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码技术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易码
搜索
查看: 2347|回复: 34

原创:大地震带来强盛中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19 17: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地震除了夺取生命外,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个强盛的中国

1.倒塌的建筑会给我们带来更有力的建筑监督,从而我们会住上更安全的楼房
2.灾区需要更多的粮食,粮仓管理会更严格,空粮仓等着被查办吧。
3.这次地震暴露了我国救援设备还不够先进,将会刺激相关的科研攻关
4.灾后需要大量的粮食、日用品、造房子的原材料……工厂们可以把下岗工人招回来,全力生产咯~
5.本来中国正愁着外国热钱太多,经济过热。这下一震可好,把热钱的副作用抵消,市面上不会有过剩的钱流通,中国躲过经济衰退的危险。经济将更欣欣向荣。之前经济学家们预测的衰退,就因为这一“震”而实现不了。
6.因为地震避免了经济衰退,国内通货膨胀的速度将有所减缓,或者通涨不减,但工资将更快增长。

因此,我们不仅要悼念他们,而且要真心地谢谢他们,他们用生命换来强大的祖国。我们作为生者,为了感谢他们,更应该要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我们的工作可能是微不足道,但做的每件事都将会给祖国作出贡献。哪怕工作就是生成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你做出来的螺丝钉可能会用在文曲星、电脑、奥运会管,甚至是神州飞船。

评分

参与人数 3小红花 +15 收起 理由
叉烧饭 + 5 我很赞同,好文章
jason + 5 我很赞同
十七·烈行风 + 5 校长的好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5-19 17: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好像叫阿Q吧......
 楼主| 发表于 2008-5-19 17:5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次是认真的,不KUSO
发表于 2008-5-19 18:37:04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挺有道理的

至少能给某些人敲敲警钟!
发表于 2008-5-19 20: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MS有道理。
发表于 2008-5-19 22: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校长这次确实是认真的。
 楼主| 发表于 2008-5-19 22:4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想看,短短几天就集中了80多亿,如果这80亿是“零损耗”地消费成救灾物资,就等于制造了80亿的GDP。
如果没有地震,这80亿元就沉淀在银行里。钱不拿来花就不是钱,你不去花钱,别人就赚不了钱,赚不了钱就加不了工资,不加工资就更不敢花钱。钱就这样沉在银行里,无法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发表于 2008-5-20 08:4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有道理,我支持这个看法
发表于 2008-5-20 08:42:11 | 显示全部楼层
解释的经典!
发表于 2008-5-20 10: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认真。感谢校长
发表于 2008-5-20 10: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8-5-20 10: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到了,学到了!强烈认同校长的观点.

但是就算是国外也不可能是“零损耗”的,美国法律允许慈善捐款7%用做其他用途,但必须全程监控。
更何况在中国没有法律约束这一行为,可想而知80亿中有多少真正用在了赈灾,多少流入了某些人的腰包。
(中国红十字会不允许全程监控,昨天网易就停止了网页捐赠,立即脱离关系)
发表于 2008-5-20 12:25:17 | 显示全部楼层
赞成,认真对待每件事,每个人,至少别把我和某风搞混淆.
发表于 2008-5-20 14:5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愿那些在灾难中去世的人没有白白牺牲...
发表于 2008-5-20 14:5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嗯,我会记住 的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5-20 23:5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的颜色 于 2008-5-20 12:25 发表
赞成,认真对待每件事,每个人,至少别把我和某风搞混淆.

下次记得注册类似的MJ
发表于 2008-5-21 00: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推断太跳跃了吧。
发表于 2008-5-21 07: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财富,只有流动起来才能体现它的公允价值和被认知价值。
发表于 2008-5-21 08:46: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流动的财富是死的
发表于 2008-5-21 12: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地震毕竟不是好事情
不要在伤口上撒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易码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EMAX Studio

GMT+8, 2025-5-3 21:20 , Processed in 0.01896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