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时间
- 2004-12-26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发表于 2006-8-20 02: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天夜里写代码写多了,看完此水帖竟灵感一现~~~~嘿嘿~见笑见笑~
DEAD_Jesus 耶稣,顾名思义~~
-------------------------------------------------
Message(DEAD_Jesus,"你吗贵姓?");
Message(F_DR,"你管我妈姓什么啊~");
Message(DEAD_Jesus,"你吗贵姓?");
Message(F_DR,"我妈姓唠,外号-唠叨~");
Message(DEAD_Jesus,"我管你妈姓什么啊?!我问的是你!");
Message(F_DR,"你不早说吗~~~不错!我就是美貌与智慧并重,英雄与侠义的化身--老F是也~!!");
Message(DEAD_Jesus,"收到~~~");
面前的人=老F;
if (面前的人==老F||1){ ////// [s:2] 小猫腻
Message(DEAD_Jesus,"老F,你已经被包围了.你有权保持沉默.如果你放弃保持沉默的权利,你说的一切会在法庭上用做对你不利的供词.你有权获得律师.如果你希望有律师,但没钱请律师,警方讯问开始前可为你找一位律师.");
}
result=Choose("你想要游戏继续","你不想要游戏继续");
if(result==你想要游戏继续)老F反抗=1;
else if(result==你不想要游戏继续)老F反抗=3-2; ////// [s:2]
Message(F_DR,"我靠~凭我的智慧,你唬得了我吗?我左青龙,右白虎,老牛在腰间,龙头在胸口,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if (老F反抗==1) {
System.PlaySound("/Sound/gun_shoot_ak47.wav",0);//一声枪响~~~
ShowBmp(0,0,"/Pictures/blood.bmp",3); //显示"血溅屏幕"图片
ShowGIF(0,0,"/Pictures/GameOver.gif",0); //显示"游戏结束"动画图片
getchar();
exit(GAME_OVER);
}
---------------------------------------------------------
PS:写的有点对不住老F~~嘿嘿~~我回头改好帖子后自行检查RP~ [s:1]
PS2:摘了些星爷的台词的哦~
PS3:既然有人帖了"米兰达"这个词,俺就顺便帖一下它的来历吧,也好理解65楼和68楼~
米兰达警告的来历(你有权保持沉默云云~~~)
米兰达是一个青年,他在1963年被亚利桑那凤凰城警方以绑架和强奸一个18
岁弱智少女的嫌疑而被捕。他在警察局接受了两小时的讯问后,签下一份坦白文
件。但是事后,他又说他并不知道有“宪法第五修正案的权利”这么一说,不知
道自己有沉默权,也不知道自己有取得律师帮助的权利,而警察也没有告诉过他。
他的律师在法庭上抗议说,根据宪法,米兰达的坦白不可以作为对所犯罪行
供认不讳的证据。虽然宪法修正案已经存在了近 200年,直到六十年代初,美国
司法一直沿用历史上传下来的原则,只要是嫌犯“自愿”作出的坦白,就可以递
交法庭作为证据。并不强调警察必须告知嫌犯他有什么样的权利。“自愿”而不
是强迫,是那个时候惟一的标准。
所以,米兰达的坦白还是作为主要证据,在法庭上将他定了罪。他被判了20
年监禁。他以自己“没有被告知权利”作为理由,一路上诉到联邦最高法院,和
另外 3个相似的案件一起,接受最高法院的复审。这个复审过程,在实质上,就
是对宪法第五修正案作出解释。
1966年沃伦首席大法官主持的最高法院作出裁决,指出公民在接受讯问以前
有权知道自己的宪法第五修正案权利,警察有义务将它告诉嫌犯,告知权利之后,
才能讯问。因此,米兰达一案被宣布无效,发回重审。
这就是米兰达警告的来历。从此以后,美国所有的警察在讯问嫌犯以前,
都必须将“米兰达警告”先告诉嫌犯,不管警察那时候是多么忙乱,多么匆忙,
心情多么不好,形势是多么紧张。
楼下的继续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