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码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易码
搜索
查看: 1448|回复: 21

本文是谣言吗,如果是请来澄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8-4 21: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说本论坛某些斑竹或管理员是腾讯工作人员,所以特发来


QQ是如何监视你的聊天记录的2007年09月06日 09:44 P.M.杭州的徐小姐是腾讯QQ的老用户了,不过,最近发生的一宗QQ号码被封事件,开始让徐小姐变得警觉、惊恐直至愤怒了。
(一)事件——QQ号码被查封

       6月里的一天,徐小姐像平时一样打开电脑上网,登陆QQ时,突然弹出一个窗口,提示“禁止使用”,徐小姐试了几次,仍然是这样。徐小姐后来回忆说:“我先是通过电子邮件询问,没人理我,一个星期后,我终于忍不住打长途电话到深圳,问腾讯的客服,要她给我一个号码被封的理由。客服几分钟就查到了,说我下载了有关政治性的敏感文档,是有记录的,所以号码才会被查封。”

       记者在征得徐小姐的同意后,即以该QQ号码的使用者身份致电深圳腾讯公司,了解号码被查封的情况,在报出QQ号码和密码后,该客服人员让记者稍等,几分钟后,客服人员告诉记者,这个QQ号码在5月30日下载过敏感的信息,所以被查封,而且,“不可能要回来了”!

       按照徐小姐的回忆,她的确是曾经下载过一个文档,“如果不是腾讯有记录,我都想不起来了。可我连看都没有看全,又没有散布,这也要封号码?”更奇怪的是,徐小姐当时并没有使用腾讯的TE浏览器下载该文档。

       徐小姐怀疑,难道只要装了QQ就可以监视用户的电脑使用情况,并且可以把用户电脑中的资料回传到腾讯的服务器上?如果这是这样,那么,还有什么个人隐私可言?况且作为QQ会员的徐小姐,她本人的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都是按照腾讯公司要求记录在案的。

       其实还不仅仅是涉及隐私问题这么简单,如果政府部门或者商业机构中有人在电脑中装有QQ,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信息外泄的安全隐患了。QQ捆绑的TE浏览器提供的“谁与我同在”的功能,就可以追踪和了解QQ用户访问了那些网站。

(二)调查——用户信息被记录

       一位在软件安全问题方面颇有研究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证实,通过Iris抓包软件,可以看到QQ在向服务器回传不明数据,并且这些数据是经过加密处理过的。

       《科学时报》刊登的一篇文章也表明,腾讯附加在QQ程序中的浏览器程序,提供的一项叫做“谁与我同在”的功能,能让任何用户都可以查到当前浏览的网页上有哪些其他的腾讯QQ用户,同时,也可以监控用户正在察看哪些页面,这些搜集来的用户浏览资料,是可以被商业化利用的。

       就在记者开始着手调查并要求对腾讯进行采访的当晚,徐小姐的QQ号码竟然自动解封,可以使用了。

       记者致电腾讯公司市场部,并通过电子邮件发送采访提纲要求采访。记者的主要问题是:

       1,QQ是否在监视每个用户的使用情况?包括访问那些网站、下载了什么文档?

       2,QQ在多大范围内监视这些信息,监视哪些信息?

       3,作为一家民营的商业性质的公司,用户的个人资讯和使用习惯如何保证不被他用?

       4,对于QQ的监视功能,如果被黑客或者其他情报机构利用,腾讯该负什么责任?

       5,对于政府部门或者商业公司的机密,腾讯是否也可以获知?

(三)理由——企图染上政治色彩

       记者的采访提纲发出后,腾讯方面并未给予任何书面的文字答复,也没有做出正式的采访安排,而是通过北京的一家公关公司与记者联系沟通。

       该公关公司的人员按照记者留下的号码拨通了记者的电话,试图说服记者不要就此事进行追查和报道,她告诉记者,腾讯目前正处于强劲的上升趋势,而市面上各种即使通讯软件也是层出不穷,竞争十分激烈,如果因为记者的报道,引起腾讯QQ在商业上的损失,这是腾讯方面所不希望的。

       对于徐小姐QQ号码被封一事,该公关公司人士透露,是腾讯方面接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指令,才监视该用户的使用情况并封掉了她的号码,她不肯透露是是哪个部门要求腾讯这么做的,只是告诫记者,如果就此事进行报道,有可能会“牺牲”。显然是试图把商业问题蒙上一层政治色彩。而在听到这一消息后,徐小姐表示震惊和愤怒:“我怎么觉得阴森森的?把我当成国家的敌人了?”徐小姐还信誓旦旦地对记者保证,她绝没有通过QQ发布过任何不良信息,“如果有,让他们拿出证据来,发给谁了?”

       据记者调查了解到,对于网络公司及通讯软件公司,上级主管部门的确是提出过要求,对网络上有害的不良信息进行技术过滤和屏蔽,不得散布和传播,但却没有哪家公司接到过要求监视用户使用情况的指令,“真是要监视一个人,哪用得着他们呀”,一位曾作过情报工作的朋友这样告诉记者。

(四)警惕——通讯软件安全有隐患

       一家通讯软件公司的技术人员告诉记者,在即时通讯软件中加进监控程序,在技术上不难实现,只要在用户本地机上加入几个关键词检索和过滤,就可以把关键信息传回服务器,而不用监视所有的聊天记录。

       有关人士介绍说,即时通讯软件都存在着安全隐患,作为消费者是有权知道这些的,而作为一家商业公司却没有权利监视跟踪用户操作记录的,尊重和保护用户的隐私及安全是国际上的通行商业准则。

       据赛迪网报道,6月14日,美国纽约州首席检察官办公室表示,AOL时代华纳旗下的Netscape将支付10万美元和解金,该公司因使用追踪用户下载情况的软件而遭投诉。

       另一方面,由于QQ本身的安全性能缺陷,针对QQ的各种黑客软件也在不断增长,在中国软件史上,QQ应该是受各种攻击最多的在线即时通讯软件。不少商业公司已经意识到QQ的安全问题,北京的一些单位和商业公司里,是严禁使用QQ软件的。

       在记者发稿前,腾讯方面通过电子邮件,给编辑发来了书面答复意见,而杭州的徐小姐却表示不会善罢甘休,她要“打电话问问看”。但无论如何,腾讯记录了该用户的使用信息,这不能不引起更多的使用者对网络通讯软件的安全问题引起重视。


附:国内一资深程序员谈QQ和1984.

       从技术上来讲,象QQ这样安装在非常多的电脑里的软件内容: 非常合适拿来做监视软件。说穿了,就是非常合适在里面安装后门。

       “腾讯QQ为海量用户提供服务,每天有超过两千万用户上线沟通、聊天。发送消息量在10亿条/天左右,腾讯无必要也无能力保存每位用户的每条留言纪录,更谈不上监视一亿六千万用户的电脑使用行为。”

       这段话看起来似乎有道理。如果要拿一台大型服务器集中管理10亿条消息,那台服务器还真得投资巨大,运算速度巨大才行。

       但如果只在QQ软件本身对用户进行监视,利用每个用户自己的cpu运算资源,只发现“敏感”词汇的时候才将“敏感”消息传到特定的地方,需要用来监视的服务器就不需要太大型了。

       “作为一种即时通信软件,腾讯QQ在技术上采用的原理是一种点对点的方式。也就是说,在大部分情况下,用户之间的沟通是从一个用户到另一个用户,不需要通过腾讯服务器的中转。”

       如果QQ软件本身对使用这进行监视,点对点的消息也一样可以监视到。

       中国Internet的国际出口,每天多大的信息流量啊,在我们伟大的“长城”项目的科研成果管理下,如此巨大的信息流量,还不照样每条信息都过滤。
发表于 2008-8-4 21: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8-8-4 21: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象现在不干了吧
发表于 2008-8-4 21: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饿~~~
楼主难道是别的IM公司的枪手
发表于 2008-8-4 21: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8-8-4 21: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一资深程序员...
都程序员了, 还有脸出来资深.
还好我还可以画画插画, 说说书, 不算程序员.
发表于 2008-8-4 21: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红色激情 于 2008-8-4 21:10 发表
不喜欢枪手。


同意NND枪手可恨,害得人家都不敢在网上买东西
 楼主| 发表于 2008-8-4 21: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ijichao 于 2008-8-4 21:09 发表
饿~~~
楼主难道是别的IM公司的枪手

你这个小孩说话前经过大脑思考好不好
我本身就表质疑的态度
发表于 2008-8-4 21: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位传说中的腾讯驻姨妈的卧底熊弟已经跑路到上海从事非法游戏相关开发工作。
 楼主| 发表于 2008-8-4 21: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点虫虫 于 2008-8-4 21:14 发表
那位传说中的腾讯驻姨妈的卧底熊弟已经跑路到上海从事非法游戏相关开发工作。

干过多多少少知道些
发表于 2008-8-4 21: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曾半仙 于 2008-8-4 21:10 发表
国内一资深程序员...
都程序员了, 还有脸出来资深.
还好我还可以画画插画, 说说书, 不算程序员.


为什么这么看不起程序员……
发表于 2008-8-4 21: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谣言,幻觉。
发表于 2008-8-4 21: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zhangciwu 于 2008-8-4 21:19 发表


为什么这么看不起程序员……

因为他没找到满意的工作。
发表于 2008-8-4 22: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火星人
发表于 2008-8-4 22: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LS,我也火星了
发表于 2008-8-4 23: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表示质疑,但写的挺象真的
发表于 2008-8-4 23:52: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儿童医院 于 2008-8-4 21:18 发表

干过多多少少知道些

好吧,说些你想知道的东东吧。

为了方便跟大陆人沟通,还有在来自大陆的“新移民”影响下,著名潮人陈X希跟其他香港人一样开始用上大陆某个著名IM软件。该IM软件的开发团队利用了其强大的后台功能,找到了陈X希的电脑并下载电脑中的图片和视频。其实最强大的图片和视频搜索并不在百度和GOOGLE,而是在该IM的后台系统里面。该IM公司的人简直就可以想看谁就看谁,但任何人都无法察觉。这是为什么呢?这得从该IM的后台传输系统说起。

该软件的后台传输设计得还是比较巧妙的。为了避免用户察觉,同时也为了兼顾快速查看,后台传输是用了一种特别的协定。
举个简单的例子,某张图片的分辨率是10*10,一般的文件传输都是整个文件传个去以后,才能打开查看。但这个IM软件的传输使用了一种智能传输方式,它将这个10*10的图片分两次传输。
第一次传输奇数行和奇数列。这样就能用很少的带宽得到比较模糊的图片。然后第二次再把剩下的偶数行和列传输过去,再跟第一次传输的资料合并,就能获得最清晰的图片了。
这个方法虽然比较复杂,但是即使只有第一次的数据,已经够偷窥狂们兴奋一阵子了。

当然,该IM软件是使用了更复杂、更智能的方法来实现,但基本原理就正如我所说的。

甚至,利用该传输协议的逆过程,将一张完整的照片分拆成数份,每份都传输到不同的用户里面,然后给用户的IM软件下指令,传输到同一个BBS里同一个帖子,这样就能实现同一个帖子由数个IP同时发表,使得网police无法锁定谁是真正的作者。

现在是不是已经明白:为什么强大的香港警察抓了那么多人,设置了那么完善的网络监控,却怎么也没把发照片的人抓到,而发照片的人却能够无视香港警察继续发照片的原因么?

----最后,为了本站,加段免责声明:本回帖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 本帖最后由 点虫虫 于 2008-8-4 23:57 编辑 ]
发表于 2008-8-4 23: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的感觉很萌啊
发表于 2008-8-5 00: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TE?Tencent Explorer..

N年前的东西了,则此文是N年前的谣言。。
发表于 2008-8-5 08: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澜心飞扬 于 2008-8-5 00:37 发表
TE?Tencent Explorer..

N年前的东西了,则此文是N年前的谣言。。

应该是TT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易码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EMAX Studio

GMT+8, 2025-5-5 06:08 , Processed in 0.01671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