挥过大量保卫战,也亲身体会到抛石车集群轰击对攻防双方的巨大影响。尤其是金军对德安发动的9次进攻,每次都动用了抛石车,最后一次竟连续轰击14昼夜,可以想象那是何等的惨烈场面。然而其凭借着过人的谋略,屡屡在各城挫败为数众多的金军,奠定了其作为那个时代城防第一人的历史地位。其所撰写的《守城录》,至今仍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兵书之一。陈规的城防思想涉及工事设计与防御战术两方面。其理想中的城池应具备如下改进。护城壕之后,距城墙 6 - 9米外,是一道高 4米,根厚 3米的羊马墙,墙上设有三个一组的‘品’字射击孔。羊马墙后有一道壕沟。之后又是一道墙。形成两壕三墙的障碍带。城墙宽顶缩窄至 5 - 6米,以降低被石弹击中的机会。用较能承受石弹轰击的平头墙取代有齿垛的女墙,墙上交错开设两排孔口,供射击和刺杀之用。在马面上修筑平头墙,以取代经不起石弹攻击的战棚。城角由从前的较易被石弹轰塌的直角城角,改为半圆形,并且废除容易成为轰击目标的角楼。御敌性能较弱的单层城楼被双层城楼取代,下层近战,上层射箭。性价比较低的瓮城也被废除,改为在城门外15米和城门内 6米各筑一道根厚5米的10米高墙,墙宽以遮住城门两头 6 - 9米使城外无法侦察城门情况为宜。敌军攻门时以外墙与城门之间木寨据守,并从城头攻击其侧,敌军破门入城后,则在内墙与城门间的夹道展开两面夹击,同时从城头攻击其侧。
  而防御战术方面,其除了倡导守中有攻的防御和灵活周密的部署外,更提出了以炮对炮的理论。所谓以炮对炮,就是以射程 500米的抛石车打击敌军指挥点和抛石车阵地,以射程 400米的抛石车,打击敌军工程作业部队阵地,最后以射程300米的抛石车打击敌军的前线攻城器阵地。同时,为了防止遭到反击,以及减轻运送石弹的困难,抛石车不设置在城头,而是隐藏在城墙内侧,由城头上的指挥员指挥射击。
  遗憾的是,陈规的城防思想由于南宋的黯弱,未能得到充分实施,以至到了南宋末年元军入侵时,抛石车集群轰击仍旧屡试不爽。如攻打京师的龙德宫城时,元军仅攻打一个城角就设置13梢抛石车 100余座,昼夜连发,几天之内就堆起城墙高度。本朝况且如此,至于后代,就更置若罔闻了。
  经过短暂的元代,就又不得不谈到明清了。这两个朝代实在很不提气,一个是武备弛废,另一个连欧洲送上门的新式武器都不屑一顾,脑子彻底坏掉了。至于为什麽会坏掉,就不是本文讨论的问题了。不过相比之下,明代还稍微强一点儿。首先火枪和火炮都是那个时代发展起来的,虽然自己并没好好利用,但客观上无疑是对攻守技术的极大贡献。另外,还发明了瓮城箭楼、多重瓮城和藏兵洞。箭楼又叫‘万人敌’,代表之一就是前门楼子,一层层射击孔密密麻麻,确实雄伟。多重瓮城是种想把攻方烦死的设计,一个门接一个门,要想攻到底,还真不如跳墙呢!藏兵洞设在城墙内侧,用砖石加固,既提供了预备兵力的就近安置,又能作为掩蔽和休息的场所。
  而清代,由于最有成就的海防要塞不归这里谈,值得一提的也就是太平军的爆破战术了。必须承认太平军攻城很有一套,专门找了数千矿工挖地道,等到接近城墙时,就把用棉被、布袋、甚至棺材装着的火药安好,拖出一条2、3公里长的引信,远远引爆。霎时间闷声巨响,城墙坍塌,太平军便趁乱杀进城中。为了掩人耳目,太平军起初把入口选择在城外的空房子里,后来清军学精了,他们又改在隐蔽地形后面挖,而且还擂鼓掩盖地下的挖掘声。以至清军唯有无可奈何的称其为“至为险毒”,又评价太平军“掀翻巨城,如揭纸片”。

 楼主| 发表于 2005-2-7 21: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后记
  与中国古人相比,欧洲古人似乎更爱走极端,比如希腊的重装步兵、亚历山大的长矛方阵、罗马的龟甲阵、中古骑士的冲锋等。这也许与欧洲一直没有打破社会成员的严格等级,进入人民战争阶段有关。所以欧洲战争在火药时代前一直停留在了中国春秋之前的水平,作秀成分远多于实事求是,战死沙场也成了一种特权和荣誉,武士道泛滥。
  这种战争虽然充满理想和浪漫,显得格外高尚和美丽,却如同温室里的花朵劲不起自然检验,在异民族的打击下往往顿显其迂腐本质。亚历山大如果能来到中国,一定会发觉他引以为傲的诱敌和中央突破战术,早在他诞生前就随着《孙膑兵法》为人广知,而他武王伐纣水平的单调又庞大缓慢的长矛方阵,也会在中国车、骑、步兵的机动夹击下被撕裂并屠杀,就如同旨高气昂的中古骑士,却被简陋的蒙古轻骑像傻瓜一样捉弄。也许只有罗马的战术思想可与中国有一比,因为两者都是在残酷的对外作战中积累起来的,是实用主义的。
  正因为欧洲战术思想的严重落后,他们在进入人民战争时代后,才不得不立刻放下架子,去尊奉中国的兵家智慧!当亚历山大接管波斯价值 400亿美元黄金的时候,也许仅仅意识到征服者的光耀,而丝毫未考虑如何使这战利品真正属于他的帝国。亚历山大是梦想家,挥舞宝剑追随阿基里斯品质的伟大征服者,但他不是政治家,他的一生在扩张中度过,用他的个人魅力耗尽希腊的进取精神,却完全无暇顾及巩固帝国的基础。亚历山大似野火,一路烧去,湮没入历史长河。再看看欧洲的启蒙者—古希腊的所谓文明吧,一面高谈阔论哲学科学,一面又连同族都要逢城必屠。在他们眼中,敌国不过是黄金和土地,敌人不过是尸体和奴隶。斯巴达虽属弹丸之地,可对希洛人的奴役比之元朝犹有过之。
  这就是古希腊的所谓文明,缺了他的思辨精神地球不会停转,文艺复兴只是借壳上市,如同中国两千年来言必孔孟,却各持己见一样。古希腊自己却在保守排外中互相杀戮数百年,最终沦为罗马能说会道的奴隶。然而罗马又何尝不是如此?中世纪又何尝不是如此?大航海时代又何尝。。。欧洲征服者们的眼中无一例外盛满了黄金和土地、尸体和奴隶。与欧洲征服者们的野心勃勃相比,中国兵家更多了许多冷静,他们在沉思战争的是与非,那种对政治的关注、对人心的追求,对将帅的苛责,对士卒的怀柔,真正使战争具备救世与治世的意义。
  战争不应仅仅为了掠夺,战争应该具有更进步的意义,唯有中国兵家有能力化害为利。中国历史就是分合的历史,每一次统一都使民族越发伟大,秦统一六国孕育了强汉,隋统一南北孕育了盛唐,汉化的忽必烈之元孕育了幅员辽阔的明清,这才是中国兵家的风范!

(全文完)
终于完了,不过那两位手太快了~~希望能帮助大家,嘿嘿~~
[em05][em01]
发表于 2005-2-8 0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弓虽!!![em05]
发表于 2005-2-8 08: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
发表于 2005-2-8 08: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哪里找来的……?:)
 楼主| 发表于 2005-2-8 1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仙剑联盟、轩辕之家、中国游戏制作联盟、中国上古神话网…………很多啦,虽然篇幅太大,但是比较全面,不管开发WQX还是PC的RPG,基本上是够了……[em0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易码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EMAX Studio

GMT+8, 2024-3-29 16:28 , Processed in 0.02546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