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码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易码
搜索
楼主: 亚森罗宾

EMAX两周岁庆祝活动----灌水嘉年华,盖楼拿奖励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28 21:3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40楼凌空御风2006-08-28 21:29发表的“”:

美味雪糕


………
无语…
还好我不爱吃这东西…
发表于 2006-8-28 21:3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校园民谣(2)


  想起那已经远去的校园民谣, 想起那些曾经热爱过的校园民谣, 它正是以其清纯而直率的方式进入到我的青春岁月中来的, 进入到我的年青的情感中来的它所歌唱着的纯真感情和美丽的梦想, 在我心中激起的, 或者就是"煽动起来那些情感, 也象它一样的清清的, 纯纯的, 那时我听着它, 跟随着它, 在它的律中流浪, 体会着爱情, 友情, 回忆着难忘的校园生活, 那些点点滴滴的快乐忧愁, 那些纷纷扰扰的心事和感动, 思考未来, 梦想, 那些梦了又梦的, 那些失 落了在记忆中的. 我跟着它, 跟着它歌唱, 跟着它流浪……
  想起<<同桌的你>>, 那轻轻的唱着的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是是否还掂记曾经最爱哭的你 ", 想起 "你从前总是很小心问我借半块像皮,你也曾无意中说起, 喜欢和我在一起" , 还有那有些无奈的哀怨,"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 谁谁看了日记, 谁把你的长发盘起, 谁给你做的嫁衣——" 那拉长的歌声, 怎能让人不为之心动?

  想起<<那天>>, 想起 "那天有你一封长信, 说了那么多淡漠的话语 ", 想起"那天, 我沉默握笔, 是不知道怎样来回答你 ". 不是朗朗的诗句, 不是风花雪月, 可就是这样的默默的诉说, 却深深地打动了我. 如果有一天, 我们也走过这段岁月, 当我们回首, 是否还会记得这许多的 "那天 ", 是否也会 "说了世上一无牵挂为何有悲喜, 说了朋友相交如水为何重别离, 说了少年笑看将来为何常回忆, 说了青春一去无悔为何还哭泣 ", 我们是否会说? 是否会说?

  想起<<寂寞是因为思念谁>>, 曾跟着它体会 "思念一个人的滋味, 就像喝了一杯冰冷的水 ", 跟着它 "用很长很长的时间, 一颗一颗流成热泪 "; 跟着它体会 "忘掉一个人的滋味 ", 跟着它 "用越来越小的声音, 告诉自己坚强面对 ", 终于知道了, "寂寞是因为思念谁 ", 终于知道了, "痛苦是因为想忘掉谁 ".

  想起<<离开>>, 一个让人难忘的名字郁冬, 唱给你 "带着我悲伤的爱悄悄离开 ", 唱给你 "在下雨的异乡夜从梦中醒来 ", 看着那小小的白字, 写着 "有时我们离开家, 就是为了去感觉想家的滋味 ."

  想起<<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那挤满了书的书架, 旧暖瓶, 吉他, 想起 "回头看夕阳红 ", 想起 "又听到晚钟 ", 于是 "从前的点点滴滴会涌起, 在来不及难过的心里 ", 那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那"关于爱情你只字不提"的兄弟, 那 "睡在我寂寞的回忆" 里的兄弟, 对于大学生活的我们又是何等的亲切和熟悉!

  想起青春, 那 "青春的花开花谢, 让我疲惫却不后悔, 四季的雨飞雪飞, 让我心醉却不 般俱? 轻轻的风轻轻的梦, 轻轻的晨晨昏昏, 淡淡的风淡淡的泪,淡淡的年年岁岁 ". 平平淡淡的歌词, 没有太多的美丽词藻, 可是那一字字, 一句句地重重叠叠着的, 不也就象年青的心事? 不也就象我年青的脚步? 创作人的笔为我们写下: 这是我的青春岁月, 是我唱过的歌和感动的事. 制作人说: 这曾被唱片公司抛弃的作品, 却因冷静的写实成为校园民谣描写省会生活的作品中的上品……

  想起<<流浪歌手的情人>>, 年青的心似乎眷恋的就是流浪的感觉. 一个流浪的歌手, 他要你相信, " 那曾经爱过你的人就是我 "; 要你相信 "总是有人牵着我的手让我跟你走 "; 虽然 "在你身后人们传说中的苍凉的远方, 你和你的爱情在四季传唱 ," 却留恨, " 恨我不能交给爱人的生命," "恨我不能带来幸福的旋律 ", 就只有 "给你一间小小的阁楼, 一扇朝北的窗, 让你望见星斗"?......
发表于 2006-8-28 21: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addr  :代表8位地址   addr16:代表16位地址    data  :立即数

//数据传送指令

//LDA--由存储器取数送入累加器 M→A

符号码格式 指令操作码 寻址方式
LDA ($addr,X) A1 先变址X后间址
LDA $addr A5 零页寻址
LDA #$data A9 立即寻址
LDA $addr16 AD 绝对寻址
LDA ($addr),Y B1 后变址Y间址
LDA $addr,X B5 零页X变址
LDA $addr16,Y B9 绝对Y变址
LDA $addr16,X BD 绝对X变址
发表于 2006-8-28 21:3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假.太假.假死了...超级假
我觉得假...
过生日..假了点
EM过2岁哦^_^
去年怎么没有呢?奇怪了...
难道去年都给KO了?
不会啊..我记得去年说了要搞的啊,结果没有搞..郁闷死了.
诶.怎么没有管理员呢?
杀杀水 ..啊
水水水
不能水啊
结果还是水雷额 - -
806是垃圾机器啊
好多雪糕啊...
不能吃,也白搭
你们别太水了- -反侵略,,都是水水耶
其实没几个有人性的.
发表于 2006-8-28 21:3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歌

清华校园歌曲协会追忆


  "一块大草坪
   两把老吉他
   三个好朋友
   四杯冰啤酒
   和许多许多好听的歌"
  这是91年夏季,清华校园歌曲协会成立时树在三联路口的宣传版上写的。当时,我还在清华附中。

  92年进了清华,那时候还不知道吉他有六根弦,但已经开始不知天高地厚地在众人面前大声唱着自己写的一首拙劣的作品。后来看到了"首届清华自创歌曲演唱会"的歌曲征集通知,就鬼使神差地跑到16号楼去报名。那个时候我认识了校园歌曲协会的主席张璐,留着平头,戴一顶很滑稽的帽子,有很滑稽的表情。还有一点是我印象最深的:他用左手写字。

  于是这样就算加入了这个协会,记得当时有一种满足感。在高三的时候,我曾经和我的一个同学开玩笑说上了大学以后要去唱歌,他就说如果那样他就找一大堆女孩子来给我献花。没想到这一切竟然真的就这么开始了。

  大概一个月以后吧,一天晚上,为了准备演出,协会在蒙民伟楼开了一个小沙龙,具体的内容就是大家一起唱唱歌。那天是我第一次听到清华自己的校园歌曲,那些旋律和词作让我惊讶,很难想象一群学理工的年轻人能有这样细腻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记得当时有人说:"这些歌曲,随便找出10首就能出一盘《校园民谣》,一点也不差。"

  那天过后,大家就隔三差五地聚在一起,为演出做着最后的准备:写和声,编曲,配吉他华彩。地点大多是在27号楼艺术集中班的一间宿舍里面。两把吉他,几张已经残破得如同手纸一样的歌篇和许多许多的烟。

  当我们终于已经对那些美丽的旋律耳熟能详的时候,首届"清华自创歌曲演唱会"在95年深秋举行了。虽然那天晚上唱的歌曲我们都已经不知道听过多少遍了,但是坐在歌手席上面的我们还是不由得感到激动,发出一阵阵"骚乱"。记得那天我第一次在台上面对几百人唱歌,我的腿一直在抖,不知道激动还是紧张。虽然唱的那首歌到如今自己听来已经"掺不忍睹",但是我还记得唱完之后张璐对我说过的话,具体记不清楚了,大意是希望我们能够坚持下去,让清华的校园歌曲"后继有人"。

  演出很快就结束了,但是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那一首首动听的歌曲,都让那个深秋变得格外的美丽。张璐、缪杰、李健、金海年、霍光,当然还有"梦中草原",这些当年校园歌曲协会的中坚就是在这次演出当中留下了他们的青春纪念,也让象我这些当初刚进清华的"小孩"们憧憬和希望。

  但不想"首届"竟然也成为最后一届。
发表于 2006-8-28 21: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LDX--由存储器取数送入累加器 M→X

符号码格式 指令操作码 寻址方式
LDX #$data A2 立即寻址
LDX $addr A6 零页寻址
LDX $addr16 AE 绝对寻址
LDX $addr,Y B6 零页Y变址
LDX $addr16,Y BE 绝对Y变址
发表于 2006-8-28 21: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500发帖
发表于 2006-8-28 21: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压力虽重,又怎能拒绝歌声",但是清华的学生毕竟是要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的。一年以后,当年那些一起在台上、在宿舍、在大礼堂前的草坪上唱歌的"前辈"们已经销声匿迹,毕业的毕业,考G的考G,还有的躲在某个角落再也不提音乐。而校园歌曲协会也就这样无疾而终,只留下我们几个年轻人依然弹着吉他,写歌、唱歌。偶尔也会想起当年发生的事情,偶尔也会有点感伤。当时那次演唱会曾经留下了两盘现场录音的磁带,于是这就成了我们对那个时代的唯一印象。而每每独自一人聆听当年那些熟悉的歌曲,就总会想起那些熟悉的人,而观众热烈的掌声总是让我感到心酸。《大三以后》、《怎么说》、《走走停停》、《朋友》、《爱情末班》……当年留下这些曾经在清华传唱的歌曲的人们,又会不经意中在深夜扰动自己本以为很平静的心灵。

  去年圣诞节的时候,当年也参加过那次演出的任雨生参加了"清华校园歌手大赛",唱了一首"琴弦与手指之间"。我听过后去找他,他看到我的时候好象很激动,对我说他打算再办一次当年那样的演出。于是我对他说现在你就算是要办也找不到当年那么多唱歌的人啊,不如先把协会重新建立起来。他说好吧。

  可是,由于一些原因(这里就不说了),这个计划终于还是没有能够成功。而从这以后,我就再也没有见过任雨生和他那把被坐断了吉他。

  前一个月的时候吧,一天突然碰见张璐,在"大之"陪他还在清华读书的女朋友吃饭。我问他现在在干吗,他说已经工作了。他问我你还写歌吗,我说偶尔还写两首。这些算是见面的问候吧。

  然后我们谈到当年的那些人,没什么说的,两个人都是默默的。只有最后谈到李健签约了的时候,他突然冒出一句:"象李健这种人是注定要签约的,象我们都是玩儿票而已。"

  不知怎地,我突然感到一丝凄然,似乎连他也早已不问音乐。然而我本觉得我们这么久没见,应该在一起喝喝酒,唱唱歌才对,而现在这样的想法似乎是自
己抽了自己一个嘴巴,然后眼冒金星,找不到北。

  那天晚上,我弹起吉他,唱那首多年以前金海年写的《朋友》,我哭了。
发表于 2006-8-28 21: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假.太假.假死了...超级假
我觉得假...
过生日..假了点
EM过2岁哦^_^
去年怎么没有呢?奇怪了...
难道去年都给KO了?
不会啊..我记得去年说了要搞的啊,结果没有搞..郁闷死了.
诶.怎么没有管理员呢?
杀杀水 ..啊
水水水
不能水啊
结果还是水雷额 - -
806是垃圾机器啊
好多雪糕啊...
不能吃,也白搭
你们别太水了- -反侵略,,都是水水耶
其实没几个有人性的.
名药不好听..............啊啊啊
发表于 2006-8-28 21:33:23 | 显示全部楼层
//LDY--由存储器取数送入累加器 M→Y

符号码格式 指令操作码 寻址方式
LDY #$data A0 立即寻址
LDY $addr A4 零页寻址
LDY $addr16 AC 绝对寻址
LDY $addr,X B4 零页X变址
LDY $addr16,X BC 绝对X变址
发表于 2006-8-28 21: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假.太假.假死了...超级假
我觉得假...
过生日..假了点
EM过2岁哦^_^
去年怎么没有呢?奇怪了...
难道去年都给KO了?
不会啊..我记得去年说了要搞的啊,结果没有搞..郁闷死了.
诶.怎么没有管理员呢?
杀杀水 ..啊
水水水
不能水啊
结果还是水雷额 - -
806是垃圾机器啊
好多雪糕啊...
不能吃,也白搭
你们别太水了- -反侵略,,都是水水耶
其实没几个有人性的.
名药不好听..............啊啊啊
整理帖子去
发表于 2006-8-28 21: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den…的水很有营养的说~
发表于 2006-8-28 21: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STA--将累加器的内容送入存储器 A--M

符号码格式 指令操作码 寻址方式
STA ($addr,X) 81 先变址X后间址
STA $addr 85 零页寻址
STA $addr16 8D 绝对寻址
STA ($addr),Y 91 后变址Y间址
STA $addr,X 95 零页X变址
STA $addr16,Y 99 绝对Y变址
STA $addr16,X 9D 绝对X变址
发表于 2006-8-28 21: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民谣的丧钟

李健、缪杰演唱会随想


  昨天,虽然本来没有打算去看这场演唱会,但是最后还是被一个朋友拉去了。


  说自己没有打算去看,原因有很多的。可能是因为他们的绝大多数歌曲我都已经听过了。也可能,是因为我不想和民谣说一声再见。然而最后终于还是去了。
  
  演唱会搞得很华丽,很精彩。李健和缪杰的才华得道了充分的体现,场内的气氛也十分的热烈。但是听到一半的时候,我竟然开始有些烦了。

  因为我发现,那些东西不再像民谣。


  也是在那一刻,我发现了李健和缪杰的区别。缪杰依然是一个用心情写歌的人,感动着自己和周围所有的人。李健已经是一个用理论写歌的人,打动着到场的所有音乐公司的人。缪杰是以一个校园歌手的身份离开清华的,而李健已经不是了。


  已经签约的李健,从演唱到说话都已经开始变得职业,那很像谭咏鳞的嗓音不再像我昔日听到的那样美丽,反而时常给人一种卖弄的感觉。这种感觉在他唱第一首歌的时候就已经不知不觉闯入我的心。所以那歌曲不再让我感动,尽管那旋律依旧动听。

  整个演唱会上,给我印象最深的似乎还是姚勇的那首纪念王小波的MIDI作品,很真诚、而且很有感觉,不像当初他在“泡沫”的时候那么歇斯底里了。听到他的吉它上散发出如海浪一般的声音,我很感动。


  近20首歌曲中,缪杰的所有歌曲我都很喜欢,「怎么说」和「周末的晚上」,还有「爱情末班」是以前听过的,现在依然很喜欢,新歌里面,最喜欢的是「路过天堂」,很空灵,让人产生一种纯洁的共鸣。


  李健的歌曲可以分为两种:其一是略带一点西部特色的歌曲,诸如「远古」「四月」、「河流」等,气氛做得很好,也很好听,不错的手鼓尤其给人留下了印象。其二是像「朱莉」这样的歌曲,很商业,像流行歌曲,虽然也很美丽,但是虚伪得让人有些讨厌。

  不得不谈一下整晚所有歌曲的编配,从整体上来说搞得很花。小提琴、大提琴、手鼓、各种民族乐器,爵士钢琴……当然,还有吉它。感觉很好,让每一首歌曲都感觉很丰富。不过我总是觉得似乎是只有缪杰和李健两个人弹琴唱的那几首歌更让我感动,因为那些更像校园民谣。或许,在我的记忆里面,校园民谣就是应该用两把吉它在草坪上唱的。

  晚会结束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不肯离去,而缪杰和李健也在大家的要求下先后两次返场。不过就像这一切都是安排好的一样,校园民谣在清华的结束似乎也已经被安排好的。

  这是一个辉煌的结束,让人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或许还有一些不那么美好的回忆。
   
     但是我不高兴。
发表于 2006-8-28 21: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假...假.太假.假死了...超级假
我觉得假...
过生日..假了点
EM过2岁哦^_^
去年怎么没有呢?奇怪了...
难道去年都给KO了?
不会啊..我记得去年说了要搞的啊,结果没有搞..郁闷死了.
诶.怎么没有管理员呢?
杀杀水 ..啊
水水水
不能水啊
结果还是水雷额 - -
806是垃圾机器啊
好多雪糕啊...
不能吃,也白搭
你们别太水了- -反侵略,,都是水水耶
其实没几个有人性的.
名药不好听..............啊啊啊
整理帖子去
楼上不能遮掩嘎
发表于 2006-8-28 21:34:17 | 显示全部楼层
蓝色理想


  这里所说的,是一些关于从前的淡淡的欢乐与忧伤,纯洁的歌声与思念。那些一尘不染的生活,简单而朴实的愿望,我总觉得,它们应该是蓝色的,它们通身透着理想主义的色彩,既高贵,又平凡。借用老狼的一首歌名,我叫它们为——蓝色理想。
  2000年5月的北京,空气中充满春天的味道。人们头顶着满脑袋的柳絮,怀揣着新世纪的希望,匆匆行走在北京城忙碌的大街上。我夹在他们中间,漫无目的的四处张望,期待着生活能在什么时候突然的给我一个惊喜。  后来,惊喜就真的出现了。在春季书市的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摊前,我从堆成小山似的旧磁带里,挑出了久违的《校园民谣》系列。看着那微微泛黄的封面上印着的"1983-1993",一种岁月的沧桑就这样淡淡的浮上了心头。  或许,年份是最容易勾起人们回忆的东西,所以当我把下面几个年份放在一起的时候,我惊讶的发现,我的生命竟然和校园民谣如此紧密的编织在一起。

  1983-1993,高晓松在《青春无悔》的文案中这样写到:"我无法描绘出那个时代的确切模样,只记得那些书包里的诗集,校园的诗社,还有女生们收集的写满小诗的书签。那时候写一首诗比现在唱红一首歌收到的信还多,那是个白衣胜雪的年代,四周充满才思和风情,骠悍和温暖。"我无法体会那个时代的感情,那时候我还在北方的一个小城读小学和初中,与那些比我大十岁的人相比,整个八十年代,我的记忆中只有关于童年的琐碎的场景。如果那些关于诗和诗人的传说都是真的,我会为我没能早出生十年而遗憾终生。

  1993年,《校园民谣Ⅰ》出版,校园民谣一夜间红遍大江南北,而后又迅速的走出了人们的生活。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校园民谣只是怀旧的一个手段,而这个世界不允许人们永无止境的怀旧。所以到了今天,再也没有了校园民谣的声音,只是极偶尔的,走在大街上,或许会听到《同桌的你》从某个相貌朴实的老乡嘴里漫不经心的哼出来。

  1994年,初中毕业,到一座远方的城市读书,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校园生活。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了一把吉他,从此开始了与校园民谣的不解之缘。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日子是那样的无忧无虑,好像生活中只有音乐和啤酒,吉他和女生。那时候我们还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去仔细的读完一本书,或是懒懒的坐在午后的阳光里观察来来往往的女生,琢磨着该为谁写上一首情歌。

  1995年,结束了一场绝望的爱情,写下了几首自己的歌,我带着它们在女生宿舍的楼下唱了几夜,从此在校园里小有名气。五年以后重返校园,偶然听到自己的歌从一个素不相识的校园歌手嘴里哼了出来,不禁感慨万千,于是借来吉他准备怀旧一番,不料自己已经忘了所有的和弦,也唱不出一句完整的歌词了。  95年的下半年,霸占了一间原校提琴队活动的琴房,搬来一套贴满胶布的架子鼓,招来一干人马,凑钱买来吉他贝斯和失真效果器,开足音量,轰隆隆开始了摇滚生涯。这期间我暂时告别了校园民谣。
发表于 2006-8-28 21:3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摩天大楼了…
发表于 2006-8-28 21:3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462楼无声的风2006-08-28 21:32发表的“”:



………
无语…
.......
试试才知道
发表于 2006-8-28 21:34:37 | 显示全部楼层
  1996年,《高晓松作品集》出版,许久没有动作的校园民谣工作者们再次让我刮目相看,整整一张全是经典,我有点替高晓松着急,一股脑把经典全用了,以后怎么办?这张专辑我陆陆续续买了不下十次,总是在买来的不久就被借走或送人,借走的一般就要不回来了,其结果同送人一样。虽说说起来这也是为校园民谣的推广做了贡献,然而毕竟受不了一次次买买丢丢的折磨,于是终于发了恨买了张CD,压成MP3存在电脑里,然后把CD埋在抽屉的最深处,发誓永不借人。

  1997年,秋天的时候,总算结束了单身生活,找到一个聪颖过人、美丽大方的姑娘做了女朋友,搞到她的那天晚上,我唱的是《模范情书》。

  1998年,四年的校园生活即将结束,在毕业联欢晚会上,一个朋友想起了《流浪歌手的情人》,他说他想唱这首歌,想把这首歌送给自己的女友,没想到那根该死的六弦却在这时突然不合时宜的"啪"的断掉了。还好,当晚在操场的草坪上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那天晚上我们唱遍了四年中我们唱过的所有的歌,所有的人都泪流满面。  同年八月,我剪掉长发,换上没有窟窿补丁的新衣服,来到工作单位,从此开始了浑浑噩噩的新生活。

  2000年5月,我在春季书市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摊前,从堆成小山似的旧磁带里,挑出了久违的《校园民谣》系列。时隔整整七年,所有的东西都变了,这些盒带的封面也早已泛黄,现在,它们的售价是两元一盘。

  这个月的晚些时候,在海淀图书城,我见到了高晓松,他在那搞签售,得意洋洋的卖自己的新小说。同电视上看到的一样,他脸上的青春豆一个也没有少,嘴里依然喋喋不休的同每个相识或不相识的人练着贫。在给我签字的时候,我本想告诉他他最近写的歌退步得厉害,要他加把劲,别整天光顾着赚钱。但话到嘴边我忍住了,我突然明白,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校园民谣的时代,从入学的那一天开始,到毕业的那一天结束,所以高晓松的校园民谣时代早在1993年夏天他为清华同班同学高唱《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被划上了句号。
发表于 2006-8-28 21:34:41 | 显示全部楼层
累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易码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EMAX Studio

GMT+8, 2025-5-12 09:30 , Processed in 0.01644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