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码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易码
搜索
楼主: 亚森罗宾

EMAX两周岁庆祝活动----灌水嘉年华,盖楼拿奖励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29 07: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沁园春 日本争常  
[原创]沁园春 日本争常


日本争常


千面风光


万里拉票


望小泉首相


志气颇高


小小倭国


野心不小


经济发展


脑袋发烧


欲于中华试比高


看今日


待争常未果


分外骄傲


日本如此多骄


引无数英雄骂弯腰


昔南京古都


累累白骨


锦绣水土


被其侵扰


旧仇未报


新恨又添


东海台湾钓鱼岛


须记之


欲强国灭寇


始从今朝


  本内容是中华英雄网 http://www.china-hero.org/dvbbs 的roc原创首发 转贴请注明!
发表于 2006-8-29 07: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啊……我发狂了~~~撞墙去了!!
发表于 2006-8-29 07: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管理层不参与~~~偶还是有D~~~老天开眼啊~~小的在这给您烧香了
发表于 2006-8-29 07:32:59 | 显示全部楼层
[url=]看看韩国历史教科书本上的中国地图[/url] 作者: [url=]rocxu[/url]  发表日期: 2006-07-28 09:42  复制链接 <br /><br /><br /><br /><span class="content">[url=][img][/img][/url][url=][img][/img][/url][url=][img][/img][/url][url=][img][/img][/url][url=][img][/img][/url][url=][img][/img][/url][url=][img][/img][/url][url=][img][/img][/url][url=][img][/img][/url]<br /></span>
发表于 2006-8-29 07: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建立在中国土地上的靖国神社(大连旅顺口203高地)

大连旅顺口203高地简介:
1904年2月8日,爆发了日俄战争,日本以伤亡6万人的代价于1905年元月侵占了旅顺口,从而旅顺又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
二0三高地是日俄战争旅顺陆战中西部战线争夺的最激烈、最残酷的主战场,它位于旅顺三里桥,原名"猴石山",因其海拔203米而得名,站在高地主峰西眺,可看到位于渤海的世界奇岛--蛇岛;西南方是辽东半岛最南端的老铁山,向东南可俯瞰旅顺军港。
在日本近年拍摄的影视片中,也经常有旅顺203高地的名称出现,如《日本海大海战》影片中有日俄双方在203高地厮杀的镜头。日本还专门摄制了一部叫做《203高地》的影片,详述了当年战况。日本电视剧《阿信》中的日军逃兵俊作就是在攻打203高地时,从此处逃回去的。
日本著名反战女诗人与谢也晶子也曾为此写过一部反映当时战况的诗篇,名为《啊,弟弟你不能这样死去》,深刻揭露了日本军阀发动侵略战争的滔天罪行,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现在,在203高地保存着一个日本战犯乃木希典建造的日本38式步枪子弹形状的纪念塔,这个塔是用日俄战争结束后用战场上收集来的弹片,弹壳制造的,塔上写着(尔灵山)这三个字的真正意思是出自乃木希典,意思为:在中国战死的日本兵的灵魂将永远在中国的203高地.这个塔作为罪证让中国人当教材教育后代勿忘国耻无可非议,但是,现在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日本老兵和日本极端分子去烧香,朝拜,供酒,这和他们在日本靖国神社的做法完全一样.
山下就是我国的重要军事基地,旅顺港,在山上一览无余,小鬼子在山上可以随便拍照,录像,再和日本交战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从停车场到山顶有200多米的坡路,有个承包商竟然组织了一批抬轿子的队伍,让中国人专门抬日本老兵上山烧香,拍照等辱国之事,每次收费100元左右.
旅顺还有一个万忠墓,里面埋着上万名被鬼子杀害的中国人,万忠墓到203高地也就是3公里左右,那里几乎没有鬼子去,要是说鬼子来中国是来赎罪的话,就应该去万忠墓去烧香,跪拜,供酒,以求的中国人的饶恕,可是情况相反.
以上这些情况已长达8年之久.希望大家多发贴子,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
发表于 2006-8-29 07: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法估量的俄占中国领土经济价值(重新编辑,增添新内容)  
无法估量的俄占中国领土经济价值(重新编辑,增添新内容)
 

    我们伟大祖国最富饶最美丽的地方是哪里?大多数人都会回答,是苏杭。而我会斩钉截铁地答道:不!是外东北,是外兴安岭、黑龙江、日本海、鄂霍茨克海环抱的那方壮丽辽阔的 沃土!说到她的美丽,我们遗憾的借用契诃夫的名言:"要描写象阿穆尔河两岸那样美丽的景色,我是毫无办法的;我在这样的景色面前只能表示屈服。

 

    请你们想象一下阿穆尔河岸边的苏拉姆山口吧,看,这就是阿穆尔河。山岩、峭壁、森林,成千上万的白鹭、野鸭遮天蔽日,直叫人荡气回肠。"至于说到她的富饶,除了说上帝集万千宠爱于其一身,则更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姑且先举一例:外东北只占1840年中国疆域的8%,但其拥有的自然资源却可能占去全国30%。

 

    1900年八国联军不过勒索中国十亿两白银,而只占沙俄掠夺中国领土20%的所谓阿穆尔州仅仅地下矿物资源就价值4000亿美元!!今天的中国960 万平方公里,拥有森林不过100万平方公里,而100万平方公里的外东北却拥有森林70万平方公里,而在林木蓄积量上竟超越整个中国!!自俄罗斯在远东开采黄金以来,外东北地区黄金总产量已高达2000吨!!!而整个中国1970年产黄金不过10吨,1995年中国黄金产量才突破100吨大关。

 

    这种自然财富的差距也许就是中俄两国国力差距的最好解释。为了让每个中华民族的子孙深入了解并世世代代永远牢记这片祖国最富饶最美丽的土地,特做此帖,以永志不忘!

 

    为了叙述的方便,我把100万平方公里的外东北分成四个地区来介绍,同时许多地方只能借用现在的俄罗斯地名,各位理解)

 

(一)外东北南部: 滨海边区-----野生东北虎、野山参的最后天堂

    

    威震天下的野生东北虎在当今中国已经成为历史,但是野生东北虎并未灭绝,只不过现今野生东北虎唯一栖居地已是外国------俄罗斯滨海边区。滨海边区所处地理位置,其独特的地质发展过程、地形和气候条件使这块土地成为远东能源矿产、水力及生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边区一直是俄罗斯有色冶金、木材加工、鱼类加工的原料供应基地。

 

生物资源

 

    滨海边区面积16.5万平方公里,只占俄罗斯1%不到,但是蜂蜜产量占俄罗斯总产量的10%,在俄罗斯排第一位,是在俄罗斯排第二位的伏尔加格勒蜂蜜产量的2.5倍。大豆生产占第二位,水稻生产占第三位。鱼及海产品占全国14%,木材出口量 2%

                                                               森林资源

 

    滨海边区的森林覆盖率达75%,(当代中国,全国森林覆盖率仅13%)。林地总面积为123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5%,木材总储量为17亿5千万立方米。(对比当代中国,哪个省份有如此之高的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质量?要知道面积3倍于滨海边区的我国黑龙江省,木材总储量不过15亿立方米。面积60倍于滨海边区的我国全国木材总储量也只有100亿立方米)。边区每年的木材采伐限量为1千万立方米(整个中国木材采伐极限大约4000万立方米), 近年来实际采伐的数量为250-300万立方米。

 

    生长于边区的针叶树种有雪松、冷杉、云杉和落叶松;软质树种有白桦、山杨、椴树;硬质阔叶树种为橡树、水曲柳、榆树和黄桦。上述所有树种在工业中都有使用,但最珍贵的当然要数雪松。滨海人称之为"面包树"的朝鲜雪松,在丰收的年度一棵成年雪松可结500到800个松果,每公顷可收获100公斤甚至更多的松子。对于生活在乌苏里原始森林中的许多动物来说,松子是最好不过的食物:星鸦、啄木鸟吃剩的松子被山雀、松枝子和花尾榛鸡捡食;松子还是紫豹、黑熊、棕熊、野猪、松鼠等动物的美餐……。雪松的珍贵还在于与其共生的植物是刺五加、人参(不要奇怪中药之王野人参怎么在俄罗斯)和野猕猴桃。

乌苏里泰加林盛产松子、野果(五味子、野葡萄、越桔、水越桔、花楸等等)、野生蘑菇、蕨菜和包括人参在内的珍贵药材 . 松子是很重要的经济作物。丰收年可采集10000吨,不过,目前能采集的仅是其中的1/3。

    

    滨海边区所处地理位置、其复杂的地形和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这里集聚了寒带、温带及亚热带的生物种类,且保存有多种古生物种。其动植物世界的丰富性与独特性在俄境内首屈一指。滨海边区的植被共计有两千多种高级植物,其中250种为乔木、灌木和藤本植物。苔藓与地衣、其中珍贵的药用、经济用和食用植物种类也十分丰富。乌苏里森林动植物群落的特点是南北方物种混生。主要林带为雪松-阔叶混交林(朝鲜雪松、鱼鳞云杉、白皮冷杉、阿穆尔椴树、蒙古橡树、满州核桃树等等)。许多树木为阿穆尔野葡萄、野猕猴桃和五味子的藤蔓所缠绕。五加科植物种类丰富:有声名远扬的人参(野生人参唯一生长地又已成外国),白刺,还有刺五加、"鬼树"等等。

  混交林为滨海边区森林的主体,在锡霍特-阿林山脉北部分布于山脚地带,锡霍特-阿林山脉南部则还覆盖着中高带。与针叶林相比,混交林的动植物种类要丰富得多。这里阔叶树种与针叶树种交杂生长,林下灌木和藤本植物发达,乔木、灌木共记达250种,其中有50种属于古生物类。

 

   滨海边区阔叶林地总观与生长于欧洲的阔叶林相近,但这里的树种更为多样。为数最多的是蒙古橡树,与其为邻的是可收获许多坚果的异叶榛树和属蜜源树类的两色胡枝子。河谷地带常可见到水曲柳、核桃树,这些树种在遥远的冰河期前代就已在此生长。分布于北麓的主要是被称为"蜜树"、"糖树"的椴树和枫树,春季其分泌的树汁含糖约为2%,而花朵是蜜蜂采集花蜜的蜜源。

     

    兴凯湖平原的植被为森林草原型。兴凯湖及其支流的古代沉积粘土和砂质粘土形成了肥沃的草甸棕色土和湿黑钙土,为种植水稻、大豆、玉米等作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平原未开垦的部份为橡树、白桦、灌木和各类草本植物组成的疏林覆盖。

      

    兴凯湖和哈桑湖东岸、众多小型湖泊及一些河流沿岸形成的河滩地为难以穿越的沼泽。兴凯湖最美的植物当数荷花。这里的荷花有很多种,可见到白睡莲、黄萍蓬、水核桃等等。河滩地部份地段生长着茂密的香蒲、芦苇、席草和野稻丛。

 

滨海边区的动物世界

 

    滨海边区的动物种类极为丰富,其最大的特点是很多种动物属于地方性特有种类,其中有的已濒临灭绝,被列入动物保护红皮书的不同保护等级,有的本身就十分稀有,需进行特殊的保护。

    

    居栖在边区的有多种食肉动物,其中属猫科的就有四种:虎、豹、猞猁和山猫。最大的猫科动物、乌苏里森林之王 - 虎的雄姿无需描绘,它已成为滨海边区的象征(已经不是中国东北的象征)。虎科的稀有亚种 - 东北虎在滨海地区的数量不多,但相对保持稳定。一个世纪以来东北虎的分布经历了悲剧性的巨变:这一在世纪初还分布较广的种群到了30-40年代仅剩下20-30只。二十世纪末其数量有所恢复, 保持在300-350只的水平。虽然目前东北虎并没有灭绝的直接危险,但其命运仍令人担忧。

     

    另一有灭绝危险的动物是雪豹。雪豹还被称为远东豹或阿穆尔豹。在所有豹科动物中雪豹是分布最北的一个亚种,其基因具有孤立性,需采取系统性措施加以保护。目前生活在边区境内的雪豹不超过50只。科学家们正尽一切努力,使其免遭灭绝。雪豹的体重不超过80公斤,冬季的皮毛厚密,条纹鲜明。雪豹行走和跳跃毫无息,所以要想寻觅到这种美丽敏捷的猫科动物的行踪十分不易。

    

    生活在暗针叶林的动物有棕熊、狼獾、猞猁和泰加森林体形最小的鹿种 - 香獐。 冬季鹿科的大型动物 - 驼鹿也会进入原始森林。这里有时还会有紫貂出没。在高山光秃的山顶碎石间生活着啮齿类中较大的一种动物红棕色的啼兔。栖息于暗针叶林中的鸟类不多:在云杉和冷杉的枝头有时可见到交嘴鸟,此外还有镰翅鸟、黑榛鸡和大雷鸟。

与针叶林相比,混交林中的动物种类要更为丰富。其中哺乳类有:东北虎、豹、乌苏里野猪、喜玛拉雅熊、梅花鹿。鸟类与昆虫类更是多得惊人,其中有许多为这一地区所独有。鸟类有鸳鸯、白鸫、宽翼杜鹃、各类云雀和柳莺。昆虫中属古生物种的有长约10厘米的食树甲虫、林蟑螂、色彩绚丽的热带蝴蝶和展翼可达12厘米的天蚕蛾。栖居在这一林带的蛇类有蝮蛇、条纹黄颔蛇、世林卡蛇和虎斑游蛇。作为两栖类代表的是林蛙,高山泉源还生活有无肺蝾螈。

     

    兴凯湖泽区的浅滩、沿岸草丛、沼泽地和水淹草甸构成广大的鸟类保护区。这里是许多鸟类迁移途中的重要一站。在此筑巢的鹤就有三种,此外,还有白鹳、琵鹭、印度黑水鸡、棕头鸦雀、蚰蜓和各类野鸭。

 

    在兴凯湖的温暖水域生活着一些南方的动物,如黑斑蛙、远东龟等等。沿岸地带则居住着蒙古蟾蜍、黄鼬、狸和远东林猫。

     

    滨海边区岩石林立的海岸以及为数众多的沿岸岛屿是成千上万只海鸟筑巢栖息之地。这些海鸟中为数最多的应属海雀目、鹱形目的鸟类和各类海鸥(乌苏里鸬鹚、海鸠、海鹦、黑尾海鸥等等)。很多海鸟只有在繁殖期才到岸边活动,剩下的时间都是在海上长途迁移中渡过的。(如果你到过滨海边区岩石林立的海岸,才会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候鸟天堂)

      

    日本海以海洋植物丰富著称。浅水海域到处是密密的海草丛和海藻林。这里生长的海藻有棕藻、红藻和绿藻。棕藻中最多的是海带。红藻中最珍贵的要属伊谷草。从伊谷草中提取的琼脂广泛用于食品工业。

 

    海藻丛为许多海洋动物提供了隐蔽场所,但动物与植物不同,后者主要集中在深度不超过100-150米的水域,前者则在各个深度都有分布。从邻岸礁石到深度达3000-3600米的日本海中部,到处都分布有各类软体动物。大多数软体动物生活在海底多岩石的区域。这里的双扇软体动物有海扇、贻贝和太平洋牡蛎;头足纲的代表 - 鱿鱼分布极广,而鱿鱼的近亲 - 章鱼则只喜欢生活在岩石的裂隙里。日本海 - 皮动物种类也颇多:海参、海胆、海星、海百合。生活在这片海域的甲壳纲动物有海蟹、游虾和大虾。滨海蓝蟹大小不亚于有名的勘察加海蟹,并以肉味鲜美著称。游虾则具有很高的捕捞价值。日本海鱼类丰富多样,在俄近海中位居第一位!!(这片海域的价值由此可见一斑),而储备量则仅次于鄂霍次克海。主要捕捞的鱼类有:鲑鱼、比目鱼、秋刀鱼、明太鱼、沙丁鱼、海鲈等等。

      

滨海边区传统捕捞海产:

 

鱼类:明太鱼、鳕鱼、宽突鳕鱼、六线鱼、比目鱼、鲻科鱼类、胡瓜鱼和红鳍鱼;

海蟹:勘察加蟹、蓝蟹、毛蟹、剪钳蟹和红剪钳蟹;

虾类:等足游虾、梳状虾、北方虾、长尾小虾;

软体动物:鱿鱼、章鱼、贻贝、滨海海扇和喇叭虫;

棘皮动物:海参、灰海胆和黑海胆;

海藻:伊谷草、海带和蕴藻。

 

日本海的872种鱼类中,在彼得大帝湾可见到194种;滨海边区北部水域 165种;鞑靼海峡 172种。

 

每年滨海边区渔业捕捞的对象主要是生活在海底和低层水域的鱼类。俄罗斯日本海领海这些鱼类的总储备量为50-70万吨,其中彼得大帝湾储量为5万吨,北部水域为20万吨。日前在沿岸地区捕捞的鱼类主要是六线鱼、比目鱼、明太鱼,占捕捞总量的70%-80%。比目鱼和鲑鱼类的渔业捕捞限量已得到充分利用,而六线鱼、鳕鱼、毛鳞鱼以及其他海底鱼种捕捞量较小,还具有很大开发潜力。滨海边区南部具有发展海产养殖的充分条件:在近海水域可进行软体动物 - 贻贝、海扇、海参 - 和藻类,如伊谷草、海带等的人工养殖。滨海边区内河出产鲤鱼、鲫鱼、鲶鱼、红鳍鱼等多种淡水鱼。远东最大的湖泊 - 兴凯湖的鳟鱼也具有很高的捕捞价值。

 

矿产资源

 

滨海边区矿产资源种类多样、储备量大,名列俄矿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境内已探明的有烟煤、褐煤产地,还有锡矿、钨矿、萤石矿和多金属矿石产地。边区矿业的比重几乎是俄罗斯平均值的二倍。在俄罗斯原料生产领域中占俄罗斯面积1%不到的滨海边区生产的硼原料占全国90%,萤石83%,钨浓缩矿16%,煤炭5.2%,水泥2.6%,滨海边区锡开采量在俄罗斯占第三位。

 

据专家们的计算,滨海边区煤炭总储量在24亿吨左右。采煤业是滨海边区最早的工业。这里既有石煤,又有褐煤,年产煤总量为1000万吨,其中矿井产煤量200万吨,露天矿产煤量为800万吨。80年代产煤量曾超过1800万吨。滨海边区最大的煤矿是卢切戈尔露天矿,年产煤量为800万吨。

 

30处已探明的锡矿产地大部份位于锡霍特-阿林山脉在卡瓦列罗夫、达利涅戈尔斯克和克拉斯诺阿尔梅伊斯基三个地区的支麓。这些地区已探明16处含铅和锌的多金属矿石产地。滨海钨矿储量很大。已勘探出的50处金矿在南北地区均有分布。位于达利涅戈尔斯克地区的硼矿已得到全面开采。这里的硼储量可保证矿石加工企业运行50年。霍罗利地区的萤石矿除萤石外,还富含锂、铍、钽和铌。滨海边区已开发大型含有大量的锂、铍、钽、铌的萤石矿。

   (二)远东油海库页岛,远东科威特、海兽的天堂 、 不沉之航母 --萨哈林(库页岛)

 

2003年6月9日,英日合资的萨哈林能源公司宣布,将对俄远东地区"萨哈林 -2"石油天然气开发项目二期工程投资100亿美元。这是俄罗斯迄今为止得到的最大一笔海外投资。这笔巨资再次把世人的目光引向俄罗斯远东地区那个偏远而寒冷的大岛---萨哈林岛。 萨哈林岛南北长948公里,东西宽6-160公里,全岛面积约7.6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现有全部岛屿面积总和)。

 

萨哈林岛不但是俄罗斯第一大岛,而且是俄远东唯一出产石油和天然气的地区,萨哈林岛及其周围大陆架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使它成了俄罗斯的一座能源宝库,号称"远东科威特",其能源储量足以为俄罗斯带来5000亿美元的收入(!!!),而萨哈林岛人口才60万。

 

近年来,数十家国际著名大财团围绕开发萨哈林岛这座石油、天然气宝库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美国、英国及日本投资者已签约,在未来十年投资三百亿美元(二千三百四十亿港元)进行开采。萨哈林能源公司是英国壳牌、日本三井和日本三菱公司共同组建的能源投资公司。"萨哈林-2"项目是指俄萨哈林岛附近的鄂霍次克海大陆架上皮里通·阿斯托赫斯克油气田和卢斯克油气田的建设项目,这两个油气田的石油储量为6亿吨(超过中国最大的大庆油田),天然气储量7000亿立方米。该项目的一期工程已于1996年启动,此次二期工程的总投资额为100亿美元,包括在萨哈林南部建设年生产能力为960万吨的液化天然气工厂、搭建两个新的海上钻井平台、铺设总长达850公里的油气管道等。皮里通 阿斯托赫斯克、柴温斯克和阿尔库通 达金斯克产地投入开采后石油开采量每年可达1700万吨,天然气达210亿立方米。

依照"萨哈林--1"和"萨哈林--2 "规划40年内五个石油天然气产地共计划开采1亿4千万吨石油和70000亿立方米天然气。这一工程将为俄罗斯(!!不是中国)带来巨大的利益。一个日本财团已决定发采罗斯远东地区库页岛外海查沃矿区的原油,并将在2005年之前将大部分的产量输回日本供应所需。 位于库页岛东北外海的查沃矿区,每天可以生产25万桶原油,相当于日本每日进口总量的6%,这项油藏将能帮助日本(!!不是中国)分散进口油源,并稳定能源供应。俄罗斯远东地区这个沙皇时期关押犯人的"监狱岛"如今成了世界大国争相投资的地区,其能源储量足以为俄罗斯带来5000亿美元的收入(!!!)

 

不仅近海大陆架石油天然气开发前景看好,萨哈林煤矿的煤炭储量同样十分可观,但由于经济危机,自80年代末以来采煤量逐年减少,到目前为止煤矿基本上只面向州内部需求。现在萨哈林每年开采2百50万吨煤,但是煤炭工业有很大潜力,首先可依靠增大露天开采提高产量。松采夫斯克产地是扩大露天煤炭开采的主要储备。该产地仅南段已探明储量就达1亿吨。计划每年松采夫斯基煤矿可产煤1百万吨,而且这将是远东地区的价格最低廉(!!)的煤 。

 

萨哈林不但地下资源无穷无尽,动植物世界也极为丰富。萨哈林北部的哺乳动物为典型的林栖类代表:紫貂、银鼠、伶鼬、狐狸、水獭、棕熊、野兔、松鼠等等。萨哈林中部栖息的两栖类有蟾蜍、西伯利亚四趾鲵;爬行类有胎生蜥蜴和萨哈林蝮蛇;哺乳类有北极啼兔、松鼠、花皮鼠、野生北极鹿和香獐。南萨哈林的各类哺乳动物都有出没。但只有在这里才能捕到生活于北海道岛的希卡坦田鼠,还可以见到浣熊狗和伊塔特西黄鼬。最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斑鹿、乌苏里浣熊和巴尔古津紫貂适应了这里的气候,已在岛上安家落户。经水土驯化的麝鼠种群在岛上也十分普遍。珍贵毛皮应有尽有,行销全世界!

 

萨哈林岛更 是海兽的天堂,水产资源真称得上是取之不尽!!!(而当代中国近海几乎已经无鱼可捕)。"海洋鱼库"最珍贵的财富应当说是各种鲑鱼(就是国内大酒店高价出售的所谓三文鱼)鱼类:大马哈鱼、北鳟和马苏大麻哈鱼几乎全部上游到萨哈林的所有内河甩仔,但尤其众多的是在岛南。这里的内河中生长着鲟鱼、狗鱼、鲫鱼和鲤鱼,还可捕到淡水鱼中最大(!!)的鳇鱼{鳇鱼是鲟鱼家族中的一种,长达5米,重可达1吨!!}。库页岛鲟鱼是大型肉食性鱼类,主要在海中生活,每年秋季溯河产卵,产卵场选择砾砂底质河段,怀卵量80一240万粒!卵径约3毫米!!(中国平民不敢问津的高档鱼子酱就是用鲟鱼鱼卵制造的),经济意义很大。(现在我国鲟鱼属偶见种类,只见于图们江水系)。

 

近海水域还有大量宽突鳕鱼、青鱼和比目鱼群可供捕捞。鱿鱼、海蟹与海扇也分布极多。萨哈林州渔业体系在远东地区以及整个俄罗斯渔业工业中都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这里出产的鱼产品占俄总产量的11%(而萨哈林州面积仅占俄罗斯0.5%),几乎是远东地区渔业产品的23%。鱼和其他海产品占萨哈林出口的35%。即使将来近海大陆架石油天然气产地得到全面开发后,渔业生产仍然会在州经济生活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

 

但最令人叹为观止的还要称数量极多的海兽:海兔、海豹、海狗和海狮。这些海兽群在萨哈林海岸形成庞大的聚居地。 在鄂霍次克海上座落着一个有名的岛屿 -丘列尼岛,丘列尼岛上几乎所有沿岸地带都被这些海兽占据,这个岩石林立的小岛长仅约700米。夏秋季节(繁殖与哺乳期)这里聚居的海狗达8万只(!!!),是世界上最大的(!!)海狗聚居地。海狗家族的命运很不一般,可以说是悲喜交集。当人们认识到捕猎海狗十分容易,而海狗皮不仅美丽。而且又暖和又结实,对海狗们来说一场悲剧便开始了。丘列尼岛被发现是在十九世纪中叶,这之后1852至1855短短三年的时间里被猎取的海狗数量就达十万只(此时拥有萨哈林岛主权的清朝政府在忙什么呢??)。1911年俄罗斯、美国、日本及代表加拿大的英国联合采纳的海狗保护禁猎公约才未使这种美丽的海洋动物完全灭绝。目前海狗种群数量已基本恢复。鳍脚目最大的种类 北海狮(其体重达数吨)也聚集在这里。最大的海狮聚居地在什米德特半岛。而沿岸地带、特别是贝加尔湾和内斯基湾则是大量环斑海豹的栖息之处。

萨哈林旅游形式多样,不同口味的旅客一年四季都可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休假方式:有观光和疗养路线,有娱乐性和体育性活动(划皮艇、放木排、驾快艇、高山滑雪、驾车旅游、钓鱼与水下捕鱼、动物追踪摄影、地质考察路线、徙步旅游),还有惊险环游("鲁滨逊飘流"、潜水探险、直升机及海船观光)与家庭渡假。 一定有许多人对生态旅游感兴趣。七月到九月是去萨哈林西部沿岸观光的好时机。在这里您可探访古人留下的遗迹,观赏飞流直下的瀑布与奇形怪状的巨岩。这段时间里大海会将晶莹的玛瑙和玉髓送与旅客留念,而伟丽的风光会让您忘却都市生活的喧杂。

 

可以到著名的瓦伊达山走访地下宫殿,近观日本人称之为"奥卡达- 亚玛"洞*群的奥妙。在瓦伊达山体内有30个左右喀斯特洞层,其中最有名的洞*叫"狗熊悲剧"。相传很久以前人们曾在这个洞*里进行熊节祭祀,使得许多狗熊的生命在这个溶洞里终结。瓦伊达溶洞是最美的远东地区地下洞府之一,共有三层,它的许多大厅堪与巴罗克式华丽的大殿相媲美。

 

有机会到萨哈林的人一定要找时间去俄罗斯第一座自然海洋公园 - 莫涅龙岛看看。莫涅龙岛地处鞑靼海峡,萨哈林的西南角,这里有神奇的海底世界,有多姿的瀑布飞流,还有数不清的各种飞鸟……从涅韦尔斯克坐船3个小时就可到达莫涅龙岛。

 

涅韦尔斯克市本身也是个颇有意思的去处。谁也说不清是为什么,但海狮们单单喜欢上了这里的鱼港防波堤。海狮栖息地就在市内,真是令人难以想象!涅韦尔斯克市鱼港的防波堤被海狮们选中发生在60年代。每年2月海狮游到这里聚居,到现在已有40年的历史了。这些鳍脚客人在市内停留的时间并不长,5月末到6月初它们要启程游往夏季聚居地,在那里雌海狮会生下一只健壮的小海兽(两只是少数情况)。鱼港防波堤上一般聚集有100多只海狮,在震耳的吼声伴随下可直接从岸上观察它们的生活。

 

千岛群岛一直是一个吸引旅行者的地方。就拿这里的伊图鲁普岛(择捉岛)上俄境内最大的瀑布来说吧:从海上便可看到这一瀑高为141米、名曰伊里亚· 穆罗梅茨瀑布的壮观景色。许多游客也只限于隔着船舷观望,只有最胆大的旅行者才敢沿着紧贴岸边峻崖碎石不断滚落的熊道行进到距瀑布100米的地方。过去有许多部落曾尊崇瀑布。如萨哈林的土著人 - 尼夫赫人曾认为10米飞流倾入鞑靼海峡的列文瀑布的水声是神明们在不断交谈,并称瀑布为"奇哈鲁夫",意思是"海神栖息之地"。名叫"老修道士胡须"和"美女长发"的两座瀑布也十分秀丽。

 

冬季到萨哈林休假特别有情趣:呼吸新鲜的空气,进行滑雪锻炼,欣赏自然美景,这都会让您恢复体力增进健康。而对肌肉运动力减弱的患者来说,这是战胜疾病最好的方式。

 

萨哈林岛不仅仅是能源宝库、海兽天堂,由于萨哈林岛独特的战略位置,它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要地。它是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太平洋方向的天然屏障。萨哈林岛与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构成了俄太平洋舰队二线基地群,与千岛群岛组成的前沿基地相呼应,前出可冲破美国在太平洋构筑的第一锁链。萨哈林岛上建有10余处海、空军基地,驻有导弹舰、反潜舰、护卫舰等兵力。岛上的科尔萨科夫是俄太平洋舰队著名的军事基地,对扼守鄂霍茨克海、控制宗谷海峡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复苏,俄罗斯开始重新强化萨哈林岛上的驻军实力,已将萨哈林岛看作其重振海军雄风的战略重地之一。如果中国今天拥有萨哈林岛并实际控制台湾岛,将对日本形成三面合围,美国第七舰队也将防不胜防,在北方库页岛、南方台湾岛两艘不沉的巨型航母的拱卫下,中国将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大洋海军!!成为真正的海洋大国! !!

 

 

(三)--犹太人的乐园

犹太人的东方乐园、 美丽的乌第河谷、 苏---27的故乡

      " 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富饶的北大荒中国人最后的大粮仓。但是很少有中国人知道,在北大荒的北方、在黑龙江的对岸,有一块更加美丽富饶的外北大荒;而更少有中国人知道的是这沃野千里的外北大荒的核心地带竟然早在70年前已成为了犹太人的梦幻天堂。摩西带领犹太人出埃及,为的是寻找流淌着奶和蜜的土地,但是几千年来犹太人从来没有摆脱颠沛流离的命运,直到1934年命运将犹太人带到了黑龙江畔肥沃的黑土地,犹太人才第一次在昔日中国人的土地上建立了自己的家园----犹太自治洲。 犹太自治州现有人口19.8万(2001年初),仅仅是以色列国人口的4%,但是面积广达3.62万平方公里,是联合国规定的以色列国面积的2.6倍。这里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土质极其肥沃,有机质含量大都在5%到8%之间,有的地区高达10%以上。这里有丰富的水资源,地表江河纵横,地下储量可观,大气降水充盈,生长期达174天,拥有远东地区最好的土壤气候条件,极为适宜农业发展。自治州面积只有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的二十五分之一,但是耕地面积和牲畜总量却超过整个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是整个远东地 区的大粮仓;这里有珍贵的矿产资源,煤、铁、铜、锰、锡、黄金和钻石、石油一应俱全, 远东已探明的铁矿石储量为44亿吨,16%在犹太自治州,而自治州面积只有远东地 区的1%;这里还有极为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森林面积占总面积的44.3%,可供开采的木材有1.67亿立方米(人均800立方米,中国人均不到8立方米),其中,珍贵的雪松占地17万公顷,优美的冷杉林占地2.23万公顷。山林中虎、熊、獐、鹿出没其间,人参、猴头、木耳、蘑菇等名贵山珍数不胜数。连绵的沼泽区丹顶鹤、天鹅自由翱翔,纵横交错的河湖中鳇鱼、鲟鱼、大马哈鱼、白鱼纵情游荡。犹太自治州草原辽阔无边,如果有人沿大撒马拉河谷走过,鲜花开满了绿色的河岸,河畔上生长着茂密的椴树林,每走过二、三里地就有一座养蜂场,羊群象白云飘荡在碧野山冈......... 与干旱贫瘠、枯槁不毛的以色列相比,这里才真正是流淌着奶和蜜的土地,是犹太人梦寐以求的绿色天堂!

       离开碧野千里的犹太自治州,我们来到广阔无垠的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哈巴边疆区动植物种类繁多,为俄其他任何一个地区所不能比拟(!!)。哈巴罗夫斯克边区可以毫不夸张地称之为原始森林、连绵山岭与清澈湍流组成的世界。走进这片原始森林,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巨大的林海画卷,参天树木遮天蔽日,林涛树浪无边无际,飞禽走兽出没林间。原始森林内生长着茂密的落叶松、偃松、桦树以及种类繁多的灌木,同时还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边区大部分为针叶泰加林所覆盖。从最北部的山岭到南部巴贾尔山的山坡地都长满了针叶林,其中以棘皮落叶松为主,靠近山巅的地带常可遇到偃松灌木丛,而在高原和河流两岸则生长着独特的沼泽疏林 - 玛里林。针叶泰加林中和疏林地带常有驼鹿、北极鹿、棕熊、狼獾、紫貂和松鼠出没,有时还可见到猞猁、香獐和雪羊;低洼地是狍子的生活区域;黄鼬则喜欢靠近沿海的地带。在边区为数众多的湖泊麝鼠分布极广,夏季有成群的小水鸭到这里栖息。生活在边区的鸟类中最常见的是大雷鸟、花尾榛鸡和白沙鸡。

       阿穆尔河口向大海伸展,形成广阔的低洼地带。这里沼泽、草甸密布,四面渐与针叶阔叶混交林、杉树林、白桦林和山杨林相接。

       边区南部阿穆尔河支流两岸以冷杉林为主。冷杉原始森林从阿穆河下游右岸一直延展至日本海岸 。乌尔米河流域和锡霍特-阿林山脉的植被则以针叶阔叶混交林为主,由于靠近乌苏里原始林区,其动植物分布与滨海边区极为相似。这里是人参(!!)、五味子、整叶冷杉、野生葡萄、野生猕猴桃和荷花生长的最北区域。哺乳动物以喜马拉雅熊、野猪、貂、山猫和东北虎(!!)分布较广。巢栖鸟类有天堂蚰蜒、蓝鹊、雉鸡、镰翅鸟和鸳鸯。南部以阔叶林和混交林为主,生长其间的有许多亚热带树种,如满州核桃树、椴树、藤本植物、野生葡萄、五味子、野生猕猴桃等;低地为草甸和生长着荷花的沼泽。边区自身出产的药材,如人参、刺五加、白刺、鹿茸、麝香等资源极为丰富,制药行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利用远东天然药材生产的药品在俄国内外市场都已获得了很高的声誉。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木材储备占远东地区储备的四分之一,是全俄总木材储量的6%以上。 边区森林覆盖总面积为5250万公顷(相当于全中国的一半), 成材和过熟材储备为31亿4千万立方米(超过全中国)。边区林业树种多样,其中80%为针叶林,14%为白桦和黄桦。珍贵的硬质阔叶树种 棗 水曲柳、橡树、枫树等-也具备工业采伐储量。

       哈巴罗夫斯克边区共有12万多条大小河流, 年总泾流量为450亿立方米。河流总长54万1千公里,其中大多属阿穆尔水系。 湖泊的数量也很惊人棗5万5 千余个。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鱼类资源十分丰富。边区境内有100多条河流是鲑鱼和鲟鱼的产卵地。阿穆尔河流域淡水鱼种类之多足可称奇。鲤鱼、鳊鱼、鲢鱼、鲶鱼、江鳕、红鳍鱼、白鲩与黑鲩、鳇鱼……真是数不胜数!有的鱼种,如特殊的"肥"狗鱼和中国河鲈只生长在这一流域。此外,每年太平洋鲑鱼都要沿阿穆尔河以及其他注入日本海与鄂霍次克海的河流上游到泰加林山溪产卵。

       由于日本海与鄂霍次克海沿岸少有人烟,常可见到大大小小的海鸟"集市"和海豹聚栖地。夏季在鄂霍次克海近岸水域中有白鲸游弋。在尚塔尔群岛可以从岸上观赏到重达150吨的巨鲸(!!!)喷出的水注。

       边区沿海水域青鱼、比目鱼、秋瓜鱼、明太鱼、庸鲽鱼、宽突鳕鱼、海蟹储备十分丰富,并常有海豹、海狮和海豚出没。在北鄂霍次克海聚集着远东最大的太平洋青鱼群。宽突鳕鱼、比目鱼等鱼类、海洋软体动物以及一些海兽和海藻具有经济捕捞价值。

       哈巴罗夫斯克边区是俄主要的锡精矿产地,其产量占全俄总产量的35%。边区铜的开采量也十分可观。已探明50多处各分布于鄂霍次克、图古尔、瓦尼诺、苏维埃港等地区的不同类型的铜矿层。

        哈巴罗夫斯克边区矿石产地的主要特点是原矿的多金属性,除了锡,矿石中还含有铜、锌、铅、铋、银、镉、金、铟及其他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现已进行开采的矿脉废石比例极低。锡提取率为70-90%,铜提取率为75%。萨哈共和国和哈巴罗夫斯克边区还有炼钢所需要的锰,而且储量巨大,达640万吨;其它辅助原料也都齐全,这为建立强大的黑色冶金基地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哈巴罗夫斯克边区是俄罗斯十大产金地区之一。已探明的350处砂金矿几乎在边区境内各地均有分布。专家们认为,金矿开采将在边区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这一行业的收入已占边区预算的6%。哈巴罗夫斯克边区年产金量超过8吨,其中72%来自砂金矿开采,其余部份为山金开采。

        哈巴罗夫斯克边区是俄罗斯远东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我国花费巨额美金购买的声名遐迩的苏---27战斗机和基洛级潜艇就产自哈巴罗夫斯克边区第二大城市-------阿穆尔河畔共青城。 哈巴罗夫斯克边区还管辖着著名的《尼布楚条约》规定的中俄待议地区------壮美辽阔的乌第河流域。这里是如此的壮美辽阔,一个丘米坎狩猎合作社竟然占地96000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于一个江苏省!在急流湍湍的的乌第河岸上,在覆盖整个乌第河流域的浓密高大的云杉林中,鄂伦春猎人滑雪板的印迹通向遥远的地方!

 
发表于 2006-8-29 07: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个强盗书写的库页宝岛的历史  
俄国人的库页岛历史-译自www.sakhalin.ru
 

 

 

大约2万5千年至2万4千年前库页岛再一次通过陆桥与大陆和北海道岛相连。占守岛和幌筵岛成为勘察加半岛的一部分,国后岛和马来亚-千岛山脉与库页-北海道半岛相连接。人类首先出现在库页岛和千岛群岛上。公元1世纪到2世纪,中国古代的地理书籍《山海经》中说:在中国东北部有"Syuan Go Go" (黑腿人之地) ,在其北方又有所谓的"Min Go(明国?)",即毛人之地,以及"Zao Min"(皂民?)。许多研究者认为这些地方指的是基里雅克人(尼夫希人)和阿伊努人的土地。

 

 

北海道的日本定居者15世纪的时候在松前藩的管理下扮演着日本开发库页岛和千岛群岛的重要角色。

 

 

 

1412年

 

 

 

中国明朝皇帝明成祖决定派太监亦失哈带领一支庞大的探险队前往黑龙江下游地区。

 

 

 

1542年

 

葡萄牙水手首次到达了日本海岸。

 

 

 

16世纪80年代

 

 

 

流传着北太平洋中有金银岛的传奇故事。

 

 

 

1639年

 

俄国哥萨克分遣队在莫斯克维廷的带领下来到鄂霍次克海。

 

 

 

1640年 莫斯克维廷首次得到有关库页岛居民的信息。

 

 

 

1643年 荷兰探险队乘坐卡斯特里肯号双桅船和布列肯斯号快艇在M.G. Vries的带领下对小部分千岛群岛、国后岛、择捉岛和得抚岛以及库页岛南部海岸进行了探险。

 

 

 

1645年 波亚尔科夫领导下的"进军黑龙江运动"的参与者第一次见到了库页岛的西北海岸。

 

 

 

1689年 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俄国不得不退出黑龙江地区。因此库页岛很长一段间都不在俄国的管辖范围里。

 

 

 

1711年 一支勘察加哥萨克分遣队在安次费罗夫和科兹列夫斯基的带领下在大千岛群岛最北端的占守岛登陆。

 

 

 

1713年 一支哥萨克分遣队和商人在科兹列夫斯基的带领下在幌筵岛登陆。岛上的土著不得不纳税并承认俄国对改地的所有权。基于科兹列夫斯基探险期间收集的情报试图汇编成一幅"海岛草图",这包括关于大部分千岛群岛和北海道、日本的多种情报。

 

 

 

1722年 耶夫雷诺夫受到彼得一世的接见并将勘察加和千岛群岛的地图呈给沙皇。

 

 

 

1738年 在探索千岛群岛的同时,由三艘船组成的俄国探险队在斯潘伯格的带领下试图由勘察加到达日本。斯潘伯格独自航行到了国后岛,并为它命名,并将他所经过的岛屿加入到地图上,他总共列出了31座千岛群岛的岛屿。

 

 

 

1739年 4艘俄国船只由斯潘伯格带领驶往日本。在返航途中他们发现了色丹岛和择捉岛。

 

 

 

1779年 叶卡特琳娜二世颁布禁止向千岛群岛上的阿伊努人收税的法令。

 

 

 

1786年 日本探险队在Oishi Ippei的领导下游历了库页岛南部。

 

 

 

1786年 日本探险家Mogami Tokunai游历了国后岛和择捉岛。

 

 

 

1787年 法国人佩鲁斯(Perouse)探索了库页岛海岸。

 

 

 

1799年

 

 

 

俄罗斯-美洲公司成立。该公司有权利用千岛群岛上所有的……产业和公共设施。

 

 

 

1803-1806年

 

 

 

克鲁曾希特恩(Kruzenshtern)率领纳德治达号和涅瓦号进行了俄国第一次环球航行。

 

 

 

1804-1805年

 

 

 

利亚扎诺夫对日本进行了一次不成功的访问。

 

 

 

1806-1807年

 

 

 

俄日军队在库页岛南部发生了首次冲突。

 

 

 

1806年10月20日

 

 

 

赫沃斯妥夫宣布库页岛为俄国领土。

 

 

 

1808年

 

 

 

俄美公司欺骗俄国政府从而在库页岛建立定居点。

 

 

 

1808年

 

 

 

日本官员松田传十郎和间宫林藏分别沿着库页岛东、西海岸旅行。

 

 

 

1809年

 

 

 

间宫林藏第二次到达库页岛并去了黑龙江。

 

 

 

1821年

 

 

 

亚历山大一世授予俄美公司新的特权。得抚岛的南端宣布成为俄国对千岛群岛占领的边界。

 

 

 

1849年

 

 

 

涅维尔斯科率贝加尔号运输船探索了黑龙江口。通往黑龙江口的南部水道即库页岛和大陆间的海峡被俄国航海家发现。

 

 

 

1850年

 

 

 

涅维尔斯科在黑龙江口不远处竖起了俄国国旗并宣布黑龙江河谷和库页岛属于俄国。

 

 

 

1855年2月

 

 

 

俄日条约在下田签署。根据条约俄日国界在择捉岛和得抚岛之间,库页岛仍保持未划分状态。

 

 

 

1858年

 

 

 

中俄《瑷珲条约》签订,黑龙江左岸从此属于俄国。

 

 

 

1858年

 

 

 

首批流放犯出现在库页岛。

 

 

 

1869年

 

 

 

库页岛正式宣布成为苦役和流放之地。

 

 

 

1875年5月7日

 

 

 

俄日在圣彼得堡签署条约。日本放弃了其所占领的那部分库页岛。相应地,俄国放弃其对千岛群岛的占领(得抚岛和其北部所有岛屿包括占守岛在内)。

 

 

 

1890年

 

 

 

契科夫游历库页岛。

 

 

 

1895年

 

 

 

契科夫所著的《库页岛》第一版出版。

 

 

 

1904年8月20日

 

 

 

俄国巡洋舰诺维克号在阿尼瓦湾(亚庭湾)受到日本巡洋舰对马号的袭击。战斗结束后俄国水兵们在离科尔萨科夫港附近凿沉了诺维克号

 

 

 

1905年6-7月

 

 

 

日本军队占领库页岛。

 

 

 

1905年9月5日

 

 

 

《俄日和平条约》在美国朴茨茅斯签订。根据该条约俄国放弃了库页岛的南部。

 

 

 

1906年

 

 

 

俄国政府废除了苦役和流放政策。

 

 

 

1906年

 

 

 

连接大泊(即科尔萨科夫)和弗拉基米罗夫卡(即丰原;1946年以后改称南萨哈林斯克)的库页岛第一条铁路由驻扎在此的日本铁道部队修筑完成。

 

 

 

1907年

 

 

 

日本政府决定在南库页岛建立桦太总督区。

 

 

 

1908年

 

丰原市成为桦太总督区的首府。

 

 

 

1908年

 

俄国政府宣布库页岛开放为自由定居区。

 

 

 

1917年3月

 

沙皇政府委任的北库页岛政府官员逃跑了。临时政府代表所领导的社会安全委员会掌握了控制权。

 

 

 

1918年秋

 

 

 

高尔察克的触角伸到了库页岛。

 

 

 

1920年1月13-14日

 

 

 

亚历山大罗夫斯克爆发反高尔察克政变。所有的权力落入A.T.察普柯领导的临时革命委员会手中。

 

 

 

1920年3月9日

 

宣布成立库页岛苏维埃政权。

 

 

 

1920年4月22日

 

一支2000人的日本分遣队在亚历山大罗夫斯克登陆,政权于是又落入日本军政府之手。苏维埃的支持者被逮捕,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人被处决。

 

 

 

1925年5月14日

 

最后一支日本特遣队撤退,北部重新回到了苏维埃政权之手。

 

 

 

1925 年

 

苏、日代表签署协议,在45年的时间里北部的石油和煤炭开采权被转让给日本人。

 

 

 

1930年

 

库页岛和大陆之间的定期航班开通(伯力至奥哈,伯力至亚历山大罗夫斯克)。

 

 

 

1941年4月13日

 

《苏日中立协定》签订。

 

 

 

1941年11月26日

 

日本航母编队离开择捉岛附近的Hitokappu湾前往夏威夷群岛。11月7日,从日本航母起飞的飞机重创了在珍珠港的美国太平洋舰队。

 

 

 

1944年

 

在北部对日本人的让步被取消。

 

 

 

1945年2月11日

 

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在雅尔塔会议上签署了旨在让苏联参战的协议。

 

 

 

1945年8月8日

 

苏联向日本宣战。

 

 

 

1945年8月11-25日

 

 

 

解放南部的战斗打响了。

 

 

 

1945年8月18日-9月1日

 

 

 

千岛群岛解放。

 

 

 

1947年1月2日

 

南萨哈林州被撤销并入新成立的独立于哈巴罗夫斯克州的萨哈林州。

 

 

 

1951年9月8日

 

对日和平条约在旧金山被签署。该条约声明:日本放弃其权力、特权和对千岛群岛、南库页岛及其邻近岛屿的领土要求,这些地方由《朴茨茅斯条约》而得到。然而,至于这些权益转交给哪一方却没有详细说明。苏联代表因此并没有在该条约上签字。

 

 

 

1952年11月5日

 

一场巨大的海啸袭击了北千岛群岛。色维罗-库里尔斯克城以及幌筵岛和占守岛上的居民点几乎完全被摧毁,有超过2300人丧生。

 

 

 

1956年10月19日

 

《苏日联和声明》在莫斯科签署。自声明被批准之日起苏日之间的战争状态宣告结束。其中的第9条规定:有关缔结苏日和平条约的谈判将继续进行,如果能够签署那样的条约,苏联将把齿舞群岛和色丹岛转交给日本。

 

 

 

1960年

 

苏联政府拒绝履行莫斯科声明第9条所要承担的义务。

 

 

 

1983年9月1日

 

一架苏联驱逐机在库页岛上空击落了一架韩国客机导致269人丧生。

 

 

 

1991-1993年

 

 

 

当地苏维埃政府和总统任命的政府共同存在。

 

 

 

1995年5月28日

 

    内夫特戈尔斯克被灾难性的地震完全摧毁,大约2000人丧生。

  日本人记忆中的库页岛-译自www.karafuto.com网站

 

这些文字,曾经有过以为朋友曾经贴出过英文原文,我这里将其全部翻译成了汉语,翻译此文的目的,并不代表本人宣扬其中的意味,只是提供给大家一个更为深入了解库页岛历史的方式:

 

库页岛(桦太岛)的秘密

 

自2002年11月1日始

 

前言

 

库页岛(日语称为桦太岛)是一个位于日本和俄国之间的狭长的岛屿(长约1000公里,最宽200公里),隔着仅6公里宽的狭窄海峡与亚洲大陆相望,因此西方人起先以为是半岛。该岛和千岛群岛一起是日俄之间有争议的领土,其归属权至今也没有得到确定。

 

 

 

 

库页岛纪年表

 

库页岛的历史十分的古老。很长一段时间里库页岛都作为联系日本和大陆的桥梁。冰川时期,日本海还是一个巨大的湖泊,日本与大陆直接相连。甚至在冰川消融之后,连接库页岛和北海道之间的通道依然要比通过朝鲜海峡方便得多,因为那里的海峡窄而浅。下面就是自公元元年至今的库页岛纪年表,其中的大部分事件都不为西方文献所记载。

 

 

 

 

 

 

公元1年

 

 

 

《山海经》(中国古代的地理书)叙述到日本的极北端位于黑龙江口。

 

 

 

658

 

 

 

《日本史记》(古代日本的史书)记载道:Abe-no-hirafu将军率领的日本军队乘坐200艘战船与通古斯人(Tsungus)在日本以北的一条大河(黑龙江?)入海口发生了激烈的战斗。

 

 

 

1057

 

 

 

根据日本的叙事书《Konjaku Monogatari》记载,在一次战败后,日本武士Abe-no-yoritoki及其部属乘坐一艘大船逃到日本的北方。他们发现了一条巨大的河流(黑龙江?)并逆流而上航行了一个月。他们遇到一千名骑兵(蒙古人?),这些骑兵连同他们的战马乘着筏子渡江而来,由于害怕,他们回到了日本。

 

 

 

1282

 

 

 

日本僧人Nichiji-shyounin到库页岛传播佛教。

 

 

 

1474

 

 

 

《Kaitou-shyokoku-ki》 (朝鲜古代地理书籍,描述其东部邻国如日本和滨海省)叙述道日本国的北部边界在黑龙江以北。

 

 

 

1485

 

 

 

一群库页岛阿依奴人遇到了控制日本北部的松前藩主并归顺了他。

 

 

 

1635

 

 

 

松前藩派Murakami-kamonzaemon去库页岛探险。第二年另外一个探险者Koudou-shouemon到达了北纬49度附近的西卡村(Shikka)。

 

 

 

1644

 

 

 

东京中央政府要求每一位领主将其所辖土地的地图送来以绘制完整的日本地图。松前藩送来的地图包括整个库页岛、千岛群岛和勘察加半岛。这份被称为Shoho-okuni-ezu 的地图是迄今为止幸存的最早描绘这些地方的地图。

 

 

 

1679

 

 

 

松前藩在库页岛南部海岸建立了Ootomari城(阿依奴语为Kushunkotan城,即今天的科尔萨科夫)以控制与土著居民(阿依奴人和尼夫希人)的贸易。该地成为日本在库页岛最大的贸易点,有一百多座房屋。每年夏天,库页岛北部的土著就会来此和日本人做生意。

 

 

 

1806

 

 

 

俄国护卫舰茱诺娜号在奇沃斯托夫的带领下袭击了Ootomari城,这座日本在库页岛最大的贸易点被洗劫一空并付之一炬。他们将日本商人作为囚犯带到勘察加。第二年,他们又袭击了千岛岛链南部的择捉岛以及Ootomari西面的鲁塔卡岛。

 

 

 

1808

 

 

 

中央政府派间宫林藏到库页岛以探索当时日本还不知道的库页岛北部地区。

 

 

 

1853

 

 

 

俄国人将国旗插在库页岛北部并宣称该岛为其领土。此后俄国不顾日本人的抗议在日本贸易点附近的Ootomari城建立了一个军事基地以胁迫日本人。

 

 

 

1855

 

 

 

两国之间第一次解决边界问题的谈判于1855年在东京西南50公里的小城下田进行。日俄双方的首席谈判代表分别是Kawaji Toshiakira 和埃夫菲米·瓦西列维奇·普提阿廷。这就是所谓的《下田条约》,该条约规定:日俄两国分别占有南北千岛群岛,但没有解决库页岛的主权问题。例如,两国国民可以象以前一样生活在库页岛上,即日本人在南部,俄国人在北方,而没有决定两国的边界。俄国接受了该条约并拆毁了军事基地Ootomari。

 

 

 

1859

 

 

 

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将军率7艘战舰驶进东京湾以威胁日本接受库页岛属于俄国,但遭到了拒绝。

 

 

 

1860

 

 

 

利用太平天国叛乱,俄国武力威胁中国而得到了今天海参崴所在的滨海省。这就是1860年的《北京条约》。自那时候起,俄国对日本的压力增加了:他们声称因为库页岛北部的尼夫希人归顺于中国政府,所以库页岛也应该属于俄国。

 

 

 

1865

 

 

 

中央政府派Okamoto Kanpo前往库页岛北部并立了一座石碑宣布整个库页岛都是日本的领土。

 

 

 

1867

 

 

 

日本不得不接受《圣彼得堡条约》的规定:库页岛为日俄两国共管之地。库页岛一成为共管地,俄国人就增加了武力威胁。他们派哥萨克部队放火烧毁日本人的定居点并试图挑起外交事件。

 

 

 

1875

 

 

 

由于装备极差不能对俄国军队作出反应,日本人不得不放弃了富庶的库页岛而以此交换得到了原本属于日本的冰雪覆盖的不宜居住的北千岛。这就是《圣彼得堡条约》

 

 

 

1905

 

 

 

日俄战争之后,日本恢复了库页岛的部分主权,但却放弃了他们一度在战争期间占领的库页岛北部。库页岛由北纬50度被分成两部分。这就是所谓的《普次茅斯条约》。

 

 

 

1920

 

 

 

在南西伯利亚被协约国联合干涉军占领期间,数百名日本人(350名工人和370名士兵)在临近库页岛的南西伯利亚城镇庙街被布尔什维克分子屠杀。作为报复,日本占领了北部库页岛,这就招致了美国和苏联的抗议。最终,1925年1月,两国签署了条约,日本军队从库页岛北部撤退换得了开采石油的权力。苏维埃政府对庙街屠杀案表达了诚挚的遗憾。

 

 

 

1945

 

 

 

1945年8月8日,俄国人撕毁了有效期到1946年的两国间中立条约对日宣战。苏联红军越过作为两国边界的北纬50度线进入岛的南部。8月15日,日本接受了《波茨坦公告》结束了战争。由于害怕停火线会成为确定的边界(他们仅在库页岛推进了100公里,更为糟糕的是没有俄国人生活在千岛群岛),俄国人持续地轰炸日本城镇及军事目标,甚至准备入侵北海道。在此期间,数千名日本人被俄国人杀害。最恶劣的事件就是3艘运送日本难民从库页岛回国的船只受到俄国潜水艇的袭击造成了1700名受害者。最后,8月22日,他们停止了战斗。此后,60万名日本人,大部分是来自库页岛和满洲的士兵被押送到西伯利亚的劳动营中,他们中的6万人从此再也没有回到祖国。

 

 

 

1951

 

 

 

旧金山会议本该解决两国的边界,但却遭到俄国代表的抵制。俄国人拒绝签署最后的文件,因为该文件没有清楚地说明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应该成为俄国领土。所以至今两国的边界仍然没有得到确定。

 

 

 

1983

 

 

 

苏联战斗机在库页岛南部上空击落了韩国一架波音客机,机上240名乘客全部丧生。这完全是违反国际法的行为,因为这片土地在法律上仍不能说属于俄国。

 

 

 

1995

 

 

 

一场猛烈的地震发生在北库页岛,内夫特戈尔斯克镇被完全摧毁。鲍里斯·叶利钦日本的立即援救,因为他害怕领土纠纷再次出现在国际社会面前。所以,总的遇害者上升到了1800人。

 

 

 

 

间宫林藏的探险

 

间宫林藏是首位证实库页岛为岛屿的日本探险家。事实上他环游了库页岛以便描绘出精确的地图,并穿越海峡到达黑龙江边的中国贸易点德楞。下面就是其探险经历以及当时的一些图片。

 

 

 

 

间宫林藏的探险经历

 

当时,库页岛位于日本国土的北部和中国国土的东部,库页岛似乎是地球上还没有被西方人探险过的地方:不但人口稀少而且中国和日本都不允许外国人在本国内旅行。当日本人第一次见到西方人所绘的库页岛地图时,他们十分迷惑,因为它看起来像是个半岛:与此相对的是,库页岛上的居民却肯定这是一个岛屿。所以德川幕府(Tokugawa)决定派松田传十郎(Matsuda Denjyuro)和间宫林藏(Mamiya Rinzo)到库页岛去证实上述说法。他们同时还有另外的任务:在1806年和1807年俄国人先后袭击南千岛和南库页岛后,政府想知道俄国人到了离日本有多远的地方并想准确地确立日本的北部边界。

 

 

 

1808年他们离开北海道:松田和间宫分别沿着岛的西海岸和东海岸去往岛的北部。事实上松田到达了北纬52度离大陆最近(仅6公里)处的拉卡村。从那里望去,黑龙江口依稀可见,所以他证实了库页岛是个岛屿并在中日之间设立了界标:从那个地方到南部大部分居民都是阿伊努人,处于日本政府的管辖之下,而往北则是尼夫希人的领地受中国政府的管辖。与此同时,间宫却在大约北纬49度附近的东海岸处被险峻的地形阻碍,所以他决定到西海岸去。后来他沿着松田的路线到达北部,也证实了库页岛是个岛屿。他们接着返回到位于库页岛南端的日本贸易点Shiranushi。

 

 

 

第二年,政府再次派间宫去库页岛探索岛的更北部分。所以他于1809年1月独自离开Shiranushi向北而去。由于是在冬天所以这次旅行非常艰难。最终,他到达了拉卡村并继续往北到了尼夫希人的村庄那尼奥,在此处,库页岛再一次完全与大陆分开。所以对他而言,库页岛无疑是个岛屿。

 

 

 

在该村逗留期间,他遇到了一位见到俄国人打猎的目击者。他明白俄国的边界已经扩展到了附近并且想进一步探索。此时,他得知该村的村长将要去大陆上的中国贸易点德楞为中国皇帝进献礼物。所以间宫决定跟他一起去。他们穿越海峡并沿着黑龙江到达了位于今天俄国滨海省的德楞。在那里,间宫受到了中国官员的欢迎,因为他能够写字!但他在那里的所见所闻令人难以置信。南西伯利亚操不同语言的人们聚集到那里以交换他们的货物。他们用手势和叫喊让生意伙伴明白!下面就是间宫所绘的当时的情形。
发表于 2006-8-29 07: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流鬼国,在堪察加半岛----东到白令海峡唐代流鬼国地界
《新唐书.东夷传》:

   流鬼国 去京师一万五千里。直黑水靺鞨东北。少海之北。三面阻海。多沮泽。有鱼盐之利。地气早寒。每坚冰之后。以木广六寸。长七尺。施系于其上。以践层冰。逐其奔兽。俗多狗。以其皮毛为裘褐。胜兵万人。南与莫曳靺鞨邻接。未尝通聘中国。 贞观十四年。其王更三译而来朝贡。授骑都尉

 

《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五卷: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中之上贞观十四年(庚子,公元六四零年)

......

  辛丑,流鬼国遣使入贡。去京师万五千里,滨于北海,南邻靺鞨,未尝通中国,重三译而来。上以其使者佘志为骑都尉。

 

 

 

唐代对堪察加的航线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以安东都护薛泰请在黑水靺鞨内置黑水军,以其最大的部落为黑水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并派遣了内地长史(都督的副职)等官员协助当地少数民族首领管辖,开元十四年唐朝在这里设置了黑水都督府。开元十六年赐都督姓李名献诚,对黑水靺鞨地区(今黑龙江中下游流域)实施有效的行政管辖。治所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唐代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黑水靺鞨开辟了对堪察加的航线即库页岛与堪察加半岛的鄂霍次克海航线。航线起点在莫曳靺鞨(莫曳皆部)所在的库页岛。

 

   《新唐书·靺鞨传》载,黑水(黑龙江)西北有思慕部,往北走10天到郡利部(今黑龙江入海口庙街),再往东北走10天到窟设部(又名窟说部,"窟说"是"库页"的音转),再往东南走10天就到莫曳皆部即莫曳靺鞨了。终点在流鬼国(今堪察加半岛的西南岸)。这条航线从库页岛出发后,顺着海流趁西北风(这一地区一年中西北风有八个月)向东南航行,到择捉岛后,则转向东北而后到堪察加半岛南端,全长918海里(1700余公里),用15天。说明库页岛的靺鞨族人在唐朝已掌握了鄂霍次克海的逆时针方向的海流规律,开辟了这一条从西北走向东南再转东北的大弧形航线。
发表于 2006-8-29 07:3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反对放弃藏南、反对承认"麦克马洪线"倡议书(外《藏南大事记》1篇)
 

 

中华英雄网(www.china-hero.org)原创

 

 

引:中国怎么能够同意接受这样一个丧权辱国、出卖领土、而这块领土又是如此之大的非法界线呢?--周恩来(摘自《1959年9月8日周恩来总理致印度总理尼赫鲁的信》)

 

全国各族同胞们、朋友们:

 

 

 

 

 

 

 

请大家先回答2个问题:

 

 

 

 

1、 中国领土的面积是多少?

 

 

 

 

2、 其中有多少面积在被外国侵占着?

 

 

 

 

 

 

 

没错,我们都知道中国领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而第二个问题,可能很多朋友会纳闷的问:"侵占我国国土?不可能!"

 

 

 

 

 

 

 

但我要告诉朋友们,这却是实实在在的现实!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上,在西藏,在喜马拉雅山脉南坡与印度接壤地区,确实有一块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外国侵占着,这块土地就是--藏南(西藏自治区山南、林芝地区之南部区域统称),那个侵占我们的国家是--印度!

 

 

 

 

 

 

 

想不到吧!也就是说,现在中印边界东段的实际控制线并不是《中国地图》上标着的国界线,而是我们的地图上没有的、屈辱的"麦克马洪线"!

 

 

 

 

 

 

 

这条非法的"麦线"在1914年由英印殖民政府炮制而来,此线深入西藏境内100多公里,把原本在西藏境内土地最富饶的7万平方公里土地划进了印度境内。近半个世纪来,此地区一直被印度非法占领。 7万平方公里,什么概念?--相当于2个台湾!奇耻大辱!

 

 

 

 

 

 

 

藏南----

 

 

 

 

位于中国境内,但没有中国军队,有的是印军的军事防线;

 

 

 

 

依旧生活着门巴、珞巴、藏等我中华子民,却没有中国国籍,有的是印度人的统治和源源不断的印度移民;

 

 

 

 

叫着同样的中国地名,却不在中国政府管辖范围内,有的是印度的掠夺性开发。

 

 

 

 

那里现在是印度的一个邦,印度管她叫--"阿鲁那恰尔邦",当然,中国政府始终没有承认这个"伪阿邦"。

 

 

 

 

 

 

 

不要以为那里像青藏高原一样荒凉贫瘠,你想象不到那块土地有多好--她是普遍处于高寒地带的西藏唯一的亚热带地区,来自印度洋的大量水分和热量使得她终年温暖湿润,遍布着极为丰富的原始森林,肥沃的土地可以种植多种亚热带作物,素有"西藏江南"之美誉。更重要的是,此地区是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重要组成部分,雅鲁藏布江落差最大的一段区域就在此处,水利资源之丰富无可限量!

 

然而,让我们非常痛惜的是,这一切的美好---虽然在我们的版图之内,但并不在我们的控制之下!

 

 

 

 

 

 

 

对于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我们的历届政府,即便是懦弱无能的北洋政府和内忧外困的蒋介石政府也没有承认。而我们的毛主席更是为了这块土地和印度在1962年大打出手。可当时战争的结果是--印军大败、藏南重归中华怀抱,这时,我军却主动撤军,而且是撤到"麦线"以北,于是印军很快重新占领藏南。弹指一挥间,整整43年已逝!

 

 

 

 

 

 

 

这条耻辱的"麦克马洪线",就是深深的砍在中华母亲身体上的一处刀伤。40多年了,刀口一刻也未见愈合,反而更加鲜血淋淋、痛彻心腑!

 

 

40多年,印占区同胞望断回归中华路,国人企盼藏南光复望断天涯!藏南在泣血、巍巍中华更在泣血!

 

 

 

 

 

 

 

尽管如此,我们对藏南从来没有放弃信心!我们认为只要信念坚定,上下同心、卧薪尝胆,他日条件成熟,藏南必定光复!

 

 

 

 

 

 

 

但是,最近让我们愈发担心的事情是,为了换取所谓"安定和平"机会,我们可能放弃自己的信念与一贯坚持的原则。

 

 

同胞们、朋友们,我们可能彻底失去藏南,而且这个可能越来越大,形势越来越危急!

 

 

--近年来中印边界谈判愈演愈烈,我们先是放弃了多年的观点,正式承认了同样被印度占领多年的我们的邻国锡金为印度的"锡金邦";然后是今年4月12日,双方签订《解决边界问题的政治指导原则》。研读条款,不禁让我们心惊肉跳!因为我们看到了中国愈来愈有承认"麦克马洪线"、彻底放弃藏南的迹象!

 

 

藏南大事记

 

 

 

藏南,是指位于中国国境线境内、中印边境东段西藏南部门隅-洛隅-下察隅地区,面积为6.5万平方公里(一说9万)。该地区自古以来为西藏地方政府管辖区域,生活着门巴、珞巴、藏族和僜人等中华子民。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被印度非法占领,是现代一国非法侵占别国领土最大案例。

 

 

 

 

? 1910-1911年,清驻藏大臣赵尔丰派程凤翔部进军该地区的察隅,该部在察隅中印边界地区进行了树立界碑等活动,宣誓了中国对该地区的主权。

 

 

 

 

? 1914年的3月24日,在"西姆拉会议"上,印度殖民政府外务大臣英国人享利·麦克马洪背着与会的中国政府代表,私自同西藏地方代表以秘密换文的方式炮制了所谓的"麦克马洪线"。界线把原本在西藏境内资源最丰富的九万多平方公里划进了英国的印度殖民地,将中国西藏地方历来有效行使统治权的地方向北压缩了一百多公里。中国北洋政府当时不予承认,后来历届中国政府都不予承认。

 

 

 

 

? 1938年,英印政府在出版的《西藏高原与周围国家的地图》中,第一次改变过去同中国主张的传统习惯边界线相同的画法,用"未经标定"的符号,画出了"麦克马洪线"。

 

 

 

 

? 1948年,印军开始进入门瑜地区;1951年2月2日,印度军队侵入门瑜的中心城市达旺,武力将西藏当局派到当地的行政人员赶走,达旺沦陷。

 

 

 

 

? 1954年,印军完全控制麦线以南原西藏的门隅-洛隅-下察隅地区。

 

 

 

 

? 同年,印度政府在该地区建立"东北边境特区",并修政官方地图,非法的"麦克马洪线"由原来的"未经标定边界"第一次改标为"已定界"。

 

 

 

 

? 1959年8月25日印度在中印边界东段朗久地方挑起第一次武装冲突, 10月21日在西段空喀山口挑起武装冲突。

 

 

 

 

? 1962年10月20日中印边界战争爆发。印军一战即溃,10月25日我军收复达旺,11月19日收复邦迪拉,察隅地区11月16日收复瓦弄,逼近传统习惯线。

 

 

 

 

? 中国政府于11月21日宣布停火,中国军队从12月1日起后撤,单方面撤到1959年11月7日实际控制线中国一侧的20公里以外。

 

 

 

 

? 1963年2月28日,中国边防部队完成了主动后撤,并释放和遣返全部被俘印度军事人员,归还所有缴获的武器弹药。战争历时1个月,总计歼灭印军8900余人。我军共伤亡2400余人。

 

 

 

 

? 1964年印军重新占领藏南地区,并重新与中国军队形成对峙。

 

 

 

 

? 1972年印度将该"东北边境特区"改为"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

 

 

 

 

? 1986年,印度议会两院通过立法将阿鲁纳恰尔中央直辖区升格为邦。

 

 

 

 

? 1987年,印度正式宣布成立阿鲁纳恰尔邦。

 

 

 

 

? 1985年――1987年,由于印度在该地区大行增兵并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中印两军多次形成对峙,造成边界局势剧烈动荡,几乎开战。

 

 

 

 

? 1993年9月7日,中国和印度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等4个文件。边界局势趋向缓和。

 

 

 

 

? 2003年6月,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双方发表联合宣言。同时,中国外交部网站首次将被印度强行占领的锡金国从国家之列中除名。

 

 

 

? 2005年4月温家宝访印,4月12日,双方签订《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协定》。中国首次公开承认锡金国为印度的一个邦,中国承认麦克马洪线的趋势愈加明显。

 

? 2005年9月25-27日,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六次会晤在北京举行。双方会后未宣布有达成任何框架性协议或实质成果。外电报道称,中印双方目前在如何划定实际控制线问题上似乎还有很大分歧。

 

 

 

 

 

 

领土,是最重要的国家利益,是5千年历史的中华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遗产。有了领土,我们才能生生不息,中华民族才能发展。

 

 

 

 

 

 

 

安定和平的国际环境固然重要,但我们反对为了安定和平,而以放弃领土为代价。我们坚决反对"用土地换和平",坚决反对承认屈辱的"麦克马洪线",坚决反对放弃藏南!

 

 

 

 

 

 

 

朋友们,我们已经丢失了太多的国土,我们还有太多的国土可能丢失--钓鱼岛、南沙、甚至东海!……在这样的时刻,如果我们能够放弃富庶广袤的藏南,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可以放弃小之又小的钓鱼岛和一盘散沙的南沙呢?

 

 

 

 

 

 

 

我们相信我们的政府,会从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考虑,认真的对待中印边界问题,认真考虑全国人民的呼声,做出正确的选择。

 

 

 

 

 

 

 

朋友们,我们是幸运的。因为在我们这一辈的时候,在21世纪的今天、在我们终于开始强大的今天,我们能亲眼看见我们国家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们能亲眼看到奥运会上我们高居次席。

 

 

但是---

 

我们也情愿看到西藏的一角被硬生生的切掉吗?

 

情愿看到中华领土从960万平方公里锐减成953万平方公里吗?

 

情愿亲历把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变成正式国境线的耻辱吗?!

 

情愿以后我们指着地图对孙儿说"看,这一块原来是中国的,在爷爷年轻的时候被划给了印度"这样的凄凉和无奈??!

 

 

朋友们,现在真的到了情况万分危急的情况了。每一个关心国家命运、关心民族前途的同胞们,为了我们祖国母亲不再被侵略、不再被割地、为了藏南早日光复、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请就反对放弃藏南、反对承认"麦克马洪线",响亮的喊出自己的声音!!

 
发表于 2006-8-29 07:36: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日对照琉球岛屿名
 

中国名

 

 

东四岛:姑达佳(久高岛),津奇奴(津坚岛),巴麻(滨岛),伊计;

 

 

正西三岛:东马齿山,西马齿山(庆良间诸岛),姑米山(久米岛)

 

 

西北五岛:度那奇山(渡名喜岛),安根尼山(粟国岛),椅山(伊江岛),叶壁山(伊平屋岛),硫黄山(鸟岛);

 

 

东北八岛:由论(与论岛),永良部(冲永良部岛),度姑(德之岛),由吕(与路岛),乌奇奴(请岛),佳奇吕麻(加计吕麻岛),大岛(奄美大岛),奇界(喜界岛);

 

 

南七岛:太平山,伊奇麻,伊良保,姑李麻,达喇麻,面那,乌噶弥;

 

 

西南九岛:八重山,乌巴麻,巴度麻(鸠间岛),由那姑呢(与那国岛),姑弥,达奇度奴,姑吕世麻(黑岛),阿喇古斯古(新城岛),八梯吕麻(波照间岛)。

 

 

日本名

 

 

先岛诸岛

 

 

八重山列岛:石垣岛、西表岛、竹富岛、小浜岛、黑岛、波照间岛、新城岛、仲御神岛、鸠间岛、与那国岛

 

 

宫古列岛:宫古岛、大神岛、池间岛、伊良部岛、下地岛、来间岛、水纳岛、多良间岛

 

 

冲绳诸岛

 

 

庆良间群岛:久米岛、オーハ岛、粟国岛、出砂岛、渡名喜岛、阿嘉岛、外地岛、渡嘉敷岛、仪志布岛、黑岛、座间味岛

 

 

冲绳岛、伊江岛、伊是名岛、伊平屋岛、硫黄鸟岛

 

 

奄美诸岛

 

 

奄美大岛、喜界岛、加计吕麻岛、与路岛、请岛、徳之岛、冲永良部岛、与论岛

 
发表于 2006-8-29 07: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琉球歌
母亲,甲午之后我被无情遗忘,

 

 

我本是您那忠诚的守礼之邦,

 

 

 

享誉五百年的万国津梁,

 

 

 

首里王宫仍然慕义西向,

 

 

 

三弦也弹出了久米三十六姓的辉煌,

 

 

 

可是我却被北方的绑匪抢走,

 

 

 

一百三十年来只能隔海观望,

 

 

 

即使我遍体鳞伤,

 

 

 

"我是琉球"却让我念念不忘,

 

 

 

因为我坚信总有一天我会重回炎黄.

 
发表于 2006-8-29 07: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华人华侨的人口分布数据
 

亚洲



国家(地区)

华侨、华人数量

日本

129269

韩国

9000

泰国

4000000

马来西亚

5280000

印度尼西亚

5000000

越南

1000000

老挝

40000

印度

135000

斯里兰卡

3500

沙特阿拉伯

40000

尼泊尔

20348

锡金

400

阿曼

78

黎巴嫩

12

以色列

225

巴林

48

东帝汶

8300

朝鲜

100000

蒙古

2250

新加坡

2230000

菲律宾

1000000

文莱

60000

柬埔寨

200000

缅甸

1500000

巴基斯坦

3600

孟加拉

700

土耳其

50000

阿富汗

169

约旦

50

科威特

29

伊朗

100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150

伊拉克

100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世界华侨华人词典》,《华侨华人概况》和有关报刊资料整理1993年)

 

 

欧洲



国家(地区)

华侨华人数量

英国

200000

葡萄牙

10000

法国

300000

比利时

10000

德国

40000

匈牙利

7000

梵蒂冈

150

希腊

110

挪威

2000

芬兰

1000

波兰

80

保加利亚

25

马耳他

15

爱尔兰

1000

西班牙

10000

卢森堡

6500

荷兰

60000

奥地利

20000

瑞士

13286

意大利

23000

丹麦

5000

瑞典

4000

前苏联

68000

罗马尼亚

35

捷克斯洛伐克

16

冰岛

100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世界华侨华人词典》,《华侨华人概况》和有关报刊资料整理1993年)



 

 

美洲





国家(地区)

华侨、华人数量

加拿大

710000

墨西哥

20000

洪都拉斯

1500

尼加拉瓜

800

巴拿马

140000

牙买加

25000

安的列斯群岛

700

美国

2000000

危地马拉

14000

萨尔瓦多

1400

哥斯达黎加

7000

古巴

7000

海地

155

多米尼加

15000

巴巴多斯

50

哥伦比亚

3600

委内瑞拉

20000

秘鲁

52000

巴拉圭

5000

智利

2000

乌拉圭

250

苏里南

10000

库腊索(荷属)

400

卡宴(法属)

690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5000

厄瓜多尔

16000

圭亚那

6000

玻利维亚

1500

巴西

100000

阿根廷

3000

巴哈马

200

圭亚那(法属)

600

阿鲁巴(荷属)

300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世界华侨华人词典》,《华侨华人概况》和有关报刊资料整理 时间截至1993年)



 

 

非洲

 



国家(地区)

华侨、华人数量

毛里求斯

30000

马达加斯加

12000

南非

30000

津巴布韦

250



安哥拉

250

扎伊尔

200

赞比亚

40

博茨瓦纳

40

刚果

20

坦桑尼亚

500

肯尼亚

80

加纳

320

尼日尔

15

阿尔及利亚

2000

留尼汪

25000

塞舌尔

2000

莱索托

250

莫桑比克

650

马拉维

33

加蓬

30

利比里亚

40

喀麦隆

20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100

乌干达

80

象牙海岸

180

尼日利亚

1500

苏丹

45

利比亚

400

埃及

110

埃塞俄比亚

55

摩洛哥

10

塞拉内昂(塞拉利昂)

14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世界华侨华人词典》,《华侨华人概况》和有关报刊资料整理1993年)

 

澳洲





国家(地区)

华侨、华人数量

澳大利亚

300000

瑙鲁

250

斐济

5500

巴布亚新几内亚

5000

大溪地(塔希提)

15000

那卢岛

1400

马绍尔群岛

12000

关岛

2000

新西兰

30000

西萨摩亚

10000

汤加

20

塔西提岛

20000

所罗门群岛

5000

马贵斯岛

35

社会群岛

7000

圣诞岛

2605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世界华侨华人词典》,《华侨华人概况》和有关报刊资料整理1993年)
发表于 2006-8-29 07:3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正说三国:真正确立三足鼎立之局的夷陵之战
 

 

 

  赤壁之战后,曹操回军北方并将兵锋指向关中、凉州一带,而刘备和孙权的联盟也继续发挥着作用,但是三方围绕荆州归属问题的争端并没有因此结束。特别是刘备通过武力夺得西川和汉中(郡名,今陕西汉中东)之后,已经形成横跨二州(益州和荆州一部分)的大势力,对长江下游的孙权构成极大威胁。

 

  同时,刘备发任的荆州最高指挥官关羽对孙权出言不逊,惹得孙权震怒,发誓要夺回荆州。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发动襄樊战役,孙权抓住有利时机和曹操达成短期的军事同盟,并且起用吕蒙为大将,迅速完成对荆州刘控区的占领。孙、刘联盟破裂,刘备也因此开始准备东征,只是由于称交工作尚未完成而迟迟没有动兵。

 

  曹魏黄初二年(221年,蜀汉章武元年),刘备在草草完成称帝、封臣等活动之后,不顾赵云、秦宓等人的劝阻,仓促下令开始东征。在部署上,刘备以白帝城(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山上)作为本阵,以江州(重庆市嘉陵江北岸)作为后援基地(由赵云负责),沿着长江三峡推进,前军大约有四五万人。刘备以冯习为大督,负责前军各项工作;又令张南为先锋,辅匡、赵融、廖淳、傅彤等将领为别督,接受冯飞节制;同时命令黄权总督江北诸军防备曹魏,吴班、陈式总督水军联合东下。刘备自己则亲率中军为诸军接应。

 

  从战略部署上看,刘备明显犯有不少低级错误。首先,沿三峡步步推进本身就不明智,因为这就等于使自己的优势兵力无法集中,反而像长蛇一样一字摆开,很容易让敌人从中路突破;其次,所指派的将领(特别是前部大督和先锋)大多属于无名之辈,不但不能起到威慑作用,反而会坚定敌方斗志;其三,将江南和江北两个战区分开,并且缺少接应,一旦某个战区失利,另一个战区就很难独自作战,甚至连回军都不可能;其四,没有营建有利的外交环境,随时可能遭到曹魏进攻,所以不但马超、魏延等名将无法调离北方防线,还必须分兵防魏。

 

  刘备不断派人找吴军主力决战,陆逊概不理睬,仍然坚壁固守。刘备无奈,加之天气闷热,便命令军队从巫峡建营直至夷陵界首,凡五十余营、四五百里。刘备本意是通过连营来固守已经到手的高地,以便更好地应付陆逊的持久战术,设想是美妙的,但是他犯兵家之大忌而出此险着,实在是太轻敌了。此时的陆逊早就只待时机进行全面反攻了。

 

  第三阶段(222年闰六月至阴历八月):蜀汉军由于战线过长和沿途布防,前线军队大约只有不到4万,加上刘备连营数百里,更是分散了兵力。闰六月,陆逊用火攻展开了吴军的第一次反攻,以密集兵力消灭了蜀汉的军锋,斩杀汉军先锋张南。

 

  随后,朱然、韩当等将领和防守夷道的吴军孙桓部相配合,对汉军进行两面夹击。朱然先切断汉军退路,刘备慌忙逃命,结果被潘璋在涿乡(夷陵以西)痛杀一阵,遭到重大损失,史称涿乡歼灭战。刘备经此一役,已经完全丧失了斗志,仓皇中率领残部向江北的黄权部靠近,并且在马鞍山(湖北宜昌西北)据守,试图抵挡吴军反攻。但吴军诸将的英勇冲锋使汉军顷刻间土崩瓦解,溃散而逃,刘备只得退缩到秭归,准备收拾残部。

 

  然而陆逊不给刘备任何机会,乘胜追击,主力直指秭归,吴军孙桓部则插入夔道(三峡夔巫角南岸一带),切断了汉军的归路。刘备听得这些消息后,立马像前半辈子常做的那样弃军而逃,汉军遭到全歼,辎重也损失无数。吴军继续他们狂风骤雨般的攻势,一直"送"刘备到白帝城下。此时,赵云率部入援白帝城,陆逊也担心曹魏南下,所以下令撤军,夷陵之战结束。

 

  夷陵之战最后解决了荆州归属问题,吴国占据荆州、蜀汉保有西川,两国形成了一种均势。而同时两国联盟又和大国曹魏保持了一种相对的均势,所以曹魏几十年间一直采取守势,不敢贸然兴边事,战后三方的版图也是基本稳定不变。故而可以说,夷陵之战才最终确立了赤壁之战以来的鼎足三分之局。
发表于 2006-8-29 07: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盖,
发表于 2006-8-29 07:4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盖,我盖,
发表于 2006-8-29 07:50: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事情比较好
发表于 2006-8-29 07:51:04 | 显示全部楼层
2323
发表于 2006-8-29 07: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东西啦
发表于 2006-8-29 07: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发表于 2006-8-29 07:53:09 | 显示全部楼层
EMAX在搞活动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易码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EMAX Studio

GMT+8, 2025-7-18 18:20 , Processed in 0.01822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